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天空响起了惊雷,闷热的天气,让刘处等人知道,马上就有暴雨将至。
于是,车骑部队待前锋赶到荆州城北门以后,直接两颗手雷扔过去,炸烂了城门。
不曾想,守将张允在得知护民军有一种可以震碎城门的武器以后,就将北门给堵死了。
张绣命令车骑部队,迅速绕到荆州城东、西两面城门,同样轰天雷伺候,同样,两座城门也被张允给堵死了。
最终绕到南城门的车骑第二师第六旅,用两颗手雷炸开了荆州城的南门。
总算,这道城门,由于现荆州城内的世家豪族反对,张允没有给堵上。
被炸开了城门,战斗也就没什么好说的——没有夜盲症、如狼似虎的车骑部队冲进城内,那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因为三座城门堵死,张允出逃的道路也被堵死了,他带着几十名骑兵和五百多步兵冲击南城门时,被战车上的双弓床弩一箭爆头,变成了无头尸体!
剩下的士兵们见主将已死,就在天色蒙蒙亮时,跪地投降……
这时,天空又是一声惊雷,磅礴的大雨开始哗哗落下!
在看押了俘虏、重新打开了三座城门以后,张绣、刘处、张和等人,一面派出信使冒雨向北方的张辽以及杨平报捷之外。
就由张和(这名杨平器重的战车统领)拿出荆州各家家主写的劝降信件,找到了荆州城内的这些校尉、官吏,开始在雨中安置荆州城接防事宜。
磅礴的大雨,一直下了三天,覆盖了整个江汉区域,包括南郡、江夏郡、南阳郡,甚至上游的汉中地区。
彻底进入汛期的汉江、长江,水面宽阔得让人咋舌——站在荆州南城墙上的张和,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对岸的滔滔长江,对着身边的张绣说道:
“将军,我算明白都督为何称大江为天堑了。
这宽度,这水势,若在此时选择渡江,步兵如何能踏得过去?!”
一直在西凉、关中等地转悠的张绣,也见识过金城(兰州)附近的滔滔黄河,但是那水流是够湍急的,但水面不宽啊。
这一眼望不到对岸的江水,真的是让人敬畏!
于是,在五月二十三日傍晚,大雨刚刚停歇,张辽率着将近三万的步兵,在泥泞中挺进了六天六夜后,终于赶到了荆州城。
当晚,安置完城防以后,第二天,张绣就要带着张和、刘处,领着车骑部队,押着俘虏、布匹、铜钱向北而去。
张辽等人再三挽留,张绣表示:“过了大江,那就是你们步兵发挥的地盘了,我这个骑兵就不掺和了。”
虽然大雨仍然时停时下,但比那三天连下三天要强得多。泥泞的道路,也难不倒这支精锐的车骑部队。
终于,在五天后的五月二十八日下午,这六千人的车骑部队,赶到了襄阳城下。
在行军期间,他们还遇到了南下的第二步兵师,和新建的第八步兵师。
到达襄阳城后,张绣、张和、刘处三人,安置好部队驻防,三名主官就坐着通讯船只,来到了汉江北岸的樊城。
三人在樊城的镇守衙门内见到了杨平。
此时,樊城镇守衙门内大堂内,各路高官汇聚一堂,不仅有这十余日率领车骑第四师扫荡整个南阳郡南部,将不与太平民团合作的地主豪强铲除的徐晃,
也有宛州(南阳郡升格)州长钟矛,以及护民军车骑都统司司务长、张绣他婶婶邹玉,以及杨平任命的一些宛州的佐官。
见张绣、张和、刘处三人到了,杨平示意他们找座位坐下,继续听着钟矛的汇报。
不过,钟矛的汇报已经到了尾声总结阶段。
只听钟矛说道:“经过我太平民团近20日的分田编户工作,此时宛州共计有26县,
其中方城、叶县2个县,被都督单独拿了出来,以后会划入豫州(这2个县,就等于是给南阳盆地在北方开了个口子)。
单算宛州24县,共计分为32万余户,128万多人口。
这其中,并不包括南阳地区的地主豪强与世家大族分出来的5万余人,这些人,已经在襄阳城南予以集结。
都督明日与他们送行以后,这些人就将奔赴前出开拓的战位了。
目前,我们为32万余户,分配土地近4500万亩(军功分田的较多)。
另外,南阳郡即便是土地有所荒废,仍然有近1000万亩土地暂时没有分出去,后续,将会以官方的名义进行租赁。”
(这里的亩指的是汉亩,换算成今天的单位,一汉亩约为今天的1\/3亩)。
说完人口土地,钟矛继续汇总:“前段时间,南阳郡的冬麦已经收获。
虽然这些收获,大多进了地主豪强的粮仓,但我们用刀子,又他们给吐了出来。
剩下的,由我护民军组织了民众们进行收获,随后,按照护民军与百姓三七分成,南阳郡的百姓手中,多少有了些余粮。
而缴获地主豪强的粮食,我等会用以工代赈的办法交给治下百姓。
另外,南阳郡种植的小米、大豆、黄豆,以及少部分地区种植的大米,再有一个多月就进入了收获期。
即便不从别地方调粮,仅南阳郡的存粮,就可以保证治下百姓不饿肚子了。”
听到这里,杨平带头鼓掌——在任何一个时代,能够保证自己治下百姓不饿肚子,那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掌声停歇后,钟矛做了最后汇报道:“虽然最近遭遇暴雨,但在宛城东侧,我等建立起的转运大营已经建好。
从地主豪强手里夺来的粮食,已经在转运大营进行集结。
同时,在南阳县(宛城县改名)又成立了护民军第5个新兵大营。
分得土地以后,宛州(南阳郡)的百姓踊跃参军,按都督要求,共招收兵员2万人。
汇合南阳之战抓获的2万5千俘虏,以及随后将会从江夏郡和南郡运过来的俘虏,总计4万俘虏、2万新兵,
将在5个大营里进行训练,一个月后,我护民军便可再扩军6万人!”
总之,钟矛的汇报,算是彻底让杨平心里有了底。
拿下南阳郡,从开战到现在,也就20多天时间,护民军已经基本消化了这个曾经的天下第一大郡,稳住了局面。
随后就是邹玉的报告,这位穿着护民军军礼服的巾帼军官,此时少了半个月前那种柔和,反而显得有些英气逼人,就连张绣都感觉自己的这位婶婶有些陌生了。
邹玉尽量用简短的语言、清冽的声音说道:“前后加入护民军的一万余西北部众(邹玉已经主动地将“西凉兵”这个名词,给去掉了),
按照都督制定的护民军功勋条令,全部预定为五级功勋者,一人分田1000亩。
而在此次大战中,有功者,甚至授予了四级功勋、三级功勋。
按照个人意愿,目前有8000多人,被我车骑都统司,安置到太平民团治下四十余个县内,进行分家落户。
有受伤退出军伍者,由兴州、宛州二地的长官考核后,给安排到基层,作为保长、甲长。
另外1000多人,按照个人意愿、以及都督的要求,将会在南郡和江夏郡进行安置。
我护民军车骑都统司,将会于南郡升格而来的荆州、江夏郡升格而来的鄂州,两州政府进行紧密配合,争取尽快给这些将士们分田落户。”
邹玉说完,杨平带头鼓掌。
就连张绣也是真心地鼓掌——为自己这位比自己只大了七八岁的长辈,找到今后的路而感到高兴。
热烈的掌声,也极大地满足了邹玉的虚荣心。
会议的最后,加了一项:由张绣汇报了车骑部队南下荆州城的过程。
最后就是张和向杨平汇报了这次带回来的战果:
俘虏8000多人,麻布5万余匹,各种丝绸锦缎1万3千余匹,另带回了40万斤铜钱。
对此,杨平表示:“赶快将俘虏押送至各个新兵训练大营,
布匹迅速运到南阳县(宛城县改名)的转运大营。
(这个转运大营,可不单单是个转运站,在旁边还有一个个制衣工坊、以及维修工坊。
同时,利用南阳地区本来就是东汉时期最大的冶铁基地,杨平召集了大量的铁匠、以及学徒,在南阳县北面的白河旁,利用水位落差建造起了大型的水力锻造机械。
同时,在白河岸边,利用运输方便的优势,准备再建一个工业新城。
与此同时,在南阳郡境内的多个县内,陆陆续续已经建好了十余个土高炉。
用宛州州长钟矛的话说,就是我太平民团治下,根本就不会缺铁。)
会议结束后,见天色已晚,杨平起身说道:“诸位,咱在衙门内摆一场宴席,为车骑部队这3位得胜归来的英雄庆贺一番。”
堂中,众人纷纷向张绣、刘处、张和三人道贺,气氛热烈。
毕竟三天三夜狂奔了300多里,一举拿下城坚池固的荆州城,虽然最大的功臣是杨平的轰天雷,但这几位的行军速度确实也惊人。
再加上杨平节俭惯了,虽然自己的厨子能置办出一桌二、三十道菜的大席,但是非庆功时刻,杨平是不开宴席的。
今天的这场宴席人数不多,也就两桌子就坐下了。因为没有作战任务,杨平将限酒令由3杯增加到了5杯。
气氛热烈之时,张绣向杨平仔细诉说了他为什么要着急的率部回来,最后感慨了一句:“都督,大江真是宽呐。”
杨平附和了一句:“不够宽阔,怎么会被称为天堑?”
这场宴席算是杨平来到三国以后进行时间最长的一次宴席,吃了2个多小时,一直到深夜才算结束。
第二日天刚亮,杨平就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起来锻炼。
早餐过后,在亲卫的护从下,坐上了刚刚从淮河那边转运过来的崭新的蜈蚣船。
这一批共有20艘金光灿灿的蜈蚣船,被水军第四师、近卫第四旅接收,已经训练了数天。
波澜的汉江水面,跟杨平在淮河上游坐蜈蚣船的感觉,根本就是两回事。
身处于宽阔的江心之中,杨平竟然有一丝害怕——害怕自己掉了下去。
不过给他掌船的船长表示:“都督您放心,您就是掉下去了,我们也给您捞出来。”
害得杨平狠狠地训斥了他们一句:“渡船的时候,不能说掉下去!”
船长李二只能讪讪地笑着,走出船舱,对外面喊了一句:“儿郎们,船开稳一些!”
终于来到了汉江对岸襄阳城。
已经打下来十多天了,杨这还是第一次过来。主要是他在北岸的樊城事务实在繁杂,2个州近300万人口,十多万大军,每一项事务,即便是不需要他做抉择,但是他总得知道吧。
特别是南阳郡的分田编户工作,在汝南郡的时候,那里基本上已经被黄巾军祸害了,没有什么基础架构了,只需要自己重建就行。
南阳郡不同,虽然也历经战乱,但是基础的宗族还在。即便是杨平的分田编户的小户制,优点儿多多。
但是你要是碰到老顽固的家长,那还真得费一番手脚。
当然,南阳地区世家大族林立,但这些都不是事了——十多天时间,全让杨平给打包送到了汉江南岸,剩下的那些阿猫阿狗,全部给你打散了,送到各县去安置。
再加上此时的杨平,已经不是南下汝南时手下那么缺人了,也不是一切草创时期的艰难了。
他能从兴州呼呼啦啦的够调来一批又一批的临时干部,能将指令下达到新编成的每一户人家手中。
这忙忙碌碌近半个月,在昨天,杨平才算是彻底将手头的工作全部结束。
同样的,他手头的工作结束了,就意味着南阳郡已经彻底被太平民团安定住了。
杨平的船一靠岸,驻守在襄阳城的周田,就带着手下的校尉军官前来迎接。
攻占襄阳时,周田也算是立下了大功,大授衔时,他代表军刺部队,被杨平授予从四品的佐军将军,暂时担任襄阳城守备。
周田曾经在襄阳待了20多天,对襄阳十分熟悉。也就十多天时间吧,襄阳城内变得井井有条。
不仅世家大族被迁出了城外,城内的三教九流、地痞流氓,也被他以雷霆手段全部收拾了起来,送到矿山开矿去。
不过,这近半个月时间内,这位在中午时分,借口忙碌吃不上饭,总是到诸葛家小院蹭午饭。
有了身份的加持,周田在诸葛家的地位蹭蹭蹭的往上涨。
见到杨平以后,周田就有了一种:让杨平带他到诸葛家说媒的打算。
不过,周田也知道正事要紧。于是在寒暄过后,就带着杨平来到了城东南角的车骑部队大营。
6000车骑部队,衣甲鲜亮,威武雄壮。
杨平先发表了一通战后表扬,让整个车骑部队的士气蹭蹭蹭往上涨。
随后,在6000车骑兵的护卫下,杨平坐着指挥战车,缓缓地来到了城南五里之外的一个巨大的营地。
这个营地里,目前驻扎着5万余人,青壮男子、老弱妇孺皆有,其中,能拉出来2万能打的,但是这些人暂时都没有武器铠甲。
庞德公、马良、韩嵩、傅巽等刘表时期的大族家主,早就得到了通知,纷纷带着家族嫡系人员来到营寨外,肃然而立。
见到杨平这支锋锐无比的车骑部队滚滚而来,他们心中的那一点点的不忿、不甘,算是彻底被战车的轮子给碾碎了!
杨平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也没有进营寨,而是在寨门外,对着各家的家主、以及地主豪强推出来的代表,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的演讲。
意思就是:“你们都是我华夏饱学之士,家学渊源,此去开拓八荒、教化夷蛮,你等需尽心尽力……”
等等等等,总之,就是一顿冠冕堂皇的屁话。
发表完演说以后,杨平郑重地举起一包黄布包裹的黄土,说道:
“这是本都督派遣精锐传令兵,连续跑死了20多匹战马,从桥山黄帝陵前,给你等带过来的黄土。
稍后,尔等可于营寨中挖出黄土与之混合。尔等出征之家,一家一捧黄土。
本都督责令后勤部门,给尔等开拓之家,每家准备了一面开拓之旗。
尔等高举旗帜,捧着黄土,到达开拓之地,埋下黄土,插上旗帜,此便是我汉家之土!
望尔等无论身处何地,莫忘根本!
愿尔等埋土之地,后世子孙皆称‘故乡’。”
若要说杨平那冠冕堂皇的演讲是废话,此时送上帝陵之土,身数百亲卫一人扛着一面红底金字的大旗,
庞德公等人,即便是再老狐狸,此时也是感动得不能自已——我等纵死于蛮荒,亦为华夏万世而亡,何惜哉!
同时,也悟了——我等的失败不是终结,而是为华夏开疆的起点!
庞德公对着杨平举着的黄土,三叩九拜,以最高的礼仪,颤颤巍巍地接过了那一袋黄土,高声宣誓: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将去开拓八荒、教化蛮夷,无论身在何处,定不会忘记我等乃是炎黄血脉、华夏儿女!”
场面过于感人,杨平也不愿多待,拒绝了马良等人邀他进营寨和土的建议,带着车骑部队返回了襄阳城内。
襄阳城内,刘表原本奢华的刺史府,此时里面的奢华之物,已经全部被周田给收掉了,整个刺史府看上去简洁大气。
在这里,杨平给周田等人安排道:“襄阳本来是军事重镇,但是,本都督预计,今后襄阳城再也不会遭受攻击了。
以后,襄阳会作为一个转运中心使用,将在此驻扎一支2000人的水上警备部队,以及一支3000人的守城部队,为师级编制。
周田你担任襄阳守备,本都督是放心的。
你的目前主要工作,就是看住南边那个世家大族的营寨,在他们分批离开之前,一点都不能掉以轻心。
可曾明白?!”
周田信誓旦旦地保证道:“都督放心!”
随后,杨平又与襄阳城的一些属官进行交流,安排了一些工作。
等送走了这些属官,周田不好意思地对杨平说道:“都督,可否帮属下个忙?”
杨平早就从其他军刺成员口中得知,周田对诸葛二姐很有意思,于是满面笑容地问道:“好,说说吧,你周田,让本都督帮你什么忙?”
周田扭捏了半天,终于说到:“请都督代属下向诸葛先生提亲,属下想迎娶诸葛二姐。”
杨平哈哈一笑,拍着周田的肩膀:“行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媒,本都督去给你保了。”
“属下多谢都督!”周田激动的都要给杨平下跪了。
杨平一把拉住他,乐呵呵地说道:“自家兄弟,谢什么?你的喜酒,本都督喝定了。”
只是杨平的话刚出口,就听到城墙上敲来示警之声。
自己在门外的亲卫快速跑进来,对着杨平说道:
“都督!都督!狼烟!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