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来,就算是撤退也要体面地撤!”刘延庆说,“谁告诉你撤退就是输,爹可没告诉你!”
众人把刘光世扶上马背,赶紧随中军后撤,雾气浓重,不知哪里要窜出冷箭。
“爹,东面部队不来参战,怎么西面部队也攻不进去么,三路大军啊!”刘光世稍微冷静一些,刚从战场抽身的他还不太了解西南方向的战斗结果,驾着马问。
“谁晓得,一群饭桶。来的不快,攻也不行。”刘延庆斜着眼往西南方向瞧。
众人迅速后撤,阵型收缩,还在前线奋战的刘光国一脸诧异,他可以看见护城河的水波了,怎么突然要撤?
没办法,后续部队全部离开,他一人孤军奋战就是找死,在箭矢掩护下,前军也逐渐脱离战场快速后撤,战友的尸体顾不上带走,丢给金人清理。
看着逐渐后撤的刘家军,金人猛安高举手臂欢呼挑衅,但没有下令追击,而是迅速占领护城河对岸阵地,建立防线。
随着刘延庆撤退,拐子马追击了一阵马上朝靠近的孙昭远部掩杀而去,西南面作战的三队人马压力骤增,外围士兵碰见拐子马只有遭到砍杀的份,一声声急报传入孙昭远耳中。
“什么,刘节度后撤!?”孙昭远吃惊三秒,“调集后军拦截金贼拐子马,放置拒马枪!”
“我们不能后撤,稳住阵地!”
只要突破护城河,找到粘罕大纛,胜利依旧,刘延庆撤退可能也是迫不得已,这家伙不会连夜后退数十里吧?
是他们围城呀,怎么可能跑那么远。
“继续猛攻!”
孙昭远下达命令,这是大好机会,太原真变成围城战,至少要拖好几个月,粘罕出来迎战,两三天便能分出胜负,何必白白浪费时间,唯有猛攻,将金军心气彻底击散!
远处绞杀的兵马忽然分开,城头床弩继续启动攻势,伴随着阵阵箭雨倾泄落下,金军乘势反攻,再一次把宋人推进攻势击退,外围拐子马的叫喊萦绕宋军头顶,位于前线的诸多军官心生恐惧,请求后撤休整。
不等孙昭远给他们任何回复,折可求部后撤的消息从前线传来。他本已经杀至护城河岸,奈何金人配合城头以及不断骚扰他侧翼的拐子马,让折可求四处受敌,导致卫兵阵亡半数,只能放弃冲锋选择后撤调整。
折可求这一撤,让金人得了喘息,重建阵地,把战线反推。
各部伤亡已经达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临界点,阵前士兵无心再战,孙昭远即使在不愿意也不得不做出应对。
冲击金军重甲阵地,付出了巨大伤亡,只有折可求杀到护城河,宋军几部的配合可谓是稀烂,孙昭远就是如此想法,他青筋暴起地下令摇旗撤退,掩护折可求部一起后撤。
他自觉得平日里足够冷静,此时此刻的他恨不得提刀杀人,在陕西时已经受够范致虚这样的无能之辈,到了河东难道他的队友又是这样的人么?
正在外围对抗拐子马的徐徽言,看见折可求和孙昭远同时后撤,他也不得不慢慢从战场抽身离开,宋军接连后撤五六里地,金人并未追击,拐子马也在宋军撤出威胁范围后回军。
粘罕赢得了这一次战争的胜利,如同张叔夜当初在开封城下赢的他一般,南关城外,粘罕迅速建立三道防线,将城外的湖水一起囊括而入,形成比方才战场还要广大的防御阵地。
方才宋军的攻势,集中在西南方向,而东南方向因为有湖的存在,施展不开,宋军没有选择东南方向一块进攻。
东南方向金军没有过多防备,哪里也没有出现辛永宗和李弥大的身影。
因为这个,后撤的四路宋军统制官各自有了脾气,夜幕降临,几人集中孙昭远大营继续军事会议,然而几人心怀怨气,到了营内反而无人先开口指责对方。
孙昭远气愤刘延庆为何后撤,但他偏偏如此问这老头子:“刘节度,东南方向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肯定是东南方向的问题!”刘光国脸憋的涨红,替老爹骂道,“东边的两路大军呢,怎么连影子都不见!”
“......”徐徽言和折可求选择沉默,孙昭远级别可比他们高多了,开战前似乎也是孙昭远指示东边两位不要轻举妄动,与他们何干。
“东边两位统制恐怕也出了问题,东关城也有金军驻守,他们不便支援。”孙昭远说,试图安抚刘氏父子,语气平缓。
“哼,折腾,白折腾。”刘延庆冷哼一声,“想早些结束战斗,如今怕是不行了,各部完全没有配合,如何能战胜粘罕?”
“是啊,是啊!”刘光国声援父亲。
“那么,先联系辛永宗、李弥大两人,瞧瞧看是如何情况,接着制定明日的进攻计划,今日出兵操之过急,咱们合力粘罕就算在城外建成钢铁防线一样能突破。”
孙昭远提议,刘延庆颔首,两人对彼此都有些不满,在其他人面前竟然默契地将矛盾推到未参战的辛永宗和李弥大身上。
战斗的失利,当然不是他们在场的人的问题啦。
军事会议进行至半,孙昭远派人前往东关城联系辛永宗以及李弥大,不知过了多久,李弥大派了自己的裨将过来解释原因。
此人正是李彦仙。
李彦仙一进入大营,就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气,从孙昭远和刘延庆身上冒出,这两人铁定有矛盾!
孙昭远派人拉来李彦仙时就提前交代,不能告诉刘延庆是他建议东边部队不动的,为了大局考虑,李彦仙不能激化他们的矛盾,所以李彦仙平静地解释道:“二位都统,太原东关城外地区广大,金人骑兵可以来回纵横,既然南边已经开战,为了防止东边金军绕去支援,我们只能镇守东面不动,威慑金军,不能及时支援,实在对不住诸位将士。”
“不过太原一战可慢不可急,金酋并不是如此容易击败,他胆敢让朝廷四路大军集结于太原城下,必定做好准备,事到如今,二位都统做好守御,主力未溃,还能一战,制定计策,择日再战。”
李彦仙郑重建议。
两人无法反驳,只是刘延庆多少瞧不起这小子,没把他的话听进去,嘴里还碎碎念责怪东面两部队,李彦仙只是赔笑,不再解释。
这一晚,两军都不敢懈怠,火把的光亮延绵不绝,宋军将主要兵力布置在前头,怕金军在夜里反击。
不过宋人猜错了。
金人确实要夜袭,但并非是粘罕主力。
太原城东边出现了一支从未出现过的金兵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