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倾泻于静谧湖面,倒映着远山轮廓与近处竹影。
湖心小筑孤悬,回廊环绕,正前方的露台延伸入水光月色之中。
露台之上,绿竹小几旁,玄珏与大白侧卧对饮。
明月、湖波、山色,皆入酒中,醺然欲醉。
酒至酣畅,玄珏胸中意气渐生疏狂,拔剑轻弹剑脊,清越之音破开夜色:“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此刻月明星稀,湖面粼光如披银甲。
浊酒伴佳人,秀色微醺染红颊。
弹剑复高歌,声裂层云震山崖。
曲调未成韵,英雄泪已悄然下。
“回首当初,离山访道犹如昨。
攀山涉水,山高水险随飘泊。
艰难险阻,或战或逃只为活。
幸遇恩师,百载岁月悠悠过。
凝丹化形,师恩未谢下山去。
采摘宝药,教化精怪亦成趣。
又遇剑修,剑气纵横风云聚。
见师姐,且饮且醉酒作曲。”
大白本性温柔感性,善良多情。
与玄珏相识不过数日,便已视若己人。
此刻听他歌声中蕴藏的沧桑与不易,感同身受,心中泛起酸楚。
“师弟莫忧,前尘往事皆已矣!”大白柔声劝慰。
玄珏深吸一口气,收敛翻涌的心绪,苦笑:“让师姐见笑了。只是这一路走来,步步荆棘,想来不免感慨。
在师父座下,我何曾敢如此?又何曾有这般机会?
甫一化形成功,师父便将我逐下山门,言道师徒缘尽,莫再回转。”
大白心有戚戚:“我当初亦是如此。只比你稍好些的是,师父临别赐下了一些修行典籍,供我参悟。”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释然,“其实,也怪不得师父绝情。修行之道,贵在斩断尘缘挂碍,方能得逍遥自在。师父引我们入门,已是天大的恩情。”
玄珏颔首,眼中却仍有困惑:“此理我亦知晓。然心中所惑,亦在于此。若斩尽诸般情义牵挂,纵得那逍遥,又有何趣?人生岂非只剩无边寂寞?”
大白闻言微怔,细细思量片刻,终是摇头:“此事……我倒未曾深想。独自在此山中修行数百载,观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与精怪为友,与草木同息,倒也不觉寂寞。寂寞……又有何可怕?”
此时的她,仍是那条无忧无虑的蛇妖,尚未经历日后那刻骨铭心的夫妻情、割舍不断的母子缘,不懂玄珏所言深意,亦是寻常。
露台静默片刻,唯有湖波轻拍竹基之声。
玄珏忽而问道:“师姐,你所修持的,可是天罡三十六般变化,抑或地煞七十二般变化?”
“变化?”大白奇道,“此为何术?我未曾修习,亦未听闻!”
“那师姐所修何术?”玄珏追问。
说话间,他意念微动,下半身悄然化为玄墨相间的蛇尾,轻轻探入冰凉的湖水中,搅起圈圈涟漪。
大白见状,侧卧托腮,嫣然一笑,下身亦随之幻化出银鳞闪耀的蛇尾,优雅地滑入湖水,与玄珏的蛇尾在水中若即若离地搅动着清波。
她一手掐指细数:“我习得之术有:腾云驾雾、翻江倒海、缩地成寸、三昧真火、呼风唤雨、元神出窍、指地为铜、掌握五雷、游神御气、立地无影、九天玄元再生术、障眼法、阵法、炼器法……”
玄珏凝神细听,心中暗自对照。
这些法术名目,虽与他前世所阅神话传奇中的称谓略有出入,但观其名,料想威能效果应是大同小异。
若那天罡三十六变与他记忆相符,那大白所精通的,分明便是天罡变化之术无疑!只是她自己懵懂不知罢了。
略一沉吟,玄珏问道:“师姐,那‘九天玄元再生术’又是何等妙法?”
“此乃疗伤救命的法门。”大白眼中泛起追忆之色,“当年我救下一名坠崖樵夫,一位慈祥老婆婆感念我心善,便传授于我。后来方知,那位婆婆,竟是九天玄女娘娘化身。”
玄珏心中暗叹:果然主角命格,奇遇不断。
不过转念想到那位传说中的石猴,短短时日便将地煞七十二变尽数掌握,自己与大白这点际遇,实在算不得什么。
若论天资,那才是真正的惊世之才。
正想着,大白又道:“还有些术法,我虽知晓法门,却难以修成。譬如那移星换斗之术。
天上星宿,皆有星官执掌,欲行此法,必先征得诸仙官首肯。
然仙官岂是易与之辈?如今我所能为者,仅止于‘移形换影’,譬如将两只野兽魂魄对调。”
玄珏闻言愕然:移形换影?这听着倒更像是传说中的“移魂大法”!
大白并未察觉他的异样,继续道:“移山填海之术亦是艰难。
山有山神,持天庭所赐山神印,那神印重逾山岳。
欲移山,须得山神应允,否则绝无可能。
除非法力滔天,强行挪移,然此等行径,必犯天条。
至于填海……更是轻易开罪龙族。四海皆归龙族统御,填其海域,形同挑衅。
龙族能统御天下水脉,岂是好相与之辈?我如今法力,也只能移些土石,填填这眼前小湖罢了。”
玄珏由衷赞道:“师姐所学,已堪称浩瀚广博,非常人所能及!”此乃肺腑之言。
不过,他心中亦暗忖:若有缘法,日后习得那地煞七十二变,亦是美事。
自此,玄珏便在青城山暂住下来,随大白修习诸般法术。
诸般变化之中,玄珏最心驰神往的,首推“腾云驾雾”。
此乃仙神精怪行走天地、居家旅行乃至斗法争胜的必备良术。纵是最末流的精怪,也懂御起一股妖风而行。
然御妖风与呼风唤雨,却是截然不同。
前者不过是鼓荡自身妖力,平地生风。
后者则需沟通九天之上的风伯雨师,借其神力,因风雨之权柄,尽在二神之手。腾云驾雾之时,岂能指望风神时时为你鼓风?
神仙亦非仆役,岂可随意驱使。
得益于大白的悉心指点,不过数日,玄珏已能歪歪扭扭地驾起云雾。
只是初时颇需借助这湖面蒸腾的水汽烟岚,且操控不稳,稍有分神便从云头跌落,颇为狼狈。
风力过巨,则雾气溃散;风力过微,又托不起身形。
如此这般,在湖面上空跌跌撞撞月余,玄珏终于将此术掌握纯熟。
但见他一念起处,云雾自生,托举身形扶摇直上。遨游于璀璨星河之下,徜徉于翻涌云海之间,俯瞰群山如芥,抬手似可触及青冥,心中快意,难以言表。
这般进境,已令大白惊叹不已,直赞其为修道奇才。
玄珏却暗自汗颜:念及那石猴学艺之速,自己这点微末道行,实在愧对“天才”二字。
待腾云驾雾之术纯熟于心,玄珏便向大白辞行:“师姐,我欲回大青山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