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柳镇杨柳村,楚、程、李三大姓氏中,合作牵手,为村队建设协作共赢致富家园。
在李氏家族中,我的姥爷就是李氏子弟,情暖黄土地,爱家爱国,黄河情暖……
——题记
在杨柳镇杨柳村,楚、程、李三大姓氏曾长久以来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他们既有着各自的家族传统和利益,又在这片土地上相互依存。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村队的建设,三大姓氏放下成见,合作牵手,共同致力于打造协作共赢的致富家园。而在这其中,李氏家族的底蕴和贡献尤为引人注目。
李氏家族在杨柳村扎根已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村中那座古朴而庄重的李氏宗祠,便是家族荣耀与传承的象征。李氏宗祠坐落在杨柳镇大集主街东侧,位置显眼又独特,平日里,大集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宗祠却如一位沉稳的长者,静静地矗立在一旁,见证着集市的喧嚣与繁华。
我作为李氏家族的外甥,当然也是李氏家族的一员,从小和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对李氏家族有着深厚得难以割舍的感情。姥爷没有男丁,只有母亲一个女儿,我作为他们的外甥,他们倍爱我这个不安分的小男孩。
我的姥爷作为李氏子弟,一直是家族中备受尊敬的人物。他情暖黄土地,一生都深爱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同时也秉持着爱家爱国的情怀。姥爷常说,黄河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也孕育了李氏家族的精神。
我自小在姥爷姥姥身边长大,对李氏宗祠有着特殊的感情。那座宗祠坐落在村子的一隅,青砖灰瓦,飞檐斗拱,远远望去,犹如一位身着古朴长袍的智者,透着一股沉静而威严的气质。宗祠的大门高大厚重,由坚实的木材制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双龙戏珠恰似活物一般,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云纹图案细腻流畅,如同灵动的溪流蜿蜒其间,彰显着工匠的高超技艺。两侧的石狮子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宛如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宗祠的安宁。
走进宗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祖宗牌位。牌位上刻着李氏祖先的名讳,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承载着家族的兴衰荣辱。正中间供奉着家族中最为德高望重的祖先,他的牌位比其他的都要高大一些,象征着他在家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宗祠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大门、仪门、享堂和寝堂。仪门上方的匾额字迹苍劲有力,记录着宗祠的历史和家族的荣耀,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诉说着往昔的岁月。享堂宽敞明亮,木质的梁柱粗壮结实,支撑起整个建筑的重量,恰似巨人的脊梁,坚韧而可靠。梁柱上绘制着精美的彩绘,色彩鲜艳,图案丰富,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有寓意吉祥的花鸟鱼虫,仿佛一幅幅灵动的画卷,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我印象中,姥爷总是会在祭祀仪式开始前,认真地整理着自己的衣冠,眼神中透着一种敬畏和庄重。他会带领着家族中的男丁们,依次向祖宗牌位上香、磕头,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而女眷们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她们的脸上同样写满了虔诚。
祭祀仪式结束后,家族中的长辈们会在宗祠的大厅里讲述家族的历史和传统。姥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会从李氏家族的起源讲起,讲述祖先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开垦荒地,如何与其他家族和谐相处,如何在困境中坚守家族的尊严。
他说,李氏家族的祖先们从黄河流域迁徙而来,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传统,在杨柳村落地生根。在漫长的岁月里,家族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但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波折与挑战,而每一步都离不开姥爷姥姥的培育。记得高考那年,我遭遇了失利,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感觉未来一片迷茫。那段时间,是姥爷姥姥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给予我鼓励和支持。姥爷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言辞,但他那坚定的眼神和温暖的手掌,让我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
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选择了自学函大。那段日子艰苦而充实,姥爷姥姥总是在我学习到很晚的时候,为我端上一杯热茶,给我讲一些家族中先辈们努力奋斗的故事,激励我坚持下去。
后来,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记者。然而,命运却再次对我露出了残酷的一面。在我做记者时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姥姥离开了我们。记得那是我一次外出采访时,姥姥悄然离去。当我得知消息匆忙赶回来时,只看到了姥姥安静的遗容。我因为采访在外,没有来得及见姥姥最后一面,也没有送她上路,这成为了我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遗憾。
姥姥的离去,让我的心中空了一大块。曾经,她那温暖的怀抱,慈祥的笑容,还有那些关切的唠叨,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姥姥都倾注了无尽的爱。小时候,她会牵着我的手在宗祠旁的花园里玩耍,给我讲着古老的家族故事;长大后,在我遇到困难时,她总是默默地在背后支持我,给我力量。
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成为了诗人、作家、编剧,又随着时代的发展涉足自媒体领域,最终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这一路走来,每一个身份的转变,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我都多么希望能与姥姥分享,可她却已永远地离开了。
然而,命运总是残酷的,在我三岁的时候,姥爷就早早地离我们而去。但他对我的爱,对家族的那份情怀,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直到现在,每当我走进李氏宗祠,仿佛还能看到姥爷那高大的身影,听到他那低沉而有力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氏宗祠不仅是家族祭祀的场所,也成为了传承乡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宗祠里,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传统的文化活动。
比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表演,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一条条色彩鲜艳的巨龙和狮子在宗祠前的空地上舞动,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舞龙舞狮的队伍由李氏家族的年轻子弟组成,他们在长辈们的指导下,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技艺。
还有每年的中秋佳节,家族会在宗祠里举办赏月诗会。长辈们会朗诵着古人的诗词,讲述着中秋的传说,而年轻的一代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李氏宗祠的旁边,有一片小小的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花园里有一棵古老的槐树,据说是李氏家族的祖先亲手种下的。这棵槐树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它的枝干粗壮,树冠如伞,每到夏天,便成为了家族成员们乘凉的好去处。
我常常会在槐树的树荫下,回忆起和姥爷姥姥在一起的时光。姥爷说,这棵槐树就像李氏家族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土地上,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不会动摇。而如今,这棵槐树也承载着我对姥爷姥姥无尽的思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杨柳村也在发生着变化。三大姓氏的合作让村子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现代化的设施也逐渐走进了村民的生活。
然而,李氏宗祠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着村子的变迁。虽然宗祠的外观有些陈旧,但它所承载的家族文化和乡俗传统却依然鲜活。
如今,姥姥也已不在,我更加珍惜和家族成员相处的时光。每当家族中有重要的活动,我都会积极参与,带着对姥爷姥姥的思念,感受家族的温暖和传承。看着家族的年轻一代传承着祖先的传统,我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的希望,也希望这份传承能够永远延续下去。
我作为李氏家族的一员,也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家族文化的责任。我会常常回到杨柳村,走进李氏宗祠,感受那浓浓的家族氛围。我会把姥爷姥姥讲述的那些故事,以及我在宗祠里的所见所闻,讲给我的孩子们听,让他们也能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统。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乡俗文化显得尤为珍贵。李氏宗祠不仅是李氏家族的精神家园,也是杨柳村乡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家族的兴衰,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和情感,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李氏子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李氏宗祠,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杨柳村的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它让人们在现代文明的喧嚣中,依然能够找到那份对传统的敬畏和对根的眷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都将在杨柳村的土地上,默默地守护着李氏家族的荣耀与传承,传承着那源远流长的乡俗文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氏宗祠也在不断地修缮和保护中。家族中的年轻一代纷纷出力,他们利用现代的技术和理念,让宗祠在保持古朴风貌的同时,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有的年轻人利用互联网,将李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整理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古老家族的魅力。有的则在宗祠里举办文化讲座和培训活动,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李氏宗祠的周围,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氛围。周边的村民们也受到影响,开始重视起自己的家族文化和乡俗传统。他们纷纷效仿李氏家族,对自己的宗祠和家族历史进行整理和保护。
杨柳村也因为这些丰富的乡俗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他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李氏宗祠成为了游客们必去的景点之一,他们在这里聆听家族的故事,感受传统的魅力。
而对于李氏家族来说,宗祠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族祭祀和文化传承。它更是一个连接家族成员情感的纽带,让无论身在何处的李氏子弟,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在未来的日子里,李氏宗祠将继续在杨柳村的土地上,见证着家族的发展和变迁。它将继续传承着那古老而又珍贵的乡俗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当新的一天的阳光洒在李氏宗祠的屋顶上,那古老的建筑仿佛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家族中的孩子们在宗祠前嬉戏玩耍,长辈们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他们。那是一幅充满希望和温暖的画面,也是李氏宗祠所承载的乡俗文化的最好诠释。
李氏宗祠,这座古老的建筑,它不仅仅是砖石和木材的堆砌,更是李氏家族精神和情感的寄托。它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诉说着家族的故事,传承着乡俗文化的精髓,成为了杨柳村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