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后,林东升说道:“钱已经借到了,还多借了1400块备用,明天上午就能到帐,二姐你到时留意一下银行卡,咱们明天下午就一起去把房子订了,省得夜长梦多,再涨价的话,就不好办了。”
“可以。”众人也齐松了一口气。
“对了,装修的事,大哥说他到时会过来帮忙弄,年后晚点走,年底早点回,他比较懂这些,各种装修材料的成本也比较好控制,能省不少钱。”二姐林可静又补充道。
“嗯,小弟,你以后就只需要安心读书,你借的这些钱,就不用再操心了,到时我们会帮忙凑齐,你再还上,生活上还是不能太省了,拖垮了身体,更不划算。”大姐林可欣也提醒道。
“我会注意的,等明天看过了买的新房,我就和老妈先坐车回家了,你们今年过年回来不?”林东升顺嘴问道。
“你姐夫还没放假,我们可能要等到除夕当天才能回去。”大姐说道。
“咱们今年是新婚,虽然暂时还没有摆席,但按规矩,你应该先和我回老家过年的。”大姐夫沈昊有些为难地说道。
“哈哈,还好我没有这样的烦恼,我也打算除夕那天才关店回家。”二姐笑着说道。
“一个女婿半个儿,你今年为咱们家付出了不少,出钱出力,虽然领证了,婚礼却是一拖再拖,我和孩子回头还要再打扰你两年,这些我全都记在心里呢,今年就让欣欣先去你家过年吧。”母亲李小兰直接说道。
“妈,咱们都是一家人,你说这些就太见外了。”沈昊连忙说道。
“那好吧,大年初二我们再一起回去。”听到母亲这样说,想到自己这次准备婚礼的钱,也凑进去买房了,林可欣也有些不好意思。
买房的钱凑齐后,大家又聊了会儿天,将明天买房的注意事项彻底聊明白后,才各自睡下。
毕竟,集资买房,对整个林家而言,都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
它不仅掏空了全家所有人的钱包,还让大家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外债。
同时,这也意味着,林家人通过团结互助,勤俭持家,艰难奋斗,终于迈出了从农村走向城市,并最终扎根城市的第一步。
第二天上午,马菲菲的四千块和苏文浅的两千块相继到账。
下午,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去往之前看好的新房,准备最后再看一眼相关的细节。
如果没有问题,他们就可以直接签订购房合同了。
大姐夫集众人之智慧、最后选中的这个小区,楼栋不多,且都是现房,买到手就可以开始着手装修了。
虽然这里离淦河比较近,是典型的河景房,但地势偏高,倒也不担心被淹。
这年头,除了比较好的单位,普通人手上闲钱不多,也很难申请到相应的购房贷款,基本都是举全家之力,来凑钱和借钱买房。
因此,一大家人一起看房的场景,也不算太过另类。
确定没啥问题,母亲李小兰便在大姐夫的指导下,签完了购房合同。
相比周边的楼盘,550元每平方的价格,已经算是相当优惠了。
所以,他们即使是交的全款,也没能再争取到什么额外的折扣。
但大家都已经非常满意了。
回家之后,大家又一起做了一顿大餐,欢欢喜喜地吃上了。
从香城前往孝城的火车票非常便宜,但车次比较少,所以,林东升和母亲赶的是早上六点的那趟绿皮火车。
绿皮火车穿过江城长江大桥时,林东升看着那些奔涌的浑黄江水,陡然想起了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想到自己第一次来江城参加省作文竞赛时,还是一名初中生,一转眼,都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这时间的流逝,真的是如滔滔江水,一去不返啊。
早上八点的时候,绿皮火车顺利抵达孝城。
林东升本打算先和马菲菲见一面,让母亲直接回家的,怕真回家了,要帮父亲做事,就没时间再出来了。
结果他在火车站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有打通马菲菲的小灵通。
他怀疑这个时间点,马菲菲搞不好还在床上睡懒觉。
无奈之下,林东升只好和母亲一起回家了。
和他离开时差不多,村子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没什么喜讯,也没什么悲剧,日子对每一个人,都略显平淡。
因为接近年关,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基本都回来了。
大哥林东阳还没回来,寒冬腊月,他不是在外打工,而是身为小小的包工头,要继续追着老板要钱和结账。
见到父亲的第一眼,林东升就明显感觉到,父亲更黑更瘦了,同时也更老了。
“爸……”林东升只是叫喊了一声,嗓子就有点发哑。
“臭小子,可算是回来了,今天先和你妈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帮老子打扫屋子,到处都是蜘蛛网,快变成盘丝洞了。”林有财笑骂道。
“不累,我现在就可以打扫屋子。”林东升直接说道。
“是啊,坐火车其实一点也不晕,只有从孝城回村里,班车一路颠簸,才有些难受。”李小兰说道。
她和林东升一样,都有些晕车。
“不急,明天打扫也来得及,这次期末考得怎样?”林有财问道。
“年级第一,拿了三千块奖学金。”林东升知道他喜欢听什么,当即说道。
“不错不错,城里的奖金就是高,舍得花钱!”林有财满意地点点头。
“一个人在家还习惯吗?”林东升问道。
“哪有什么不习惯的,天亮起床干活,天黑收工睡觉,碰到下雨天,就窝在家看看电视,自由又自在,只是电费比以前高了一点。”林有财洒脱地说道。
“好久没回来了,我先去村子里转转……”李小兰笑道。
“去吧去吧,村里少了你,八卦都少了一大半。”林有财调侃道。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李小兰横了他一眼,兴冲冲地出了家门。
城里的日子虽然没有农村那么辛苦,但人多车多规矩也多,母亲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总觉得憋得慌,做事也十分拘谨。
回了农村,她顿时四肢舒展,连空气都感觉是甜的。
“不去见见你那些小伙伴?”林有财看到他静静地呆在家里,默默地看着自己,忍不住问道。
“没啥好见的。”林东升淡淡地回应道。
“唉,农村的孩子,都这样,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谁的命不是命呢,你也不用太放在心上了。”林有财劝道。
“吃了中饭,我会去一趟镇里,见见那些老朋友。”林东升说道。
“可以,我骑摩托车送你,还是你自己骑车过去?”林有财问道。
“我自己骑车过去就行了。”林东升。
“对了,郑山博前几天来过家里,看到你没回,又走了,给你留下了他们村小卖部的电话。”林有财说道。
“那我先去街上给他打个电话,等下再回来吃中饭。”林东升说道。
说完,他就骑上车子,准备出村。
“东升回来了啊,以后要打电话,随时来婶子这里啊,他们听说你的病好了,已经不介意了。”路过林光辉家门口时,对方刚好看到了,连忙热情地招呼道。
林东升身体一僵,犹豫了一下,说道:“我确实想打个电话……”
大丈夫能屈能伸,他也懒得再去街上了。
联系上郑山博之后,他又给苏文浅家打了个电话,让她可以约一些朋友,下午一起见见。
吃过午饭,林东升先给自行车的链条点了几滴机油,又将座椅升到了最高,骑到以前两人经常分开的路口,郑山博果然早已经候在了那里。
两个少年相视一笑,便一起往着河西中学骑行而去,像之前每天结伴上学时一样。
郑山博也长高了,现在大概有一米七五左右。
“没想到你也长高了这么多,都快和我一样高了。”显然,郑山博也留意到了他身高的巨大变化,并为他高兴。
“只许你长,不许我长啊?在二中感觉如何?”林东升顺嘴问道。
“快混成鸡头了……”郑山博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