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粘罕似乎不甘心,在夜里再次发起对西壁的进攻。
然而因为城墙结冰,滑不可攀,仅是试探一次便撤退了。
金人开始在开封城外大量修建营砦,切断汴河、蔡河,甚至于金水河漕运。
自从张叔夜战败后,宋军全线退回城内,南壁的玉津园防线因为两次大战,成为了一片废墟,金人也不在将玉津园作为大营驻扎地。
雨彻底停止后,赵煊重新安排四壁防御。
刘韐都统职务不变,王宗濋作为禁军首领接管西壁守御,张伯奋与张仲熊升官,接替父亲作为南壁指挥。
而姚仲友、辛永宗两人则继续节制预备军随时支援四面城墙。
安排好一切,赵煊起驾回宫。
同时让礼部给张叔夜拟谥号,赵煊要给他办一场风光的葬礼。
张叔夜恐怕是这场战斗,死亡职位最高的将领。
噢不对,还有一个肃王。
作为亲王,他的葬礼还要繁杂,如今被围这种情况下,想好好办是不可能的。
赵煊写信告诉徽宗,希望肃王的葬礼一切从简。
回到后宫满身疲惫的赵煊还不忘指示李神仙,第二天要开个大朝会。
宰执、六部官员,京官也要到场。
面对如此大的失利,朝廷上早就按耐不住,赵煊得正视他们,解决动摇军心的官员。
最后赵煊在女官的簇拥下宽衣解带,美美睡过去。
......
开封南壁,蔡河河道。
几艘运输船突兀地冲入金兵把守河道内,顶在最前面的战船撞开金兵设置的栅栏,掀开木桥,往水门方向狂奔。
在河道巡逻的金兵大吃一惊。
竟然有宋军闯至这处?
是南方勤王部队不错了。
负责河道防御的金兵立刻招呼众人发射弓箭,将几艘船射成刺猬,并且在上游开动小型投石机阻拦。
突袭而来的船上,大多数是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面对金人突如其来的攻势,吓得抱头鼠窜。
很快几艘船便被金兵截停,未能靠近开封城墙。
金兵登船砍杀,船上宋军稀少,很快惨败,随船百姓一同遭殃。
全部遭到金兵围杀。
金兵一阵搜索,几条船上共有一百多石粮食,尽入金人囊中。
原来这队由士兵以及百姓组成的船队,是冒险来给开封城运输粮草的。
可惜,此路已不通。
如果早一点到,张叔夜或许还能给他们支援。
他们能突入这里,完全是因为金军攻城刚刚松懈,没有做好外围营地的修建,让一些勤王部队抓住机会。
这一晚过后,粘罕便加强了对周边州县的侦查和扫荡。
开封城内对此一无所知。
......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初六日,晨。
这次大朝会三品以上官员都要到场,说是早朝,其实安排在午间。
城墙需要一定时间布防。
金军攻势虽然停止,宋军不能就此松懈,防御工事得马上修复。
刘韐才能换好官服入宫开会。
赵煊被女官唤醒时,百官已在垂拱殿外等待。
开封难得出了一天的太阳,不过天气依旧寒冷。
待赵煊入座,内侍引导百官有序入场。
今天赵煊发现身边除了两个负责记录的起居舍人,那个合门使已经不见。
谁又揣测上意?
赵煊明明记得他没有下令撤掉这个职位呀。
“来来来,那小伙子哪去了?”
赵煊拉着一个内侍询问。
那内侍指了指大殿外维持秩序的几个绿服官员:“官家,合门使、宣赞舍人、合门只候大多武人充任,多不担实职,现人员紧缺,都调殿外去啦。”
“这样啊,突然没人在这,我还多不习惯,百官即入位,调一合门祗候来。”
“要年轻小伙子,敢说敢做,明白吗?”
内侍轻轻点头。
现在的赵煊真的希望有人督促自己,不然按自己如此性格,真可能在大朝会上睡觉。
百官鱼贯而入,依旧由宰相何栗押班,率领群臣参拜。
枢密院官员搞来搞去还是剩两个,张叔夜牺牲,目前一个曹辅,一个刘韐,略显寒酸。
六部长官以及副手全部到场,加上御史台、司谏,翰林侍从等官员,场面相当宏大,垂拱殿上挤满了三色服侍官员,主要还是紫色,另外两色官员基本是宫内服侍的官员,这两色服饰官员品级低,可不能来参加朝会。
参拜结束,点名环节,人数多了,点名时间自然就长,听得赵煊昏昏欲睡,有些人他压根不认识。
他们某些人的名字,在史书上被一笔带过,过后便再也没有任何记载,匆匆的过客,流水的官员,但他们却真真实实活在这动荡岁月过,只是命运迥异。
赵煊觉得有趣。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何栗。”
“守中书侍郎,陈过庭。”
“门下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缺!”
“同知枢密院事,曹辅。”
“签书枢密院事,刘韐。”
宰执就两人,枢密院也剩两人,实际只有一人办公,赵煊撇撇嘴,自己的宰执班底一看就非常脆弱,不自觉苦笑,朝廷运作反而井井有条!
“吏部尚书王时雍,侍郎李若水。”
“户部尚书梅执礼,侍郎陈知质。”
“礼部尚书缺,侍郎谭世积。”
“兵部尚书孙傅。”
“刑部尚书缺,侍郎程振。”
“工部尚书缺,侍郎何昌言。”
“开封府尹,徐秉哲。”
“......”
下面的人员名单还有很多,赵煊见百官已经入定,便招手让内侍拉着合门祗候上来。
他上来时还有些忸怩,不知道皇帝这个时候拉他过去干嘛。
长得一副英武模样很有安全感。
赵煊小声地说:“朕很喜欢你,今后你在朝会时便在一旁督促朕。”
那合门祗候小伙子受宠若惊,匆忙拜谢,可是正是点名期间又不好说话,竟然笨拙地行了军礼。
他马上意识不对,想纠正过来,赵煊却是一笑置之,摆手制止。
“免了免了,看你模样,上过战场吧?”
合门祗候回答道:“回禀陛下,臣早年随父征战,得道君皇帝封合门祗候,学过几年礼仪。”
“噢,挺好挺好。”赵煊摸了摸下巴,不对,早年随父征战?
莫非还是个将门之后!
“你叫什么名字?”
“臣,刘锜!”
“刘锜!?”赵煊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来真的?
“字......字?”
“陛下,字信叔。”
真的!
随便一问就是一个将才?
开个朝会让赵煊找到了一个将才,天不亡我啊!
刘锜啊刘锜,靖康年间你竟然在开封!
“好,小伙子,不错!”
赵煊喜笑颜开,叫他小伙子是不是不对,刘琦年纪可比自己大一些,算了算了,都一样!
武将拼图集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