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台的全名其实应该是叫全息模拟训练舱。
地面有无数的压力感应模块,会根据体重与站位自动校准辅助。
头上的半戴式神经交互头盔,可以通过双模态传感技术模拟出一个虚拟场景,实时动态教学。
贴在身上的是记忆辅助线,由记忆合金与碳纳米管混纺而成,表面布满微米级吸附单元。
通过静电吸附与透气凝胶双重固定在游客身上,既保证贴合度又避免勒痕。
另外它搭载了生物力学算法核心系统,可以实时捕捉绑定者的关节角度、肌肉收缩频率等运动参数,达到迅速教学效果。
司南抬了抬手脚,发现这些丝线对于她的动作没有任何阻碍,她想了想,开始尝试后空翻。
腰部后弯,双脚用力,司南发现她背部的丝线向上牵引,为她抵消了部分重力,腿部丝线横向辅助,调整旋转惯性。
她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在空中划出一个标准弧线的后空翻。
“哇哦,不错诶。”
司南的身体素质很好,特别是经过系统优化之后,早就不是曾经的战五渣了。
但身体素质好不代表她的协调能力就很好。
就像一个人力气很大,但她也不能在没有任何学习的情况下就施展出一套有章程的拳法。
但在辅助线的帮助下,她完成本来不可能完成的动作。
同时,在司南的对面出现了一个虚拟人物。
它正在重复刚刚司南的动作,身上有白色光点和丝线流动,那是被系统标注出来的正确发力姿势。
随后司南感觉自己身上的那几个部位也被丝线拉扯着。
她调整了自己的站姿,跟着虚拟人物的动作又进行了一次后空翻。
这次丝线的辅助力量小了许多,但司南还是成功完成了。
虚拟人物身上的光线再次亮起。
这次除了白色的,还有几道红色的。
“这几处红色的应该是我刚刚发力不对的地方。”
司南仔细观看了几遍虚拟人物的动作,再次尝试。
“完美!”
双脚落地,司南觉得自己刚刚的完成度一定很高。
果然旁边的虚拟人物不再进行示范,正静静站在一旁。
这表示她已经完全掌握了后空翻的技巧。
随后眼前的虚拟面板出现了一个选项:“是否进入学习模式?”
周玉婷和吕雪雅的面前也出现了同样的提示。
吕雪雅点击是。
然后她眼前的场景开始像素分解碎片化,整个空间只有她脚下的这块地砖还是完整的。
而后无数像素碎块开始重组,路灯、汽车、高楼,一一出现在眼前。
鸣笛声、谈笑声、大屏幕中的广告音也一一传入耳中。
“哇哦,这也太帅了吧。”
吕雪雅试着走了两步,没问题。
又小跑了一段,发现也没有任何阻碍。
“我现在到底是在原地跑步,还是已经在整个二楼大厅跑了一圈啊?”
吕雪雅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种情况,前者好像有点搞笑,后者好像有点危险。
于是她停下了脚步。
“哟,这不是我们的小公主吗?怎么,离了我就这么开心?”
阴阳怪气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吕雪雅回头,发现竟然是前男友吴峰。
“这...不是半个月前的场景吗?”
吕雪雅愕然。
半个月前她在商贸街等待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然后就遇到了吴峰。
当时吴峰也是说了一堆酸言酸语,然后可能存着他不好过也不能让她舒坦的心思,故意在大街上编造她的谎言。
吕雪雅自然是极力反驳,但吴峰变本加厉,开始动手动脚。
是后来赶到的相亲对象帮忙解围她才脱困。
但现在她的身边可是一个人都没有啊。
“呵呵,今天没人帮你了吧,和我回家吧,我可想你了。”
吴峰大步上前就要抓吕雪雅的手,她刚转身想跑,突然发现周围的一切都不动了。
远处的行人、车子全都被定格在它们的最后一秒。
吴峰的手就停在距离吕雪雅手腕不到半米的位置。
【教学模式开启。
如遇当前情况,有以下几种实用的脱困技巧,请游客:小雪认真学习。】
她的右侧出现了两个全身都是由白色光点和丝线构成的虚拟人物。
吕雪雅认真看着那个稍矮的小人。
只见它被抓住手腕之后,没有像自己一样疯狂甩动+扒拉对方的手,而是顺着对方抓握方向微旋,借其惯性引导。
在手腕旋转至极限角度时,迅速用另一只手扣住对方拇指根部,利用杠杆原理下压其指关节,同时手腕反向回拧。
“嘶。”
高大的虚影吃痛,松开了手,矮小的虚影立马跑远。
“还可以这样。”
吕雪雅看完教程,发现眼前的吴峰也动了,他抓住吕雪雅的手,吕雪雅也想按照教程里的方法摆脱束缚,但她动作慢了一拍,没完成。
好在这里又不是现实,她有许多次机会。
虚拟人物清晰的发力姿势和用力关键点,加上辅助线的模拟运作以及引导发力,双项指导下,吕雪雅很快就学会了这个旋腕折指反制法。
而后她还学习了肘击挣脱法,下潜卸力法。
缠腕锁臂法因为她力气不够大,不适合学习。
系统似乎是判定吕雪雅已经学会了在被人抓住手腕时该如何脱困,于是眼前的场景再次变换。
【鉴于该游客的身体素质较弱,系统建议您应该从今天起努力锻炼身体。
另外检测到游客有上网查询各种快速脱困技巧,系统为您制定了以下学习课程。】
1.插眼锁喉——动作要领:若对方正面贴近,立即用双手指尖猛插其双眼,同时另一手成掌根狠击喉结(男性软骨最脆弱处)。插眼时手臂伸直,利用肩背力量带动指力,锁喉需精准命中喉结下凹陷处。
2. 顶裆踢膝(爆发力优先)正面被抱:膝盖迅速上提,用膝盖骨猛顶对方裆部,同时双手抓住其肩膀作为支点借力;
背后被抱:脚尖内扣,用鞋跟狠跺对方脚踝骨,趁其重心下移时,屈肘后击对方裆部(需侧身调整角度)。
3. 肘击后脑 \/ 耳后(近距离绝杀)
若被从后方控制,头部后仰撞击对方鼻梁的同时,屈肘猛击其耳后乳突穴(颅骨最薄弱处),或用肘尖砸向其后脑勺。
注意:耳后受击可能导致眩晕甚至休克,属于高风险反击,仅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