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巳时三刻,寿春城南七星台。刘备勒马停在荆棘丛中,望见台基用七十二块玄武岩砌成,每块石头都刻着北斗符篆,正中祭坛摆着七口青铜鼎,鼎中残灰仍飘着龙脑香——显然是袁术近日祭天的痕迹。阿蝉的指尖轻叩马车栏杆:“使君,鼎中香灰有硝石味,像……”

“像董卓的火药配方。”刘备握紧卢植的竹鞭断节,鞭芯磁石正对准祭坛中央的“天权”方位。张飞忽然指着台顶惊呼:“大哥快看!那是不是传国玉玺?”众人望去,却见所谓“玉玺”不过是块刻着“受命于天”的羊脂玉,在阳光下泛着妖异的红光。

“陷阱。”关羽的偃月刀在草丛中划出警觉的弧线,“袁术素好奢靡,岂会将玉玺置于露天?”话音未落,祭坛四周突然升起八面黑幡,每面幡上都绣着袁术的“仲家”年号。阿蝉的琴弦骤紧,弹出《警世钟》的变调——这是她新创的“遇伏”信号。

“刘大耳,你果然来了!”袁术的笑声从台后传来,数十名甲士簇拥着他走出,其腰间玉佩与阿蝉琵琶上的北斗纹严丝合缝,“听闻你得了光武帝兵符?可惜啊,这七星台的‘北斗阵’,专克你们这些‘伪天命’!”

刘备按住要冲的张飞,目光落在袁术身后的司南镜上——正是甄俨临终前提及的信物。镜面蒙着黑布,却遮不住边缘的“袁”字雕花。阿蝉忽然开口:“袁公路,你祭天用的‘北斗灯’,是不是缺了‘摇光’位?”

袁术脸色微变,下意识望向祭坛第七鼎。刘备趁机挥鞭,竹鞭断节的磁石吸住鼎中残灰,竟带出半片焦黑的帛书。关羽眼疾手快抢过,见上面写着“假玺惑众,真符在渊”,落款是“甄”。阿蝉的指尖在琴弦上连拨七下,奏出《水龙吟》的暗调——这是甄家“水牢”的密语。

“不好!真玉玺在七星台水牢!”刘备刚要行动,袁术已挥袖示意,甲士们举起弩箭,箭头竟淬着蓝色毒液。阿蝉摸出袖箭射断幡绳,黑幡坠落时露出台基缝隙里的流水痕迹——正是“地水师”卦象,暗示水牢方位在祭坛正北。

“云长,你带弩手压制敌军;翼德随我下水牢;阿蝉护着宪和破解司南镜!”刘备部署完毕,忽然感觉怀中的《阴符》发烫,帛书夹层的血字“斩北斗七星”竟浮现出新的纹路——是七星台水牢的地形图。

水牢入口藏在祭坛左侧的玄武岩下,推开石门便有腐水气味扑面而来。张飞点燃火把,照见石壁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却被人用刀划得面目全非。刘备摸着刀痕,忽然想起阿蝉说过,袁术曾因玉玺上的“寿”字犯了表字“公路”的忌讳。

“小心头顶!”关羽的警告从上方传来。刘备抬头,见数十条毒蛇从洞顶垂落,蛇信吞吐间竟有荧光——是被袁术用丹砂喂过的毒蟒。张飞挥矛扫落毒蛇,蛇血溅在石壁上,竟腐蚀出白烟。阿蝉的声音从地面传来:“使君,司南镜显示,玉玺在‘摇光’位的暗格里!”

刘备循声望去,见水牢最深处有个青铜转盘,刻着北斗七星。他将卢植的竹鞭断节插入“摇光”孔,转盘轰然转动,露出石壁内的暗格——传国玉玺正躺在丝绒上,螭虎纽上的缺口与史书记载的“王莽篡汉时所缺”分毫不差。

“拿到了!”张飞正要去取,阿蝉突然尖叫:“别动!暗格下是翻板!”刘备眼疾手快拽住他,只见玉玺下方的石板突然翻转,露出深不见底的毒潭。他沉思片刻,解下腰间狼头令牌放入暗格——令牌与缺口竟完美契合。

刹那间,水牢顶部的北斗星图亮起,每颗星对应一块石板。刘备按照《阴符》里的“北斗步斗法”,依次踩过“天枢、天璇、天玑”位,暗格终于缓缓打开。他捧起玉玺,见印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在火光中流转金芒,却在“寿”字笔画里发现极小的“袁”字刻痕。

“袁术果然篡改过玉玺!”张飞怒喝,蛇矛险些戳碎印纽。刘备摇头:“不,这刻痕是旧伤——当年孙坚在洛阳井中得玺,袁术杀其全家夺玺,想必是那时留下的。”他摸着“袁”字刻痕,忽然想起甄家密信里的“真符在渊”——原来“渊”指的是孙坚之子孙策,此刻正屯兵江东。

地面突然震动,阿蝉的琴声变得急促:“使君,袁术在炸七星台!”刘备抬头,见水牢顶部开始掉落碎石,张飞忙用蛇矛撑起横梁。关羽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大哥,我已杀退袁术军,快上来!”

众人刚冲出水牢,七星台便在爆炸声中坍塌。袁术骑着火红战马逃窜,却被简雍率领的乡勇截断退路。刘备举起传国玉玺,阳光透过螭虎纽的缺口,在袁术脸上投出破碎的光影:“袁公路,你私改玉玺、祭天谋反,该当何罪?”

“哈哈哈哈!”袁术忽然癫狂大笑,玉冠坠地露出头顶的白发,“天命?不过是胜者的遮羞布!你以为拿到玉玺就能称帝?当年王莽……”话未说完,阿蝉的袖箭已穿透其咽喉。他倒地前,指尖指向刘备身后——那里,甄家的车队正缓缓驶来,车帘上绣着完整的北斗七星。

“刘使君果然不负所托。”甄俨的弟弟甄尧走下马车,手中捧着鎏金匣,“我家主君听闻袁术谋反,特备‘禅让诏书’模板,请使君过目。”刘备看着匣中空白的黄绢,忽然想起卢植的竹鞭断节上“汉贼不两立”的遗训。阿蝉的指尖在他掌心敲击:“使君,匣底有密道图……”

“多谢甄公子美意,”刘备将玉玺收入怀中,环首刀轻轻敲击匣沿,“不过汉室江山,岂容他人私相授受?”他转身望向寿春城,见百姓正从废墟中爬出,有人对着玉玺方向跪拜,有人却抱着饿毙的孩童痛哭。

申时正,寿春城头。刘备将玉玺展示给军民,却用身体挡住“寿”字刻痕。阿蝉站在他身侧,琵琶中藏着从袁术尸体上搜出的密信——原来董卓答应将徐州分封给袁术,条件是借七星台炸死刘备。她指尖轻拨,奏的是《出塞曲》与《梁甫吟》的混调。

“使君,”关羽忽然指着北方天际,“董卓的飞熊军动向异常,似有南下之势。”刘备点头,摸出张梁的密信,背面的星图此刻竟显出“徐州”二字。阿蝉的盲眼转向他,嘴角泛起微不可察的笑:“使君,北斗柄又移了——这次指向徐州。”

暮色渐起时,刘备率军离开寿春。他没有打开甄家的“禅让诏书”,却将卢植的竹鞭断节系在腰间,断节与虎符相击,发出清越的声响。阿蝉坐在马车里,终于敢摸出母亲的遗书,上面最后一句写着:“铜人制造者张衡,乃你外祖,吾因护玺而盲……”

车队行至泗水畔,刘备忽然下令休整。他望着水中月影,见客星倒影竟与玉玺纽纹重合。张飞凑过来:“大哥在想啥?”他摇头:“我在想,这乱世的天命啊,或许从来不在玉玺上,而在……”他望向篝火旁分饼的百姓,声音渐低,“在人心所向处。”

阿蝉的琴弦忽然响起,这次是全新的曲调,混合着《大风歌》的豪迈与《敕勒歌》的苍凉。刘备听着琴声,握紧怀中的玉玺——他知道,这方刻满阴谋的玉印,终将在他手中,重新刻上“仁德”二字。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天唐锦绣房俊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快进三国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小市民的奋斗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风云1200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我大概救了个王朝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大夏第一假太监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生而为王,何必加冕?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逍遥世子爷我在隋唐当暴君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大楚第一逍遥王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混在东汉末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混在皇宫假太监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醉僧怀素乱世枭皇:柴荣大秦之天柱崛起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