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同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地笼罩了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
但夜色,并没能带来安宁。
临时的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王爷,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秦风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如此凝重的表情。他将刚刚统计好的数据,呈递到夜玄凌的面前。
“我们带来的粮食,虽然能解一时之急,但对于数万灾民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最多……只能支撑五日。”
“而药材,更是严重不足。尤其是治疗风寒和瘟疫的药材,按照目前这个消耗速度,不出三日,便会告罄。”
“更糟糕的是,”秦风的声音,压得更低了,“青州知府,在水患爆发的第三日,便已弃城逃走。如今的青州府,群龙无首,府库空虚,早已是一座空城。我们……我们现在是孤军深入,没有任何支援。”
每说一句,帐内的空气,便更冷一分。
这是一个死局。一个彻头彻尾的、没有任何破绽的死局。
“王爷,我们……或许应该早做打算。”秦风的言下之意,是劝夜玄凌放弃这些灾民,先行撤离。这不是他冷血,而是作为谋士,他必须做出最理智的、保存实力的判断。
夜玄凌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桌案上那幅简陋的青州地图,眼神深邃如渊,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帅帐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烛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
“王爷,”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而坚定的声音,在夜玄凌的脑海中,响了起来。
是苏清浅。
“秦风军师说的,是保存实力的‘下策’。我这里,或许有一个,可以破局的‘上策’。”
夜玄凌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说。”
“这个计策,有些复杂,光用说的,恐怕不清楚。”苏清浅的意念带着一丝请求,“王爷,能……让我出来吗?我需要纸笔,将方案画给您看。”
夜玄凌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看了一眼帐外,对守卫的陆远沉声吩咐道:“陆远,传令下去,没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帅帐半步,违令者,斩。”
“是,王爷!”陆远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领命,加强了周围的警戒。
夜玄凌这才在心中,对苏清浅说道:“可以了。”
他清晰地感觉到,胸前那块温热的龙血古玉,开始散发出淡淡的光芒。
他没有回避,而是静静地看着。只见一道柔和的金光从玉佩中涌出,在他面前的空地上,缓缓凝聚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身影。
光芒散去,苏清浅出现在帐中。她身上穿着那件熟悉的、由光芒化成的素白色长裙,赤着双足,静静地站在地毯上。
这是秦风和陆远(在帐外)第一次“见到”她的化形,但夜玄凌早已在之前的独处中经历过,因此神色如常。
“感觉如何?”他低声问道,话语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他知道,她每一次化形,都会消耗巨大的能量。
“还好,路上在玉佩里休息够了。”苏清浅点了点头,她的脸上没有了初次化形时的紧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和坚定。她看着夜玄凌,开门见山地说道:“王爷,请给我纸笔。”
夜玄凌没有多问,直接将自己面前的书案,让给了她。
苏清浅拿起毛笔,深吸一口气。她上辈子虽然用惯了键盘,但幸好也练过几天书法,不至于出丑。她一边在宣纸上勾画,一边将自己那套颠覆性的想法,娓娓道来。
“王爷,您现在面临的,其实只有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粮食问题。第二,是灾民的安置和情绪问题。这两个问题,看似独立,实则,可以一并解决。”
她先是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代表数万灾民。
“我们现在最缺的是粮食,但我们最不缺的,是什么?”她提笔,看向夜玄凌。
夜玄凌看着她那双在烛火下亮得惊人的眼睛,沉吟了片刻,回答道:“是人。”
“没错!”苏清浅赞许道,并在圈旁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是人!是数万名,健康的、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灾民!”
“他们现在之所以看起来像行尸走肉,不是因为他们懒,而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希望,失去了……活下去的尊严。”
“我们现在每日施粥,看似是善举。但这种单方面的‘恩赐’,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麻木,更加依赖。一旦我们的粮食耗尽,他们由感激转为怨恨,只需要一瞬间。”她一边说,一边在“人”字的旁边,画了一个表示“依赖”和“消耗”的向下箭头。
夜玄凌和帐外的秦风(他虽然看不见,但能听到里面的对话),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所以,我的办法是,”苏清浅的笔锋一转,画出了另一幅景象,“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简单的‘施粥’方式来赈灾了。”
她缓缓地在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
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夜玄凌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汇,眼中充满了探究。
“对。”苏清浅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所谓‘以工代赈’,就是将赈灾,变成一场有组织、有报酬的‘工程’。我们要告诉所有灾民,从明天起,想要吃饭,可以。但不是靠我们的‘恩赐’,而是要靠他们自己的‘劳动’来换取!”
她在纸上,画出了堤坝、河道和房屋的草图。
“现在洪水尚未退去,我们最需要做什么?是修筑堤坝,是清理河道,是搭建临时的住所。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不是吗?而城外,那数万名无所事事的灾民,就是最好的人力资源!”
她的笔尖飞快地在纸上移动,一个个清晰的组织架构图,开始出现。
“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灾民,按照能力,进行分组。青壮年,负责去修筑堤坝,挖掘河道,这些是重体力活,每天的‘工钱’,也就是粮食,可以给双份。”
“妇女们,可以负责做饭,缝补衣物,照顾老人和孩子,甚至,可以组织起来,纺纱织布,制作简易的帐篷。她们的工钱,可以给一份。”
“就连那些半大的孩子,也不能让他们闲着。他们可以去捡拾干柴,传递工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只要劳动了,就能换取半份的口粮。”
“如此一来,”她放下笔,看着自己那张写满了构想的蓝图,眼中充满了自信的光芒,“我们不仅能将这盘散沙般的灾民,重新组织起来,建立起新的秩序。更能通过劳动,让他们重新找回活下去的价值和尊严。”
“让他们明白,他们不是在被可怜,而是在靠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
“最重要的是,”苏清浅的语气,充满了蛊惑,“王爷,您想。当这场大水退去,江南的百姓们,不仅没有因为灾难而一蹶不振,反而在您的带领下,修好了更坚固的堤坝,疏通了更宽阔的河道,建起了更牢固的家园……这,是何等巨大的功绩?!”
“到那时,您在江南百姓心中的地位,将再也无人可以撼动!他们信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是那个只会作秀的逸王。他们信的,是您,是带领他们走出绝境的、真正的‘救世主’!”
一番话说完,整个中军大帐,陷入了长久的、死一般的寂。
帐外的秦风和陆远,早已被这番石破天惊的、闻所未闻的言论,给震得目瞪口呆,大脑一片空白。
他们从未想过,赈灾,竟然……还可以这样做!
而帐内的夜玄凌,则一言不发地,看着那张写满了草图和文字的宣纸,又看了看眼前这个在烛火下神采飞扬的少女。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那片废墟之上,在他的带领下,一个新的、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江南,正在缓缓地,拔地而起。
“好……”
许久,他才从喉咙里,挤出了一个字。
“好一个……以工代赈。”
他伸出手,想要像往常一样,去抚摸胸前的玉佩,却摸了个空。他这才想起,她,正以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形态,站在他的面前。
他的手,在半空中微微一顿,最终,落在了她的……头顶上,轻轻地,揉了揉。
那动作,笨拙,却又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叹与……柔情。
“灵犀,”他看着她,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光芒,“你,当真……是上天赐予本王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