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建好,李家洼的所有36人早就到位,经过李清婉培训合格,开始到各自岗位上工。在一间宽敞明亮的饲料制作车间里,工人们正忙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制作着饲料。处理好的各种原料整齐地堆放在一旁,等待着被混合调配成养殖动物的核心饲料。
首先,将菜籽油枯,炒制过的豆渣等主要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倒入大池子中用铲子搅拌均匀。炒制过的豆渣富含能量,为动物的生长提供动力;菜籽油枯则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有助于动物的发育和体重的增长。接着,加入适量的麦麸和糠皮它不仅能增加饲料的膳食纤维,还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然后,轮到烧透用水锥磨捣制的骨粉闪亮登场,这骨粉看似不起眼的成分,却是动物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元素。钙、磷等矿物质对动物的骨骼发育至关重要,能增强猪的免疫力,让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少生病。
随着工人用铲子不停搅拌,各种原料在搅拌中充分混合。不一会儿,混合均匀的饲料就制作完成了。这些饲料色泽鲜亮,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配方中的原料比例是参考前世养殖的饲料配比,结合大宋朝当下的物产,用豆渣炒制平替了玉米粉,精心研究和调配,旨在为动物养殖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合适的饲料能让动物吃得香、长得快,膘头厚肉质也更加鲜美。最后,工人们将制作好的饲料装进麻袋称量足量后,抬给缝纫组的女工用麻线缝制封口,搬运工再用我参考前世独轮车改良让木匠们制作和推广的前世独轮车,搬进库房一袋袋整齐地码放起来,等待运往各个养殖场,为可爱的小动物们送上美味又营养的“大餐” 。
饲料厂建成投产,面粉配制也井然有序,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面粉调配间,李清婉带领的十位本村女人正在进行一场面粉调配的“魔法”表演,调配池里,洁白的小麦粉堆成一座小山丘。旁边,酵母粉与适量的盐安静地等待着加入这场“盛宴”。
只见一双双纤纤小手,用力挥动,先将酵母粉均匀地洒落在小麦粉上,犹如点点雪花飘落。接着,盐也被缓缓撒入,随着手的动作,它们逐渐融入其中。随后,这一双双手开始挥舞着木耙子和木铲子在粉堆中穿梭,轻轻搅拌,让酵母粉、盐与小麦粉初步接触。慢慢地,搅拌的力度加大,动作愈发熟练,三种原料开始亲密交融。
随着不断搅拌,原本松散的粉末渐渐凝聚,渐渐变成一团充满质感的面团。搅拌者仔细地感受着面团的状态,不放过任何一处没有搅匀的地方。终于,面团变得光滑细腻,每一粒面粉都与酵母粉、盐完美结合。
接着,搅拌者将调配好的面团称好重量,小心地装进一个个洁白的布袋子里。每一袋都被放置得规规矩矩,不多时,这些装满希望的布袋子在角落堆放得整整齐齐,仿佛在静静等待开启下一段奇妙旅程——发酵、成型,最终成为令人垂涎的美食。
李家洼的20个男5人一组推着两辆独轮车,全部撒出去,利用他们以前养猪的经验和人脉,找养殖户购买猪仔,小羊,小鸡仔,公母不限,7天时间就把所需的五十只小猪仔,六十只小羊,一百只鸡,十只兔子各种牲畜都购买到了。我按照购买的品相和价格给了四组人不同的奖励,第一组每人奖励一百文钱,第二组每人奖励八十文钱,第三组每人奖励60文钱,第四组每人奖励40文钱。拿到奖励后人人欢天喜地。询问大家有没有人会煽猪的,结果还真有两人做过,只不过方法不对,成活率不高,猪价不便宜,嘎了就赔了,就不敢尝试了,其实原因很简单,煽猪时没有提前消毒,二是伤口过大容易感染,三是煽猪是公猪太多,发情打架,难放养,经常跑了!知道了大致原因,就让二人以后兼职做“敲猪匠”,“敲”一头猪,给10文钱,让他们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也为自己感到自豪。
乡村养殖场的院子里,弥漫着一股独特的生活气息。此时,女人正忙碌在厨房与小院之间。从外面拉回的泔水被倒入一口大锅中,灶膛里的火焰呼呼作响,舔舐着锅底,不一会儿,泔水便开始咕噜咕噜翻滚起来。随后,等泔水煮透煮熟,妇人们用葫芦瓢一瓢一瓢的舀进五只猪食桶里,将事先制作好的饲料倒入猪食桶中,用葫芦瓢不停地搅拌着,让泔水与饲料充分混合。空气中渐渐弥漫起食物的香气。
待这“美食”配置好,放凉后妇人两人用扁担,两人抬一桶猪食,将五只装得满满猪食的猪食桶提至一排十间整洁的猪圈旁。猪儿们一闻到香味,瞬间来了精神,纷纷挤到食槽边,迫不及待地等着投喂;当猪食舀入猪食槽的瞬间,上数猪家八辈子也没有吃过那么美味的猪食,五只小猪仔马上槽里有食猪拱猪,疯狂抢食,吃得肚满肠肥后,满足的躺进软软的猪圈开始养膘,猪儿们慵懒地趴在猪圈里,偶尔哼哼几声,似在感叹着这圈里的幸福生活。
羊儿们也咩咩叫着,急切地跺着蹄子来回乱跑,咩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羊儿也按公母搭配分做三群,分别赶进三个羊圈圈养,让羊儿尽快吃饱养大,繁殖后代得到优良品种,扩大养殖规模。妇人们把加了饲料搅拌好的碎干草碎麦秸秆倒进食槽后,羊儿们则是警惕的啃咬着槽里的加了饲料搅拌的碎秸秆和碎干草,还时不时的抬头张望,等吃饱饲料,喝足水了才感觉羊生到了巅峰,感觉羊生到了高潮。
鸡群更是兴奋地扑腾着翅膀,在围栏里不停的叽叽叽叫来叫去,等待主人喂食。等妇人们把加了些沙石的饲料倒进食盘后,鸡群已经等不及的寻觅地上散落的喂食盘低头啄食,有一些吃得快的鸡仔,吃饱喝足水后,在鸡圈里悠闲踱步到鸡窝,寻觅一个喜欢的鸡窝,或爬或是跳或飞的进了一个个鸡窝占为己有,愉快的鸣叫,叽叽复叽叽的宣示主权!
大家看着这些家畜家禽吃得欢快,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通过这段时间亲自参与制作饲料,看着猪圈,羊圈,鸡圈的选址,建盖和运作,改变了曾经作为养殖户的三观,原来养殖也可以这样养的,知道了以前放养虽然看似节约饲料,然而需要每天早出晚归赶着猪羊去山里放牧,费时费力不说,家畜家禽饥一顿饱一顿生长缓慢,现在学会了新的养殖家畜家禽的方式方法,心里都盼望着这些家畜家禽早日快快长大,各自领到圈养后繁殖的二代家畜家禽,回到自家修建猪圈,羊圈,鸡窝,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也能早日发家致富,古代人虽然少了些忙碌,可这平凡的乡村生活,满是质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