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榨油坊院里,一场大宋朝特有的开工仪式正在举行,吉时已到,道士开坛做法,做完法事,得到了天地神灵庇佑,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就可以开工大吉了!这是古代人的智慧和法术结合,彰显道法天成,天人合一。仪式举行完,开工大吉了!
打开水闸,用水车取水,源源不断的河水流向青石和青石板垒砌好的三个错落有致的水池,家族里挑选出来的十个女人用池子里的水把饱满的油菜籽淘洗去除灰尘,石子等杂质,然后再用大竹漏勺捞起沥干水,装进大簸箕里,抬出去倒在阳光照射下的一排排竹席上,几个女工用竹耙子把油菜籽均匀铺平晾晒在阳光下,菜籽们在暖阳的轻抚下,渐渐褪去身上的水汽,经过阳光晾晒油菜籽变得干爽。
接着,便是炒制环节。灶膛里火焰熊熊,铁锅被烧得滚烫,菜籽倒入锅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经验丰富的厨娘手持铲子,熟练地翻炒着,拿捏好火候和炒制时间,让每一颗菜籽都均匀受热,空气中逐渐弥漫出菜籽特有的淡淡的焦香。
炒制完成后,马上倒进甑子里蒸一刻钟,再倒进水锥磨,舂成泥趁热放进根据榨油膛大小特别定制的铺了麦秆做枯(外壳)的铁圈内,再用压杆把油菜籽泥压实,制作成一盘盘散发着香气的紧实菜籽饼,为接下来的压榨工作做好准备!
接下来,热火朝天的榨油坊里,被族老们精挑细选出来的12个族中各家的嫡子赤膊上阵,把一盘盘菜籽饼被整齐地码放在大力木榨油膛机中,随着经过我改良版的油锤启动,巨大的冲击力缓缓施加,菜籽饼在压力的作用下开始变形,随着油锤一次次的撞击,一个个楔子的锲入,菜籽油饼变薄的同时,金黄色的油液,如同被召唤的精灵,缓缓渗出,顺着管道流淌而出,汇聚在一个漏斗形带过滤网的容器里,那浓郁的油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小院,看着自己亲手压榨出来的菜籽油,父亲和族老们老泪横流,每一滴油都饱含着族人们辛勤的汗水与对生活的期待,菜籽油从今往后将成为厨房中不可或缺的美味助力,为一道道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也将是沈姓家族跻身名门望族的敲门砖,大宋朝即将诞生一个新的行业:油行,并将传承千年。
榨油坊开始榨油就不能停火,要保持油坊的高温度并且炒制,熏蒸,制饼,压榨一气呵成,才能增加出油率,维持出油量的稳定,冷了油会凝固出油量会降低。俗话说的冷酒坊热油坊,就是这个道理。要保持连续性,保证出油率,节约成本,提高产量!
出油了,接下来就是利用营销手段把菜籽油定位,包装,利益最大化!赚有钱人的钱。
让苏瑶带上管家和萧护卫去瓷窑定制一批分别容量为1斤,两斤,五斤的鹤嘴细脖子的油壶,瓶身配油菜花盛开的彩画再配上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的诗句 “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这首诗以油菜花为切入点,赞颂其实用价值与生命力,刚好符合菜籽油的定位。把包装也拿来赚钱锦上添花!苏瑶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分别以100纹,150纹和350纹的价格每样容量定制一千个,付了一百两订金,商定好瓷窑掌柜十天后送来!苏瑶和管家急我所急,想我所想,爱我所爱直接把瓷窑掌柜铺子上所有看上眼的坛坛罐罐低价打包回来给我当油罐装油,很有眼力劲啊!作为奖励一人一个油炸五香鸡腿是必须的。有油了!油炸食品油条,麻花,葱油饼必须提上日程,摆上餐桌,吃到嘴里,咽进肚里才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