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令下,解放军500万大军如排山倒海之势向国民党防线发起全面进攻。北方战场上,东北野战军与华北野战军密切配合,针对国民党在华北地区的重兵集团展开猛烈攻击。
东北野战军的炮兵部队率先开火,数百门火炮齐声怒吼,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国民党军阵地,瞬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在强大炮火掩护下,步兵们迅速出击,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人。他们利用灵活的战术,穿插分割国民党军防线,逐个击破敌人的据点。
华北野战军则发挥自身熟悉地形的优势,派出小股精锐部队,绕过敌人正面防线,从侧翼和后方发动突袭。他们炸毁敌人的弹药库、通讯设施,打乱敌人的指挥系统,使得国民党军陷入混乱。
南方战场上,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为渡江战役做着最后的准备。战士们日夜苦练渡江战术,收集船只,训练水手。同时,对长江北岸的国民党军前沿阵地进行持续炮击,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削弱敌人的抵抗意志。
炎龙独立军凭借对当地地形和民情的熟悉,承担了一项极为关键的奇袭任务。他们接到命令,要穿越国民党军重重防线,突袭位于后方的一处重要补给基地。
这支20万人的部队分成多个小队,趁着夜色悄然出发。他们避开大路,沿着山间小道和隐蔽的河流前进,巧妙地躲过了国民党军的巡逻队。在接近补给基地时,炎龙独立军先派出侦察兵摸清敌人的防御部署。
发现敌人戒备森严后,炎龙独立军并没有贸然进攻。他们利用周边的地形,悄悄潜伏下来,等待最佳时机。等到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炎龙独立军发动了突然袭击。
各小队按照预定计划,从不同方向冲向补给基地。一时间,枪声大作,喊杀声震耳欲聋。炎龙独立军的战士们勇猛无比,他们用手榴弹炸开敌人的铁丝网,端着冲锋枪冲进敌人的营房。国民党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仓促应战,但很快就被炎龙独立军的凌厉攻势所压制。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炎龙独立军成功占领了补给基地,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物资,不仅极大地补充了自身装备,还切断了国民党军前线部队的重要补给线,对整个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炎刃军迎来了大展身手的时刻。面对国民党军强大的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炎刃军凭借其先进的装备和高超的战斗技能,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在战场上,炎刃军的500辆主战坦克如钢铁洪流般冲向国民党军的装甲集群。这些主战坦克凭借卓越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迅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防线。120毫米主炮精准地射击,一枚枚炮弹准确命中敌人的坦克,将其炸得粉碎。
天空中,炎刃军的200架先进战机呼啸而过。其中,50架歼 - 20隐身战机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们凭借出色的隐身性能,悄无声息地接近国民党军的空军编队。在距离敌人合适的位置后,歼 - 20迅速发射空空导弹,对国民党军战机发动突然袭击。
国民党军的战机还没来得及做出有效反应,就被纷纷击落。炎刃军的武装直升机也不甘示弱,它们低空飞行,利用强大的对地攻击火力,对国民党军的地面部队和防御工事进行狂轰滥炸。火箭弹和机炮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将国民党军的阵地炸得千疮百孔。
炎刃军的这一系列行动,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的作战部署,夺取了战场的制空权和制装甲权,为解放军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解放军各部队的猛烈攻击下,国民党军防线逐渐崩溃。由于补给线被切断,前方部队得不到及时的弹药和物资补充,战斗力大幅下降。再加上炎刃军在战场上的震撼表现,让国民党军士兵士气低落,军心涣散。
在长江防线,尽管国民党军凭借坚固工事和海军舰艇的支援进行顽强抵抗,但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凭借坚定的意志和巧妙的战术,成功突破了长江防线。战士们乘坐木船、竹筏等简陋渡江工具,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向前。许多战士在渡江过程中壮烈牺牲,但后续部队毫不退缩,前赴后继,最终成功登上南岸,建立了滩头阵地。
随着解放军在各个战场的不断推进,国民党军陷入了全面被动,开始节节败退。曾经妄图凭借武力维持统治的国民党政权,在这场决战中逐渐走向了覆灭的边缘,而新中国的曙光正透过战争的硝烟,缓缓洒向这片历经磨难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