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酒楼,小二在店里忙前忙后,脸上始终挂着热情的笑容。每当有顾客进店,他都会主动迎上去,耐心地介绍推荐酒楼各式菜品,还会根据顾客的需求给出贴心的建议。遇到年纪大些的顾客,他更是搀扶着对方,慢慢介绍菜品的特色和风道。
这时看到楼口一位顾客,只是随意看看收银台挂着的水牌,看样子是囊中羞涩,并未打算就餐,小二依旧满脸笑容地送对方出门,还不忘提醒天气变化注意添衣。周围人都夸这小二服务周到,态度好。
而这背后,离不开三哥的经营智慧。三哥深知服务对于生意的重要性,早早便给小二培训,教导他要以顾客为“衣食父母”,让每一位进店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尊重。他不仅把“奖励机制”引进管理,还把酒楼饭庄的管理权交给掌柜,让掌柜和管事定期和小二交流,了解顾客的反馈,不断改进店里的服务和各式菜品种类。
平日里,三哥总是观察着店里的运营情况,分析哪种菜品畅销,哪种需要调整进货量。他精打细算着每一笔开支,却又舍得在提升服务质量上投入成本。在三哥的精心经营下,这家酒楼饭庄的生意越来越好,在临安府的名气已经是无人能及,而小二那热情周到的态度,也成了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顾客。
掌柜身着一袭藏青色长袍,头戴黑色方巾帽,脸上带着温和且热忱的笑意,眼神敏锐。当我们一行人踏入这古色古香的客栈,他站在柜台后,目光迅速扫过,一眼便锁定了我们。只见他双手在身前利落一掸,迈着稳健的步伐,迅速从柜台后走出。
他微微欠身,伸出右手做出邀请的姿势,声音洪亮且热情:“几位客官里面请,楼上雅间清幽安静,最是适合诸位。”说罢,便在前头带路,脚步轻快。楼梯是木质的,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到了雅间门口,掌柜轻轻推开雕花木门,屋内布置典雅,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八仙桌,桌椅皆是上好的红木,散发着淡淡的木香。“沈公子,这雅间视野好,还安静,您先歇歇脚,我这就吩咐小二去请东家过来,这就安排后厨给各位准备些拿手好菜。”掌柜笑着说道,眼神里满是期待我们满意的神情。我就让他在隔壁再开一个雅间给护卫和带来的阿珍大厨娘用餐。
随后,他恭敬地退到一旁,等我们鱼贯而入后,才轻轻带上房门,脚步声渐渐远去,留下我们在这温馨的雅间里,开启一段惬意的时光。
不大一会儿,风风火火的三哥就进了雅间的门,脸上堆满了歉意的笑容,一边拱手作揖,一边连声道:“对不住各位,来晚了来晚了!路上实在太堵,我紧赶慢赶还是耽搁了时间。”他穿着一身丝锦员外衫,头戴青色锦巾冠,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匆忙赶来的。
他快步走到桌前,依次和众人打着招呼,那热情劲儿就像一团火。“今儿这顿算我的,就当赔罪。”三哥拍着胸脯说道。我也赶忙起身,拉过三哥让他在主座的椅子上坐下,掌柜拿起茶壶给每个人都斟满了茶。
三哥推辞不下,端起酒杯,站起身来,一脸诚恳地说:“我先自罚一杯,实在不好意思让大家等我。”说罢,仰头一饮而尽。放下杯子后,他又恢复了那副豪爽的模样,绘声绘色地和大家聊起最近遇到的趣事,时不时还开个小玩笑,把众人逗得哈哈大笑,雅间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刻,每个人都尽情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愉悦。
在古色古香的雅间里,两个大圆桌之上摆满了珍馐佳肴,酒香四溢。众人围坐,笑语不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脸上都泛起了红晕。
萧总镖头放下酒杯,打了个酒嗝,眯着眼,舌头都有些打颤:“今儿这酒,真是够味儿!”我也也端着酒杯晃悠悠地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咱们今儿可得喝个痛快!”
旁边雅间的圆桌旁围坐着的十位镖师,正满心期待着酒楼的九大招牌菜。
不一会儿,小二托着一盘色泽红亮的“鸿运当头”红烧肉,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前来,微微弯腰,轻声说道:“客官,鸿运当头红烧肉。”那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引得众人垂涎欲滴。
紧接着,小二又端上了一盆“碧波映月”西湖糖醋鱼,鱼肉鲜嫩,汤汁酸甜,他依旧轻声报菜:“这是碧波映月西湖糖醋鱼。”
随后,“宫保鸡丁”、“回锅肉”,“鱼香肉丝”、“霸王别姬”甲鱼炖鸡等招牌菜一道道被端上桌,每上一道,小二都会轻声而清晰地报出菜名。食客们一边欣赏着精美的菜品,一边听着小二的报菜声,仿佛进入了一场美食的盛宴。
当最后一道“锦绣乾坤”什锦大拼盘端上来时,小二恭敬地说:“客官,这是锦绣乾坤什锦大拼盘,九大招牌菜已上齐,请慢用。”满桌的佳肴,色泽鲜艳,香气扑鼻,镖师们相视一笑,纷纷动筷,享受这一场美食的狂欢。
众人沉浸在这热闹又温馨的氛围中,仿佛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与疲惫。酒杯一次次举起,又一次次落下,欢声笑语在雅间里久久回荡,伴随着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构成了一幅醉人的午宴图。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品尝着各种美味佳肴,一边聆听着三哥的讲述。三哥的故事生动有趣,引得众人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餐桌上,人们的交谈声此起彼伏,彼此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和最近的所见所闻。笑声和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和谐的交响乐,回荡在空气中。
在这样的氛围中,之前等待时的那一点点小不快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大家都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虑。
吃饱喝足之后,三哥安排大家去旁边的茶楼,喝茶听书。我带着小翠、李润萱和阿珍及帮厨跟着三哥去酒楼后厨。后厨里热气腾腾,灶台上的锅碗瓢盆摆放得满满当当,厨师们正忙忙碌碌地准备着下一轮的菜品,油烟味和饭菜的香气混杂在一起。
三哥走到一位老厨师面前,和他轻声交谈了几句,老厨师点了点头,便开始从橱柜里拿出一些食材。
我好奇地凑过去,只见他拿出了一些色泽鲜艳的水果和精致的糕点。原来,三哥是想让后厨准备一些特色小吃,带到茶楼去享用。
阿珍眼睛亮晶晶的,兴奋地看着那些食材,忍不住说道:“哇,这些看起来都好美味啊。”小翠也在一旁附和着。李润萱则静静地站在我身边,嘴角带着一抹温柔的笑意。
老厨师手脚麻利地将水果切成小块,摆盘,又把糕点摆放整齐。不一会儿,几盘精致的小吃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三哥笑着招呼我们:“走吧,咱们带着这些去后院,边吃边学做菜,那才叫惬意。”
我们一行人端着小吃,离开了后厨,向后院走去。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大家有说有笑地朝着后院走去,期待着接下来在后院的时光,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酒楼后院的简易厨房,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这里是制作保密配方和研发新产品的“秘密基地”。灶台上,锅碗瓢盆整齐排列,各类调料摆放有序,静静等待着一场美味的诞生。
阿珍系着干净的围裙,熟练地走到炉灶前。她眼神专注而坚定,宛如一位即将指挥战役的将军。她先让自己带来的帮厨从一旁带过来的水桶里捞出鲜嫩的豆腐,那豆腐白得如玉,在她手中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变身的期待。
泥炉灶上,蓝色的火焰欢快地舔着锅底。阿珍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入锅中,“刺啦”一声,热油与豆腐亲密接触,瞬间激起一阵香气。她手持锅铲,灵活地翻炒着,动作行云流水,每一下都恰到好处。接着,她熟练地加入秘制酱料,那独特的配方是酒楼的不传之秘,随着酱料入锅,一股浓郁而诱人的香味弥漫开来,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了人的味蕾。
不一会儿,一道道豆腐系列菜品新鲜出炉。有外酥里嫩的口袋豆腐,金黄的外皮泛着诱人的光泽,咬一口,“咔嚓”作响;还有细腻滑嫩的蟹黄豆腐,蟹黄的鲜美与豆腐的嫩滑完美融合,让人唇齿留香。
麻婆豆腐,一道经典的川菜佳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美食的星空闪耀。
当这道菜端上桌时,那扑鼻的香气便瞬间钻进鼻腔,让人忍不住垂涎欲滴。豆腐被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浸泡在色泽红亮的汤汁里。汤汁浓稠而醇厚,泛着诱人的光泽,上面星星点点地撒着翠绿的葱花和褐色的花椒粉,红绿相间,视觉上就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三哥和酒楼的三个厨师,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豆腐,它颤颤巍巍,仿佛稍一用力就会滑落。送入口中,嫩滑的豆腐在舌尖上轻轻触碰,瞬间化出浓郁的豆香。麻辣的味道随即在口中散开,花椒的麻意刺激着每一根神经,辣椒的辣味如同燎原之火,让味蕾沉浸在一场热烈的狂欢中。那股麻辣并非简单的刺激,而是与豆腐本身的细腻口感完美融合,层次丰富。辣味在口腔中蔓延,麻味则在舌根处萦绕,二者交织,让人欲罢不能。每吃一口,感受着那独有的火辣与热情。
阿珍看着自己的杰作,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自信与满足。她知道,这些新菜品一旦推出,定会为酒楼吸引更多的食客,带来新的热闹与繁荣。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阿珍终于下定决心,将自己珍藏的豆腐制作方法和配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三哥酒楼饭庄的厨师们。这些方法和配方不仅包括了经典的麻婆豆腐、口袋豆腐、豆腐烧鱼、家常豆腐等常见菜品,还有一些独特的豆腐圆子汤和鲫鱼豆腐汤的做法。
除此之外,阿珍还特意将最为关键的“勾芡”技艺也一并传授给了厨师们。这门技艺虽然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许多微妙之处,能够让豆腐菜品更加鲜美可口、口感丰富有了豆腐系列产品的灵魂。
当厨师们得知阿珍如此慷慨地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他们时,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对阿珍的厨艺和人品赞不绝口,如果不是因为阿珍是女性,恐怕这几位厨师早已跪地拜师,尊称她为“大厨娘”了。
随即在阿珍大厨娘的监督指导之下,厨师们先学会掌握“勾芡”的精髓,接着把一道道豆腐系列菜品都通过自己的感悟做了出来,三哥这才招呼掌柜过来,让他安排做白玉豆腐的房间和可靠人员,以后专门制作做白玉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