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二年,军阀混战的阴霾笼罩大地,各地秩序崩坏。豪绅们拥兵自重,只要纠集数十人、凑几支土枪,就能自立师团名号。彼时,宋华轩建起师部,赵孔昭(思南县赵家坝赵万邦之父 )成立团部,田应齐也于思南英武溪仙坝乡小井组建营部,我在营部任文书。
九月初八,部队开赴德江县城驻扎。恰逢史肇周(师长 )率部从湖南凤凰开来,驻防思南、德江、凤冈三县。师长宋华轩、团长赵孔昭遭史肇周劫走,唯独田应齐因与史交好,营部被收编为独立营。史部驻凤冈,团长张明修(现住凤冈县,地址不详 )随留守指挥长驻德江。
张明修到稳坪朝祖,当地张姓群众称怀远将军显圣,庙内几桶蜂子成了“神蜂”,宣称烧香化纸祭拜,蜂才不蜇人。百姓纷纷持香备纸前往,络绎不绝。张姓群众借机造势,称张明修是张姓子孙,要拥护其扩大队伍,还用白布染黄缝制大旗,烧香祭拜。一时之间,德江城内神兵神将遍地,“唐三藏”“何仙姑”“铁拐李”“七姊妹” 等神只名号,成了众人追捧的封号。
到十月初,德江城大寺坝(现德江县文化馆 ),每日数百面大黄旗招展,晒席般大小,明纸数十张,还杀猪祭旗。祭毕,众人回住地人堂屋,点燃一两包香,据说咬嚼燃香能烧不痛不伤;手持关刀拜祭后抵在肚子上,用锤打也刺不进去。人群在街巷疯狂奔走,喊着“打不进、杀不进” ,闹腾月余,越传越神,思南城内也人人知晓,东华乡罗兴让、熊寿世、王配和等人,都跑去投奔学练神术。
冬月十五,田应齐营长回家嫁女,只带四人返乡,部队留驻德江。此时,廖怀忠部一营驻英武溪街,营长周光明横征暴敛。当地周绅(原名周贤相 )与田应齐有仇,趁其返乡人少,急函报周光明。周派一排人枪,于冬月十六日拂晓,由周绅带路包围田应齐家,捉获田应齐,搜刮钱财,牵连送礼亲朋,牵走骡马数十匹,后田家用钱赎回。田应齐被捆至英武溪周营部,遭吊打勒索,需一千二百光洋才放人。
田应齐之父田兴隆,因接连受累,经济枯竭,于冬月十七日安排家中煮米五斗(每斗八十五斤 ),前往德江联络神兵,欲劫回儿子。
冬月十八日中午十二时,稳坪神兵假称拥护张团长来德江,城内部队全去北馆坎迎接,正中神兵之计。赶场天里,神兵涌入留守指挥部(上场王少阶家 ),部队有枪难施展,“突击连”(纯手榴弹营 )遭神兵刀镖砍杀五十余人。三连连长田正坤耳聋,卧床烧大烟时,被神兵按床砍头。顷刻间,部队营房被占,城外哨卡部队溃散。我与副营长田应懿、田兴隆手无兵器,身着便衣,呆立人群,吓得魂飞魄散。天黑后借宿同学冯胜初家,夜里因神兵禁住军人,又摸去亲戚处,天明才离德江。行至角水,找到本营第一连田应龙残部三十余人,一同空手归家。
田应齐仍被囚英武溪周营,田兴隆不死心,腊月初七联络二百余神兵,初八拂晓分三路进攻周营:一路经大石梁(距英武溪乡办公处一华里 ),一路过塘池头(仙坝乡双源大队 ),一路走蜘蛛坝(英武溪乡属 )。第一路攻至街上,杀周营士兵十余人;第二路打到大树子周光明宿舍(田应齐被押处 ),周光明惊逃,下令各连退往高地。看守押田应齐转移,行至梨子台(煎茶 )洗脸时,周营士兵见神兵散乱,乱枪反击,神兵溃败。值班兵将田应齐带至英武溪街,在大桥河坝将其砍成五块“五马分尸”,悬头示众,田应齐命丧于此。
德江县路青乡黄子良,七十一岁,从戎十余年,曾参与蒋丕绪师在正安县剿灭神兵。他提及,民国十九年,正安王怀直、黄国安两大豪绅,争权夺利、互图吞并。王势弱,黄居岩洞难接近。王借联姻之计,让儿子于民国二十年正月,入洞杀死黄国安;黄之子守英复仇,又杀王怀直。王之弟怀庆惧祸,投四川刘湘买枪不成,联络袁祖铭部返乡军官(名不详 ),借“磁铁双刀自动” 骗民众,组织神兵。蒋部追剿两年,部份神兵逃至务川县猫门,被恶霸申尚斌收容,助其为恶。民国二十一年,蒋部续剿,申尚斌被蒋属团长傅恒忠捕杀,剩余神兵逃至德江县细沙溪土豪曾昭贵处,曾昭贵借驻防部队,软硬兼施瓦解神兵,自此神兵组织渐消匿。
(陈其治)
(注:因原文为回忆性史料,扩写时保留历史叙述逻辑与细节,补充场景、心理等描写,还原时代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