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两年过去了,作为丈夫的溥仪,居然不能满足一后、一妃的生理要求,简直是废人!
他常常自责,恨自己不争气,不是一个好丈夫,日子就在这种情况下苦苦熬煎。
…………
时间过得真快,1924年11月5日的紫禁城,寒风卷着落叶打在朱红宫墙上,像谁在暗处拍着巴掌嘲笑他。
突然,“咣当”一声,城门被撞开,冯玉祥第22旅旅长鹿钟麟,带着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闯了进来,
“告诉溥仪,限他两小时内滚出皇宫!”黑压压的枪口对着哆哆嗦嗦太监,鹿钟麟怒吼着。
这时候的溥仪刚满十八岁,穿着睡衣从养心殿跑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截没吃完的油条——
他昨天还在跟婉容摆弄新得的西洋留声机,哪想得到,天说变就变。
哪里出了毛病?刀锋怎么冲着溥仪来了?
溥仪就是个倒霉鬼,他万万想不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话,发生在他身上了。
事情是这样的,1924年,当时的民国总统是曹锟,人称曹三傻子,
外号叫“傻子”,他人一点不傻,为当上大总统,他贿赂各方买选票,这才当上了总统。
曹锟当上总统后,打压张作霖,将他赶出北京权力中心,
张作霖不得已跑到东北开始强兵练武,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与曹锟开始死磕,
由此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了,无奈第一次战争张作霖失败了,再次退回东北养精蓄锐。
两年过后,1924年,张作霖再次与曹锟开干,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了。
曹锟沉着迎战,派出以吴佩孚为主的五路军去死磕张作霖。
其中冯玉祥任直军第三路军司令兼军长。
吴佩孚是曹锟手中的红人,被任命为讨逆军总司令,吴佩孚,曹锟平时对桀骜不驯的冯玉祥始终处于打压状态。
这次吴佩孚派给冯的任务简直去送死,不管粮饷,让他自己去筹划。
而他所经过的路线都是人烟稀少的地方。
冯玉祥暗虑,不让我活,我先干死你们,萌生了政变的想法。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冯玉祥知道,他的老朋友孙岳也对曹锟吴佩孚不满,俩人都看不惯直系军阀的做派。
孙岳本身就有革命情结,早年还参加过同盟会,心里装着点“共和理想”。
眼看曹锟政府把孙中山的北伐大计搅黄,把国家主权当筹码,他跟冯玉祥越聊越投机——这世道,不改不行了!干他娘的。
冯玉祥小声说,“老弟,吴佩孚把主力都拉去前线跟张作霖死磕,北京城防守空虚,这不就是天赐良机吗?”
对啊,咱俩联手干一票,推翻直系政府,迎请孙中山主政,段祺瑞主军事,民国复兴指日可待。”
二人商量到最后,孙岳称胡景翼是自己人,拉上他多一个帮手。
“好,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冯玉祥附和道。
当时,胡景翼任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孙岳任副司令兼第三军军长。
计议已定,冯玉祥一边假装率军去支援前线,一边偷偷把部队往回拉,
孙岳则在城里接应,里应外合,一夜之间就控制了京城。
他们软禁了曹锟,兵不血刃推翻了直系政权。
…………
曹锟倒台了,北京城换了天,在冯玉祥推动下,他的好友黄郛,出任临时内阁总理,拟定邀请孙中山来北京主政。
冯玉祥最恨皇帝,他是西北军领袖,当初慈禧没少找他麻烦,如今老冯要报复皇家,
头一件事就是拿紫禁城里的\"小朝廷\"开刀。
在冯的主导下,“修正后的优待条件”甩在溥仪面前:皇帝尊号废了,每年四百万银元的补贴没了,
故宫里的宝贝全归国家,即日起,限期两天内迁出紫禁城。否则大炮轰平紫禁城。
溥仪看着条款上的字,手都在抖——他这辈子好像总在签这种“退位”的东西,
可这次不一样,连最后“窝”都没了。
太监宫女们哭哭啼啼不愿离开,溥仪要遣散多数仆人。
这些遗老遗少皇亲国戚们也傻了眼,对于冯玉祥这些军阀,简直是书生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陈宝琛赶忙劝道:“陛下,先躲避一时,然后再想办法。
两天的期限,现在不能耽搁了,赶快把值钱的东西往北府搬。”
北府就是溥仪父亲载沣所居住的淳王府。
仆人地开始忙着打包,金银细软装了几十箱,可冯玉祥的士兵催得紧,说超过时间就用炮轰。
溥仪咬着牙穿上西装,第一次走出那道住了十六年的宫门。
回头看时,太和殿的金顶在乌云底下泛着冷光,像个被掏空了的金壳子。
他来到了北府,这地方虽说是亲王府,可跟紫禁城比就是个四合院。
溥仪住着觉得憋屈,更怕冯玉祥哪天变卦把他抓起来,整天提心吊胆。
父亲劝他不要担惊受怕,冯玉祥也要讲信誉,我们都听从搬了出来。
溥仪不相信冯,他偷偷跟手下人合计:得找个靠山。
这时候,日本人递来了橄榄枝。
早在张勋复辟那会儿,日本领事馆就跟溥仪身边的人搭过线,说“天皇陛下很关心清室的处境”。
如今溥仪成了没窝的鸟,日本驻北京公使立马找上门,
说“可以安排殿下到天津日租界暂住,保证安全”。
1925年2月,溥仪带着婉容、文绣和一堆随从,偷偷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
车到天津站,日本兵荷枪实弹地守着,把他护送到了日租界的张园。
这张园原是清末湖广总督张彪的宅子,日本人特意修葺过,洋气的沙发、吊灯、抽水马桶,比北府舒服多了。
溥仪在这里过起了“寓公”生活,每天看报纸、见客人,来的不是前清遗老就是日本军官。
有回他穿着军装拍照,腰间挂着洋枪,报纸上登出来,标题写着“宣统帝雄心未死”。
日本人对他倒是“恭敬”,好吃好喝伺候着,还时不时暗示:
“满洲是清朝的龙兴之地,现在那里的父老乡亲都盼着殿下回去呢。”
溥仪听着心里发痒,他总觉得自己是真龙天子,迟早要再登大宝。
可日子久了,他也发现不对劲。
日本人给的钱越来越紧,对他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都要插手。
苦闷的不仅是溥仪一人,皇后皇妃何曾快乐过?
尤其是活泼开朗的文绣,受不了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整天唠叨要出走,离开这个死气沉沉的家。
1931年,溥仪的淑妃文秀正式向其提出离婚,这桩被称为“刀妃革命”的事件,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
“这日子没法过了,求求您,放过我吧。”文秀苦苦哀求。
“你说的什么话?别忘了,我曾经是皇上,我能养你,能让你家吃香喝辣的,跟着我有什么不好。”
溥仪想不明白,淑妃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次次哀求,一次次拒绝,文秀在黑夜黎明前落泪。
文秀的离婚之举,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长期积压的不满与对自身命运的反抗——
文秀与溥仪的婚姻从一开始就缺乏感情基础。
1922年,14岁的文秀被选入宫成为溥仪的淑妃,但她从未得到溥仪真正的关爱。
溥仪心中更多是对皇权的执念,加上与皇后婉容之间的矛盾,她在宫中如同透明人,备受冷落。
宫中的生活压抑而刻板,她的才情与个性被束缚,原来文秀有说有笑,能歌善舞,压抑时间一久,她患上了抑郁症。
皇后婉蓉用自己的地位,在物质上缩减文秀的生活供应。
而溥仪却不管不问。
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迁居天津张园、静园,皇权的崩塌让他性情愈发乖戾,对文秀的态度也愈发冷淡。
有时候还动手打文秀。
此时的文秀逐渐接触到新思想,看到了女性独立的可能,她不愿再做皇权的附属品。
更让她无法忍受的是,溥仪为复辟帝制,竟计划投靠日本,
文秀坚决反对这种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与溥仪的矛盾彻底激化。
最终,文秀在妹妹文珊的支持下,聘请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要求解除婚姻关系并获得生活费。
她在诉状中直言溥仪“生理有病”,无法履行夫妻义务,这一公开指控让溥仪颜面尽失。
经过两个月的谈判,溥仪被迫同意离婚,支付文秀5.5万元生活费,文秀则承诺不再以皇妃身份自居。
文秀的离婚,是对封建皇权的勇敢挑战,也成为近代中国女性追求自由与独立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便是皇帝的妻子,也有权挣脱枷锁,选择自己的人生。
此后,“皇妃休夫”的官司,成了天津小报记者的头版头条。
溥仪觉得脸都被丢尽了。
就在他又憋屈又不甘的时候,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日本关东军一夜之间占了沈阳,紧接着整个东北都成了他们的地盘。
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派人连夜赶到天津,找到溥仪说:
“现在满洲人心惶惶,只有殿下回去主持大局,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溥仪犹豫再三。
他身边的老臣郑孝胥说:“陛下,这是天赐良机,有日本人帮忙,还怕复不了国?”
可也有人劝他:“日本人狼子野心,怕是想把您当傀儡。”
“天津事件”的发生,改变了这一切!
某天夜里,日本租界突然响起了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