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时
端午的清晨,薄雾还未散尽,青石板路上就传来了零星的脚步声。阿婆挎着竹篮,沿着蜿蜒的小路往村后的竹林走去。她要赶在日出前,采回最新鲜的粽叶。
村里的人都知道,阿婆包的粽子最是香甜。每到端午前夕,总有年轻媳妇们围在阿婆身边,跟着学包粽子的手艺。阿婆也不藏私,总是耐心地教着,手把手地纠正她们的手法。
“包粽子啊,讲究的是个心诚。粽叶要选宽大厚实的,糯米要提前泡发,馅料要新鲜实在。”阿婆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将粽叶卷成漏斗状,放入糯米、红枣和红豆,再用棉线仔细地捆绑起来。
小孙女囡囡跟在阿婆身后,蹦蹦跳跳的。她最喜欢端午了,不仅有香甜的粽子吃,还能看到热闹的赛龙舟。每年这个时候,村里的青壮年们都会自发组织龙舟比赛,河面上鼓声阵阵,呐喊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壮观。
今年也不例外,天还没大亮,河岸两边就已经围满了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一条条装饰一新的龙舟整齐地停靠在岸边。参赛的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准备一决高下。
阿婆和囡囡也早早地来到了河边。阿婆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从竹篮里拿出几个刚煮好的粽子。囡囡迫不及待地接过一个,剥开粽叶,咬了一大口。软糯的糯米,香甜的红枣,在口中散开,让囡囡忍不住眯起了眼睛,“奶奶包的粽子最好吃了!”
正说着,只听一声哨响,龙舟比赛正式开始了。河面上,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选手们整齐地划着桨,口中喊着号子,动作整齐划一。船头的鼓手用力地敲打着鼓面,激昂的鼓声仿佛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囡囡看得入了迷,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子,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阿婆看着兴奋的孙女,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她的思绪却飘回了几十年前,那时她也像囡囡一样,跟着父母来看赛龙舟。
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几支队伍你追我赶,难分胜负。最后,阿婆所在村子的龙舟队凭借出色的发挥,率先冲过了终点线。岸上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鞭炮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将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比赛结束后,村里摆起了流水席,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粽子和菜肴,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庄。阿婆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平日里冷冷清清的,只有在端午这样的节日里,才能看到大家团聚的身影。
夜晚,月亮爬上了树梢,洒下银白的月光。囡囡依偎在阿婆怀里,听着老人们讲述着端午的传说。“囡囡,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吗?”阿婆轻声问道。
囡囡摇了摇头。阿婆便缓缓地说起了屈原的故事,讲着古人如何用粽子投入江中,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又如何划着龙舟,四处寻找他的遗体。囡囡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敬佩。
“所以啊,端午不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更是为了纪念像屈原这样的爱国之士,传承他们的精神。”阿婆语重心长地说。
囡囡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奶奶,我记住了。以后我也要像屈原一样,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阿婆笑着摸了摸囡囡的头,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端午的习俗和精神,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在这个粽叶飘香的日子里,不仅有美食和欢乐,更有着浓浓的亲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夜渐渐深了,村子里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只有阿婆家的厨房还亮着灯。阿婆又开始准备明天的粽子了,她要让这份传统的美味,继续温暖着每一个人的胃,更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阿婆忙碌的身影上,也洒在那一片片翠绿的粽叶上。在这个端午,故事还在继续,传承也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