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旁边络绎不绝的行人,秦淮茹的脸唰的一下红了。她的手不自觉地抬起来,朝着牛爱国的胳膊打去。“你这人真坏。”
看着那对他翻着白眼,舌头还不由自主舔着嘴唇的秦淮茹,牛爱国心里泛起一阵别样的情绪,这女人在勾引人方面是真会啊!
在牛爱国不断的催促下,秦淮茹才小口小口吃起来。
就在牛爱国和秦淮茹漫无目的闲逛的时候,媒婆气急败坏地踏入南锣鼓巷95号院。
“东旭,你就安安稳稳坐着,别跟个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她不过是个没见过啥世面的农村丫头,咱们还能拿捏不住?”中院西厢房贾张氏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眼神里满是不屑,他现在可是志得意满。
“妈,这次不一样,我可听王婆子说了,那秦淮茹可是十里八村都数得着的,这次一定要成啊。”
“那当然,我可是叮嘱了王婆子要找那模样好,而且胸大屁股大的,这样才好生养。”
“东旭,你就放宽心吧,她一个农村来的,能有机会嫁到咱们城里享福,那可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至于彩礼嘛……”
贾张氏眼珠子一转,脸上露出狡黠的神情,“就跟她说,只要嫁到咱们家,马上给她买一台缝纫机,彩礼就免了。”
“嘿!嘿!她用这缝纫机接点小活,还能补贴家用,多好的事儿啊。”
“啊!还能这样?妈,还得是您啊!”贾东旭眼睛一亮,立马赞成。
“妈,可这样能行得通吗?她父母能愿意?”贾东旭还是有点担心。
“肯定行!到时候拉着缝纫机到他们村转一圈,这么一来,面子和里子咱们都有了。”贾张氏自信满满。
“要我说,咱们就该找个城里有工作的,才配得上咱家东旭。”贾张氏又嘟囔起来。
“唉,妈,城里姑娘眼光高着呢,这大半年我相了多少亲,人家根本看不上咱家。这最近几次那歪瓜裂枣的都看不上我了。”贾东旭一脸沮丧。
贾东旭长得还算帅气,如今跟着易中海在楼氏轧钢厂当学徒,还住着三进四合院的中院三间西厢房,又有老妈操持家务,咋看都是个优质男。可奇怪的是,每次相亲,开始都聊得挺好,可转眼就没了下文,这让贾东旭心里多少有点自卑。
“哼,这院里的邻居没一个好东西,见不得咱家好。”贾张氏气愤地说。
年初贾家占了那傻子两间房子,住房条件在四合院里算是数一数二了。可院里的人眼红,没少闹事,多亏易中海周旋,才勉强平息。但贾东旭相亲时,只要对方来打听情况,那些邻居就没一句好话。
“说什么她男人死得早,不正经,天天忙到三更半夜。”
“还说他家就一间小房子,娘俩还睡一张床。”
“更离谱的是,说他家没房子,就是给人看房子的佣人。”
各种难听的话传得满天飞,最后没办法,在易中海的劝说下,贾家才打算从农村找对象。
“贾张氏!贾张氏!不好了,人不见了,快跟我出去找人!”媒婆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邻居们听到动静,纷纷出来看热闹。
“看吧,我就说贾家没安好心,占了人家傻子的房子,这下遭报应了。相了那么多次亲,有一个成的吗?”
“我听我家老阎说,近朱者红,近…近墨者黑,对近墨者黑,他家跟老易家走得近,这是要绝后的节奏啊。”
“嗨,我家老刘也说了,易中海那人心眼坏的流脓,他不绝后谁绝后。”
一群长舌妇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正起劲儿。
本来就因为媒婆说人跑了,而窝火的贾张氏,听到这些风言风语,顿时火冒三丈,像头野猪似的冲了出去,
“你们这群嚼舌根的长舌妇,说谁呢?谁绝后?我们贾家可是大户人家,还能找不到媳妇?”一场大战眼看就要爆发。
“怎么了,这都新国家了,说实话还犯法呀。”
“是啊,两个人怎么住得完三间房,是不是用多出的房间做别的事啊?”
“肯定是,我说最近好多陌生人来打听她们家,真是不要脸。”
“这种不要脸的,就应该把他们赶出去,免得坏了咱们院的声誉。”
对面的一个人的贾张氏怎么可能是一群人的对手。
“啊!老娘给你们拼了。”
众人没想打贾张氏这么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老刘家的和老阎家的,和附近几个女人被抓了个满脸花开。
“啊!大家一起上……”顿时整个院子鸡飞狗跳。
而另一边,牛爱国带着秦淮茹出现在什刹海旁边的“烤肉季饭庄”前。此时的秦淮茹身着浅蓝色布拉吉,脚蹬白色回力鞋,挎着白色帆布包,青春的活力在她身上肆意流淌。
嘿嘿!不光有大冒的三板斧。他还有必杀技。
“大牛哥,我们是要在这儿吃饭吗?”秦淮茹看着饭庄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有穿着旗袍、列宁装、中山装的,还有中式文衫的,心里有些胆怯。
“对,就这儿,别想太多,就是吃个饭。”牛爱国前世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超过99%的国人了。据说那时90%的年轻人都负债不知真假。
他也常出入高档场所。和那些豪华精致的高档场所相比,这饭庄就不算什么了。
就是现在,他凭借着比普通人多好几倍的身体素质,以及因空间赋予的精神力感知,不管做什么,他都能混的风生水起。所以他自信的很。
说完,他便大步向饭庄门口走去,秦淮茹赶忙紧跟在他身旁。
“您二位里面请,楼上有座儿。”门口的伙计热情招呼,并没有因为牛爱国略显不合身的衣服而有丝毫怠慢。牛爱国对这伙计的招待很是满意,毕竟他现在穿的还是吴飞赞助的衣服,确实不太合身。
两人步入二楼,二楼的景象让秦淮茹有些目不暇接,雕花的门窗,古色古香的桌椅,每一处布置都透着精致。食客们或轻声交谈,或举杯欢笑,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和淡淡的茶香。
空旷处放着一排烤着肉串的炉子,饭庄的厨师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牛爱国径直走到窗边的位置坐下。闻着满楼的飘香,不得不说,老祖宗还是有智慧的。
现场切肉,拌料,翻烤这1套,在后世还在用着,享受视觉和嗅觉的双重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