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氏能崛起,除了辽国衰败外,也有几代人的积累。
否则,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时,岂不是直接送死?
高永昌去年占据辽国东京,称帝建国,惹得天祚帝震怒,派遣萧韩家奴、张琳领兵征讨。
高永昌无奈之下求助于新兴的金国,完颜阿骨打借机占领东京,并迫使高永昌放弃帝号。
高永昌不听劝,阿骨打便派遣完颜斡鲁前去征讨。
没费多大力气,完颜斡鲁便消灭了高永昌,击溃了平叛辽军,占领了辽东五十四州。
这样一来,从登州渡海前往辽东的旅程只需一天时间。
四月,天祚帝命令耶律淳率军反击辽东,却被完颜忠、娄室、完颜婆卢火和完颜斡鲁古等将领所败。
九月,为了阻止金军西进,天祚帝任命耶律淳为都统,招募辽东两万八千名饥民,组建八个营,名为“怨军”,寓意让这些士兵去向女真人复仇。
徐悟锋攻占胶东后,借助曾头市从中牵线,已多次派人前往辽东,并购得大量良马,与女真人建立起贸易往来。
当初徐悟锋选择放过曾头市,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而曾头市也很识相,甘愿充当中间人。
曾头市不得不低头,之前被梁山一顿暴揍,吃了大亏。
凌州紧邻梁山地界,他哪敢反抗?
女真人虽然态度粗鲁,但还不算蛮横,因为他们当前最大的敌人仍是契丹人。
此时的金国尚未完全掌控辽地,与徐悟锋的贸易只是互惠互利,根本没有蛮横的理由。
女真人兵力本就不多,主力都在对辽作战,后方大片地区仅靠零散部队维持,这时更不敢招惹外敌。
即便高丽趁乱占领保州,改称义州,解决了长期的隐患,使疆域扩张至鸭绿江,女真人也置若罔闻。
通过与梁山的几次交易,女真人对这个大宋境内的新兴势力有所了解,知道梁山是能将大宋踩在脚下的强大力量。
当时的金国对中原的大宋王朝仍怀有敬畏之心。
直到后来联手灭辽时,大宋展现的虚弱本质才让女真人萌生觊觎之心。
因此,对于梁山泊,女真人不敢掉以轻心,更何况梁山还拥有能够威胁辽东的船队,如何敢蛮横行事?
徐悟锋凭直觉认为,这样的赵宋,在面对女真人击败契丹时,难度应该会小得多。
若此次攻占东京顺利,将赵宋皇族尽数擒获,虽不能说可统一全国,但短时间内掌控大江以北应无问题。
随后视局势发展,再决定北上收复燕(赵钱所属)云之地,或南下平定江南。
方天定并未多作停留,拿到这批武器装备后便立刻乘船南行,不久恐又将爆发大战。
随着年底临近,徐悟锋也在抓紧对自身势力范围进行最后布局。
首先,他召回了驻扎胶州湾的阮小五、阮小七,让他们驻防博兴、高苑区域,既为守护青州,也为保障济水安全。
杨志调往单州,史进前往徐州,如今各自统领一支部队,淮阳军由陈希真、项元镇镇守,这让徐悟锋颇为安心。
刘唐进驻濮州,密切关注大名府动态,史文恭继续守家,他是徐悟锋最信赖之人之一,留守后方让他毫无顾虑。
史文恭对此并无异议,有人赴前线作战,自有人需驻守家园,况且徐悟锋承诺,将来进攻河北时定会让他担任先锋大将。
一切安排妥当后,新年已过,朝廷多次派人催促徐悟锋迅速出兵,因田虎已攻克泽州,令赵佶忧心忡忡。
赵佶这人颇擅算计,原本答应的五百万贯军费、两百万石粮草,结果军费仅兑现一半,还作为赵金奴的嫁妆送来。
至于剩余部分,则称待收复晋州、隆德府后再支付。
粮草方面同样如此,赵佶已派人先行将粮草运至绛州,徐悟锋的大军抵达绛州即可取用。
面对赵佶的小手段,徐悟锋并不在意,他本无意于此,何况有人帮忙运输粮草,也省去了不少麻烦。
直到元宵节过后,徐悟锋才率大军出发。
他的亲卫军扩充至一万人,此次随行的还有鲁智深、山士奇、唐斌、云天彪、花荣、秦明、徐宁,以及栾廷玉指挥的骑兵部队,总计五万兵力。
赵佶特意派遣专人送来行军路线,徐悟锋需先赴开德府,于濮阳渡河,再西行经安利军、卫州、怀州、孟州,最终从轵关径入绛州。
徐悟锋渡河后,每日仅行三十里,半月余抵达王屋县,位于孟州境内。
休整一日后,直奔绛州。
从孟州至绛州须经轵关径,地处王屋山与中条山间,乃太行古道之一。
战国时,韩、魏曾多次争夺此地,因其为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
大军过轵关径,数日后抵绛州,徐悟锋于城外驻扎,命人清点粮草并规划后续行动。
绛州知州迅速将徐悟锋军情通报东京城。
与此同时,田虎令三弟田彪率军入驻临汾,预备与梁山军决战。
梁山军威名在外,但田虎亦非易与之辈,范权谈判无果后,他别无选择,唯有殊死一搏。
然而,田虎仍存一丝希望,盼徐悟锋改变主意。
梁山军到绛州后,他又暗遣使节试探。
此时,徐悟锋已命栾廷玉率骑兵偷袭潼关,闻田虎使者至,徐悟锋言:“告知田虎安心即可。”使者返威胜军报田虎,后者听罢,惊喜交加,压力骤减。
钮文忠疑惑道:“徐悟锋究竟有何意图?大军至绛州,何以让我们安心?”
田虎却兴奋不已,“徐悟锋必有所图,嘱咐田彪按兵不动,若其不攻晋州,我军亦勿轻举妄动。”稍作停顿,田虎对邬梨道:“国舅不妨前去探明,徐悟锋究竟意欲何为?”
田虎心中厌烦,觉自己似被徐悟锋玩弄于股掌之间。
“遵命!”邬梨未作过多言语,仅带了几名随从,化装易容后轻装简行,纵马直奔绛州而去。
抵达绛州后,邬梨悄然来到梁山大营外,表明身份后迅速见到徐悟锋。
“属下邬梨,拜见徐国公!”邬梨谦恭行礼,毫无倨傲之态。
徐悟锋审视着邬梨,开口问道:“田虎遣你前来,所为何事?”
邬梨答道:“日前家主接获国公口信,特命小人前来,不知国公之意如何?能否略作提点?”
徐悟锋微微一笑,正欲回应,忽有亲兵入内禀报:“启禀国公,栾将军方才派人送来军报。”
邬梨闻声起身,急切说道:“国公若有军情在身,小人先行告退。”
徐悟锋挥了挥手,“无需回避,正好让邬国舅听听。”
亲兵随即禀告:“栾将军传来捷报,已成功夺取潼关。”
“明白了。”
徐悟锋点头认可,此举早在他预料之内。
这般出其不意的突袭,若连潼关都未能拿下,他对栾廷玉的能力便不得不重新考量。
此时,邬梨却满是疑惑,忍不住追问:“徐国公,恕小人冒昧,敢问您夺取潼关究竟何意?”
徐悟锋轻笑一声,说道:“邬国舅心中自明,何必多问?你一路奔波劳累,天色已晚,不如先去休息吧。”
邬梨张口欲言,终究只是点点头,依徐悟锋安排入住一顶帐篷。
躺卧床上,辗转难眠,脑海中反复思索:徐悟锋为何执意攻打潼关?
“此人必有所图,绝非无端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