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节度身为江湖前辈,不如改邪归正,与我们共创伟业。”
王焕怒骂:“无知匪寇,竟敢妄议国是,实在荒谬。
朝廷大军即将压境,你们已是瓮中之鳖。”
“我不与你争辩,敢否与老夫一战?”
卞祥尚未开口,李逵已按捺不住:“老贼啰嗦不已,惹人生厌,先让我一斧劈了你!”
话音未落,李逵一声咆哮,挥斧冲出阵列。
昔日梁山水泊之中,李逵性急,听闻有人出言轻蔑,即刻挥舞双斧上前挑战。
那对手王焕,年迈却气宇轩昂,仅凭一杆铁枪便化解了李逵的攻势,不过数招,竟将两柄板斧一一击落。
李逵狼狈后退,心知再无胜算,转身便逃。
王焕并未追击,而是朗声说道:\"今日放你一马,免得坏了梁山好汉们的胆气。
若有人敢应战,不妨出来一试!\"
此言一出,卞祥跃跃欲试,却谦让道:\"节度使年事已高,适才与李逵交手亦耗神不少,不如让年轻者上场。”王焕闻言怒斥:\"区区李逵何足挂齿,汝等叛军竟敢对抗朝廷大军,实在不知死活!\"
李逵虽败,仍嘴硬道:\"我是故意相让,你这般说辞岂非恩将仇报?\"王焕冷眼相对,转向卞祥道:\"我观你武艺不凡,可惜助纣为虐,今日无需多言,以实力定输赢。”
卞祥凛然回应:\"好!\"
卞祥沉默不语,猛然大吼一声,手中长矛直指王焕,迅猛攻来。
“来得好!”王焕催动战马,长枪一震,舞起一片枪花,直刺卞祥肩头。
两人皆擅枪法,一使长矛一使长枪,招式凌厉,气势如雷霆万钧。
王焕的枪法简洁直接,一刺而出,风声呼啸。
若换做常人,恐怕连这一招都难挡,便会命丧当场。
卞祥却不惧,长矛横扫,与枪尖碰撞,发出铮鸣,余音绕耳。
他在心中暗赞:‘这老者年事已高,竟有这般力气,果然名不虚传!’遂收起轻视之心。
片刻之间,两人已交锋五六十合,难分胜负,旁观的士兵无不震惊。
卞祥一矛迫使王焕退后,跃马而出,朗声笑道:“王焕将军果然名副其实,今日暂且罢战。”
此番埋伏意在震慑朝廷军队,目标已达,卞祥不愿纠缠。
随即,他指挥部队有序撤离。
辛从忠提议追赶,王焕摆手制止:“莫追,当防背后埋伏!”他虽与卞祥势均力敌,但年事已高,此刻体力耗尽,若再战下去,必败无疑。
只是强撑至今。
待卞祥退去,王焕谨慎行事,派遣探子侦查,稍作休整后继续行军。
至济州城十里处,王焕安营扎寨,不久蔡攸率部赶到。
听闻邓宗弼中伏损失千余人,蔡攸面色阴沉。
忽有亲兵报告梁山兵马逼近,蔡攸怒道:“何惧之有?随我布阵迎敌!”
王焕等人齐声招呼,大军迅速展开,蔡攸在诸将陪同下抵达军阵前方。
前方传来轰隆巨响,烟尘弥漫,旌旗遮天蔽日,梁山大军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前军稳住阵型,骑兵整齐排列,梁山将士列阵以待,步骑全副武装,刀枪如林,箭矢如雨。
军阵肃穆,秩序井然。
遥望而去,一股凛冽杀气扑面而来,队伍果然精锐。
** 一将尤为显眼,头戴七星凤翅盔,身披九吞连环甲,外罩百花战袍,腰系玲珑带,背后一面大旗,上书“山东节度使徐悟锋”。
蔡攸见状大怒:“不过一群草寇,也敢自称节度使!谁愿出阵?”
王焕随即请缨:“末将领命。”
韩存保急忙道:“王将军刚结束一场战斗,不如休息片刻,让我等先试敌手。”
王文德见状策马上前:“末将愿战,请准许出阵。”
“准你出阵,务必胜敌!”
蔡攸本想让王焕出战,好让他葬身战场,但又不便表露意图,只能改派王文德出战。
王文德手持长枪,催马向前,高声喊道:“梁山逆贼,今有天兵压境,速速下马投降,免遭刑罚。
否则大军压顶,踏平梁山。”
徐悟锋深知原着中王文德与董平交锋三十回合,实力不容小觑,遂令山士奇出阵。
山士奇策马而出,手中混铁棍直指王文德:“来者何人?如此狂妄,还不速速投降,更待何时?”
王文德勒住战马,哈哈大笑:“瓶儿罐儿也有耳朵,岂不知我王文德威名?”
山士奇恍然大悟,笑道:“原是阁下,那个杀害我家主人的恶徒!”
王文德脸色突变,眉间闪过怒意。
官军阵营中,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笑道:“这些贼寇真够刁钻,专挑王文德的痛处说。”
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点头道:“看来接下来必有一场恶战。”
王文德出身西蜀,幼年丧父,随母改嫁。
后因误会误伤继父,愧对家人,遂离乡漂泊,此为他终生之憾。
因其身负命案,无处容身,最终投靠绿林,被称作“杀晚爷”。
后受朝廷招安,屡建奇功,官拜京北弘农节度使。
这段过往实为王文德不愿提及之事,山士奇当众提起,令其震怒。
王文德拍马持枪,迅猛出击,欲与山士奇一决高下。
山士奇亦不退缩,策马相迎。
两马交错间,兵刃交击,火花四溅。
二人缠斗良久,不分胜负。
山士奇略施巧计,假装露出破绽,诱敌深入。
王文德未能识破,全力刺击,却遭山士奇闪避,反被击中左肩。
王文德受伤后,不得不退阵疗伤。
蔡攸见状,责令他人出战。
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主动请缨。
蔡攸点头准许后,荆忠出阵挑战,挥舞大杆刀直逼对手。
梁山方面,徐悟锋推荐呼延灼迎战。
呼延灼毫不迟疑,挥舞双鞭进攻。
荆忠险象环生,但凭借敏捷身手成功避过致命攻击。
荆忠拨马回转,再次与呼延灼交锋。
斗至二十合,他察觉对方破绽,挥刀直劈呼延灼。
殊不知,这正是呼延灼的诱敌之计。
待大刀逼近,他突然举鞭格挡,轻易卸开攻势,另一鞭随之反击。
荆忠避无可避,眼见钢鞭重重击中额头,虽有铁盔防护,仍被震得口鼻流血、双眼凸出,摔 ** 下,气息奄奄。
蔡攸目睹荆忠不过二十合便落败,不禁错愕失神。
身旁一名将领认出了呼延灼的身份,低声禀告:“此人便是双鞭呼延灼,乃呼家后裔。
先前随军征讨梁山,兵败投降。”
蔡攸听闻,怒斥:“原是叛徒!何人可擒此贼?若成功,官升一级。”
话音未落,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跃马而出,直指呼延灼。
梁山阵营中,霹雳火秦明催马而出,欲挑战呼延灼。
呼延灼斩杀荆忠后回阵,秦明遂勒马停步,与呼延灼擦肩而过。
徐京虽欲生擒呼延灼,但面对秦明凌厉的攻势,只得全力应对。
秦明挥舞狼牙棒,如暴风骤雨般袭来,徐京举起长枪相迎,“当”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
徐京瞥见秦明头戴钢盔,身披铠甲,面容威武,方才那一击让他心生忌惮。
秦明亦暗自震惊,随即挥棒猛烈进攻,步步紧逼。
徐京年事渐高,斗至二十余合,渐感体力不支,被迫虚晃一招,引秦明脱离战圈,随后勒马逃离。
秦明占据优势,岂容对手逃脱,立即策马追赶。
蔡攸见徐京溃退,眉头深锁,愤然说道:“梁山匪众,个个如此骁勇,莫非徒有虚名?”
王焕急切地说道:“梁山此次出阵的是霹雳火秦明,他原为青州都统制,在京东一带也是威名赫赫的大将,不知为何却投了山贼。”
韩存保看见徐京败退,却不奔向己方阵营,而是斜向侧翼而去,不禁微笑道:“徐将军年迈而勇,机智过人,或许另有计谋,咱们不妨静观其变,胜负尚难预料。”
话音未落,徐京已听见身后秦明追赶,便将长枪挂在鞍旁,左手持弓,右手搭箭,拉满弓弦翻身射出一箭。
花荣在阵前瞧见徐京取出弓箭,立刻大声警示:“秦明小心!”
然而徐京动作迅速,箭矢破空之声刚传入耳中,秦明急忙举手抵挡,结果右臂被箭正中。
秦明闷哼一声,手中狼牙棒几乎脱手,随即拨马返身撤退。
徐京见一箭奏效,调转马头,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不屑于背后偷袭,放下弓箭,提起长枪追击。
梁山众人见秦明受伤,皆微微震惊。
徐京追赶一阵,见无法赶上秦明,便勒住坐骑,高声喝问:“谁还敢来与我一战?”
徐悟锋皱眉之际,花荣出列请缨:“末将愿往。”
“好!务必小心他的弓箭,若能生擒最好,否则放过他便是偿还王焕释放李逵的人情。”徐悟锋点头同意。
当前官军损失了荆忠,梁山方面秦明受伤,但从整体局势来看,梁山仍占据优势。
徐悟锋的战略十分明确:先与朝廷对阵单挑,斩杀一二重要将领,一则削弱对方士气,二则使无将领指挥的官军行动迟缓,战斗力锐减。
不过之前王焕放过了李逵,徐京也没有趁机从背后射杀秦明,这让徐悟锋对这两名沙场宿将产生了一丝好感。
花荣答应一声,纵马出阵,直奔徐京而去。
“当——”
金属碰撞声震天,两人兵器相交,花荣年轻力壮,纹丝不动。
徐京与秦明刚刚交手过,此刻面对花荣,顿时感到双臂酸麻,身体微微摇晃。
徐京并不与其正面硬碰,而是展 ** 法。
他在战场多年,枪法娴熟老练,虽不如狂风骤雨般猛烈,但招式诡异刁钻,让人难以防范。
每一招每一式,皆直指花荣命门,若中此招,即便不死,亦必丧失战力。
“徐老儿,果然名不虚传!”
花荣非等闲之辈,身姿灵动,无论徐京如何变换招式,他总能从容应对。
徐京先前伤了秦明,却被秦明逼得狼狈不堪,此刻体力渐乏,花荣的每一 ** 势都让他左支右绌。
“看来岁月终究不饶人。”徐京心中暗自叹息。
二人交锋二十多回合,徐京终于借力摆脱花荣,策马逃开,意欲旧计重施。
花荣艺高胆大,纵马紧追,笑道:“且看你的箭能否伤我!”
花荣这般张扬,徐京也不甘示弱,弃枪搭箭,一箭射出。
发箭之后,徐京转身欲活捉花荣。
他阅人无数,见过不少狂妄之人,无一例外都败在他手下。
岂料今日遇上了对手。
徐京刚调转马头,就见花荣抓起利箭,摘下弓箭,迅速回射一箭。
……
“尝尝我的箭!”
徐京听闻弓弦震动,知是强弩,正欲闪避,却已被箭击中胸口。
“噼啪——”
箭矢撞击在徐京的铠甲上,发出刺耳声响,硬是压弯两寸多长的箭杆才掉落。
徐京大吃一惊,低头一看,箭头已然不见。
原来花荣接过箭后随手折断箭头,否则这一箭之力足以穿透铠甲。
徐京明白花荣手下留情,但在战场之上,他不敢多言,只轻轻点头,随后拨马回营,抱拳对蔡攸说道:“属下不是此人对手,请大人降罪。”
蔡攸并非愚钝之人,刚才看得清楚,况且徐京已有战功,若因此责罚,军心恐乱。
蔡攸当即笑道:“徐将军射伤叛贼,已立大功,本官定为将军请功。”
徐京急忙谢恩。
花荣横枪立马,怒喝:“谁还敢前来一战?”
蔡攸显然不甘示弱,环视众人后问道:“何人愿擒此贼?”
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跃跃欲试,起身拱手道:“末将愿往。”
蔡攸点头赞许:“好,有张将军出征,必能一举成功。”
张开策马而出,与花荣交锋。
他所使的兵器是一杆长枪,变幻莫测,瞬间便与花荣打得不分上下。
韩存保见张开武艺虽高,但仍难以战胜花荣,心中焦虑,于是拱手向蔡攸请战:“大人,这两人恐难迅速决出胜负。
末将恳请出击,再战梁山另一悍将。”
蔡攸也认为己方兵力占优,胜算颇大,便准了韩存保的请求。
韩存保获准后,纵马至阵前,高声喝道:“韩存保在此,何人敢战?”
徐悟锋见是韩存保,深知其武艺非凡,随即示意关胜出阵。
号炮轰鸣,战鼓雷动,军士们齐声呐喊,气势震天。
韩存保凝神望去,只见一员猛将缓缓而来,威风凛凛,头戴青铜狮子盔,帽缨鲜红,身披环甲,外罩绣花绿袍。
手中持一口青龙偃月刀,胯下骑一匹赤兔宝马,身后飘扬一面认军旗,上书:梁山泊义士关胜。
观其气宇轩昂,韩存保暗自心惊:世人所言蒲东关胜果然名不虚传。
关胜立于阵前,瞧见韩存保横戟立马,拱手致意道:“阁下可是蒲东关胜?可惜啊,武安王之后,天下英才,竟甘愿投靠匪寇,违抗王师。”
关胜回应道:“如今朝廷昏庸无道,奸佞当权,地方 ** 污吏泛滥,百姓苦不堪言。”
“更有西夏、辽国虎视眈眈,内外交困之际,朝廷不顾民生,专事敛财,陷害忠良。”
“韩将军乃当代豪杰,何不随我等共赴梁山,替天行道?”
韩存保越听越恼,待关胜话毕,便怒吼道:\"尔等身为逆贼,沉迷不返,不必多言。
如今之计,不如放下兵器投降,任我押解京师。”
\"当今圣上仁慈,念及祖宗功德,或许可免你一死。
若执迷不悟,执意助纣为虐,将来山寨被破,必遭严惩,连累家人,切勿后悔。”
关胜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无需逞口舌之勇。
汝等附逆之徒,助恶为奸,声名狼藉,尚不知耻,反以花言巧语诬人。
今日若非我手软,早已取汝首级,岂会污我宝刀。”
韩存保闻言大怒,拍马直冲关胜而去,两人兵器相交,一个是方天画戟,一个是青龙偃月刀,战至酣处,不分上下。
蔡攸在一旁看得厌倦,对左右说道:\"再派一人出阵,务必击败梁山匪寇。”
张开麾下有一将请战,说道:\"末将张应雷愿往。”
蔡攸认得此人,是张开部下的猛将,使一把偃月铜锤,便点头道:\"去吧,莫让朝廷失了颜面。”
\"遵命!\"
张应雷见张开久攻花荣不下,早已按捺不住,纵马至阵前喊道:\"开州统制张应雷在此,何人敢战?\"
梁山这边,张清也坐不住了,请求出战:\"此人我也听过,就让我试试吧。”
徐悟锋对张清的飞石技艺颇为信任,笑着点头:\"好,让张清兄弟出阵。”
张清策马而出,挺枪直取张应雷,后者冷笑一声,挥舞铜锤迎战。
二人交手不过数合,张清便难以招架。
张清奋力推开张应雷,拨马欲逃,张应雷怎肯罢休,他不知张清厉害,紧追不舍,大喊:\"逆贼哪里逃!\"
张清听见追击之声,按住长枪,从锦囊中取出石子,转身回击。
见张应雷逼近,抬手喝道:\"着!\"
张应雷未料此招,石子正中面门,惨叫一声跌 ** 下。
张应雷刚想爬起,张清已拨转马头,一枪刺中其脖颈,将其击杀。
张应雷捂着脖颈倒地,气息奄奄。
蔡攸本以为张应雷勇猛善战,未料竟迅速丧命,心中又惊又愤。
此时,他犹豫是否该再派将领出战。
张应雷的死激怒了他的表弟陶震霆。
他不顾一切,挥舞枣瓜锤直冲而出,欲为表兄 ** 。
张清见状,再次取出飞石准备迎敌。
陶震霆早有防备,轻松避开飞石,并回击一锤。
张清勉强格挡,却被震得虎口生疼,双臂酸麻。
陶震霆攻势凌厉,枣瓜锤呼啸而至。
张清险象环生,勉强闪避,但终被击中,吐血倒退。
蔡攸见状大喜,催促陶震霆继续追击。
陶震霆策马急追,誓要为表兄复仇。
梁山好汉目睹张清瞬间遭陶震霆重创,皆感意外。
张清虽略显镇定,但面对追击的陶震霆,迅速取出飞石反击。
陶震霆挥动瓜锤,轻松化解飞石攻势。
与此同时,卢俊义察觉张清处境危急,一声怒吼,策马冲出助阵。
陶震霆久居河北,仰慕卢俊义威名,如今亲见其英姿勃发,不敢轻视,转身迎战。
二人交锋激烈,枪来锤往,互不退让。
蔡攸对此漠然置之,未识卢俊义威名。
他原以为陶震霆能再立功,却不料二十回合后,陶震霆渐处劣势。
卢俊义力挽狂澜,一枪将陶震霆击 ** 下。
另一边,张开眼见两员猛将败亡,心生慌乱,枪法紊乱,终被花荣刺中大腿。
忍痛突围后,狼狈撤回。
韩存保目睹败局,亦奋力对抗关胜,最终随张开退回本阵。
徐悟锋笑问余者是否敢战,无人回应。
梁山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蔡攸见状,知难取胜,决定摆阵硬拼。
他下令结阵,誓与梁山决一胜负。
面对梁山的挑衅,蔡攸选择撤往后方,以防万一。
徐悟锋纵马逼近,嘲讽道:“蔡攸,若你惧战,不如投降梁山,否则今日便是你的末路。”
蔡攸冷哼一声,尽管斗将失利,但他尚有十万精兵,何惧之有?
“暂且容你猖狂片刻,待本官擒获于你,定要让你尝尝厉害!”蔡攸无视徐悟锋的挑衅,径直走向中军。
徐悟锋略作思索,有意让蔡攸知道厉害,随即摘下铁胎弓,取出铁箭,将弓弦拉至满月状。
王焕见状,急忙提醒道:“大帅当心!”
蔡攸闻声回望,只见徐悟锋已引弓待发,似乎瞄准自己,他轻蔑地说:“相隔如此之远,他怎可能射中我?”
“嗡——”
徐悟锋骤然放开手指。
李从吉听到那低沉的弓弦声,大吃一惊喊道:“大人小心,这是铁胎弓!”
话音刚落,众人便看见一道黑影划破长空,直扑蔡攸而去。
众人大惊失色之际,铁箭擦过蔡攸,正中其身后的亲兵,强大的冲击力贯穿此人躯体,血雾四溅。
“噗——”
那亲兵背后赫然留下血洞,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重重倒地。
然而,铁箭余势未消,依旧朝蔡攸后背疾射。
蔡攸尚未反应过来,便觉一股巨力自后背袭来,随之而来的剧痛让他惨叫一声,整个人被钉在马背上。
“大人!”
“元帅!”
蔡攸伏在马背上,背部中箭,王焕和徐京等人惊恐万分,慌忙呼喊。
徐悟锋亦是一愣,原只想吓唬蔡攸,不曾想竟真的命中目标。
见蔡攸身旁士卒躁动,徐悟锋毫不犹豫,高声喝道:“蔡攸已亡,击鼓冲锋,杀啊!”
一声令下,梁山阵中战鼓轰鸣。
“蔡攸已亡!”
“蔡攸已亡!”
“蔡攸已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