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炎龙独立军”全力以赴投入战斗机研制工作时,日军的报复行动如暴风雨般袭来。1942年初,华北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对“炎龙独立军”在反围剿战役中的表现深感震惊和恼怒。他意识到,“炎龙独立军”已经成为日军在华北地区的心腹大患,必须尽快予以铲除。于是,冈村宁次精心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扫荡行动,调集了三万多日军精锐部队以及大量伪军,气势汹汹地扑向“炎龙独立军”根据地。
日军此次采用了极其残酷的“铁壁合围”和“梳篦清剿”战术。所谓“铁壁合围”,就是在根据地周围布置重兵,形成一道严密的包围圈,防止“炎龙独立军”突围;“梳篦清剿”则是指日军像梳头一样,对根据地进行逐村逐户的搜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妄图将“炎龙独立军”及其支持者一网打尽。
日军所到之处,一片惨绝人寰的景象。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庄被大火吞噬,百姓们的房屋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无辜的村民惨遭杀害,妇女被强奸,老人和孩子也未能幸免。日军的暴行激起了“炎龙独立军”战士们的满腔怒火,他们发誓要让侵略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林宇在得知日军的扫荡计划后,迅速做出反应。他深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硬拼只会导致全军覆没。于是,他果断决定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重装合成旅利用对根据地地形的熟悉,在山区设下了重重埋伏。他们选择了一条狭窄的山谷作为伏击地点,这里两侧山峰陡峭,地势险要,是日军行军的必经之路。
当日军的行军纵队进入山谷后,重装合成旅旅长赵刚一声令下,战士们从两侧山顶发起了猛烈攻击。“炎龙独立军”的战士们手持改良后的武器,居高临下,向日军倾泻着愤怒的子弹。中正式改良步枪的枪声此起彼伏,精准地打击着日军士兵;升级版的捷克式轻机枪发出清脆的连射声,形成一道道密集的火力网,压制住日军的反击。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陷入混乱。
然而,日军毕竟训练有素,很快便组织起了反击。他们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用迫击炮和掷弹筒对山上的“炎龙独立军”阵地进行猛烈轰击。一时间,山谷中硝烟弥漫,土石飞溅。但“炎龙独立军”战士们毫不退缩,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巧妙地躲避着日军的炮火,继续顽强抵抗。
在激烈的战斗中,“炎龙独立军”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战士们相互配合,有的负责射击,有的负责搬运弹药,有的负责救治伤员。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多次打退日军的冲锋。经过数小时的激战,日军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始终未能突破“炎龙独立军”的防线。无奈之下,只好丢下数百具尸体,狼狈撤离山谷。
与此同时,“炎刃”特种大队则深入日军后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破坏行动。他们分成多个小队,如鬼魅般穿梭在日军的占领区内。队员们凭借着精湛的潜行技巧和先进的装备,避开日军的巡逻队,悄悄地接近日军的弹药库和粮草储备点。
到达目标地点后,队员们迅速展开行动。他们先用特制的工具打开弹药库的大门,然后将定时炸弹安置在弹药堆中。随着一声声巨响,日军的弹药库瞬间被炸得粉碎,火光冲天。在粮草储备点,队员们则点燃了堆积如山的粮草,熊熊大火照亮了夜空。日军的后勤补给线遭到严重破坏,前线部队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困境。
此外,“炎刃”特种大队还对日军的通讯线路进行了大规模破坏。他们剪断电线,炸毁电线杆,使日军的通讯系统陷入瘫痪。日军各部队之间无法及时沟通,指挥失灵,行动变得混乱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