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全部人和父母一一拜别,让萧护院拉着三女和钱箱先回家,沈管家赶车拉着我和丈母娘还有一马车辣椒跟着三哥的马车回府城的酒楼,午食的时候要和邀请来的其他酒楼饭庄的东家掌柜一起吃饭,商讨接下来酒楼饭庄合作的事宜。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酒楼饭庄的东家和掌柜早早的就来到酒楼都是老狐狸,懂得取舍,都想早点过来拉拉关系,混个脸熟。人到齐后总共10家酒楼饭庄来了十二人,有两家大酒楼东家和掌柜都来了,我让三哥雅间摆了两桌酒菜,五道招牌菜和青椒肉丝,尖椒鸡块摆上酒桌后,我和三哥作陪,边吃边聊三哥按照我之前说的纲领,说了免费教给每一家酒楼饭庄五道招牌菜的制作方法,五香粉和十三香因为要等胡商从西域,大食国采购好送来才能制作,所以价格高,暂时每家的规模提供五香粉10两纹银一罐半斤装,十三香15两纹银一罐半斤装,酥皮面包和奶油饼干按各家酒楼饭庄的需求量,提前交银子预定第二天送货上门,价格比蛋糕店低一成。各位东家和掌柜都欣然接受,在我的忽悠下酒楼饭庄结成了行业协会,协会会员每家拿出一道招牌菜让其他会员分享学会,在自家酒楼售卖,招牌菜统一份量,统一定价,避免恶性竞争,这次是第一届协会大会,三哥当仁不让的成为首任协会会长,作为福利,每家会员免费领取两斤辣椒和青椒肉丝,尖椒鸡块的制作方法。一番操作下来,各家酒楼饭庄的东家掌柜,仿佛戏精上线,得到了那么多好处,各种恭维,各种承诺后,各自高高兴兴,心满意足的走出了酒楼,告别而去!协会各家酒楼饭庄,保持自家特色菜式口味的同时,多了其他酒楼饭庄的菜品,口味多样化,价格统一,食客按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酒家饭庄,吃得满意,酒楼饭庄日进斗金!从今往后一种前世连锁店的雏形悄然在这个大宋朝流行起来,各行各业借助此种经营模式建立了一个个的行业协会,规避风险,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赚得盆满钵满!让这个拥有二十万民众的大府城欣欣向荣,商贸兴旺!
我按照连锁店的经营模式,让三哥把蛋糕店也按协会模式运作起来,不过是整合了府城里面卖糕点的商家互相拿货售卖,占领府城市场的同时,向其他府城和县城发展,品种多种多样,吸引买家,好的品质留住食客,一通操作下来,各家店铺在不增加投入的同时,多了许多品种,定制了统一的礼品竹篮和木质礼盒,把糕点做成了茶楼必不可少的茶点,出门必备之干粮,走亲戚的伴手礼,下聘必备之礼品!
大宋朝的各式糕点和点心几乎都是蒸出来的,不易保存,只有一些点心是油炸的,价格不便宜,因为大宋朝目前只有猪油和大豆油,大豆油产量低大多数进贡给皇宫,寺院作为油灯的燃料,大户人家也是用油灯照明。物以稀为贵,油水少的时代,能吃些重油的点心既能甜甜嘴养养胃,也是一种享受,甜食和油炸食物能愉悦人的心情!
随着炒锅烧菜在酒楼饭庄行业里的普及,铁锅烧菜在大宋朝的大户人家也风靡一时,大豆油和猪油的用量剧增,已经供不应求,价格涨了又涨,不仅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利润,还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好的坚决办法。
三哥带着管家,火急火燎的赶到我家让我出主意商量对策!我突然想起后世占据植物油市场大半份额的——菜籽油,把油菜花二月份左右成片开黄花,六七月份结一串串菜籽,闻起来有一股油香味的特征,让三哥回去老家问问父母有没有这种植物。如果没有就发布给各家酒楼饭庄去帮忙打听。
没想到过天就来了消息,家里的后山上有很多大片大片的,花开过后等干枯了收割回来当柴烧,火还旺,和我描述的差不多,春天开花的时候有些人采摘花朵回来焯水后挤干水分加葱姜盐和酱油凉拌吃,有些苦,吃多了肚子疼,拉肚子,牛马也不敢多吃。家里父母让族人去收集了100多斤送到我府上,我查验确定了是油菜籽,只不过颗粒比较小,不过颗粒饱满,决定拿钱让族人带回去交给父母,让父母发动族人去山上收集油菜籽,我家以三文钱一斤收购,再让族人拉着板车,去周围四村八乡两文钱一斤大量收购油菜籽回来三文钱卖给我家。当消息一经发布整个沈家村顿时沸腾了,第二天强壮的男族人拿起麻袋布袋推着板车翻山越岭的去四村八乡收购菜籽,村里大多数的妇女儿童,就连一些腿脚还灵便的老人也都拿着布袋麻袋加入了去山上采摘油菜籽的队伍之中,沈家村人收购菜籽的消息经过几天的一传十,十传百四周的村村寨寨掀起了一股漫山遍野收集油菜籽的争夺行动。短短的十多天就把山上能够收集的油菜籽都收集起来卖给了沈家村,总共差不多两万多斤。家里堆不下就暂时开了祠堂,堆放在祠堂里。上次回家的时候,就看到村庄旁有一条大河流过,这回就把磨坊和榨油坊建在大河旁边,做两个大水车,利用水流作为动力让水车推磨,磨豆浆做豆腐,另一个水车平时取水,农忙的时候灌溉田地。
利用收集油菜籽的这段时间,带着家里的女人们先用竹子和木板做了水车模型,边实验边改进最后确定好水车各部件尺寸和传动轴的各种齿轮大小,用烧炭画在纸上,找木匠和铁匠定制。
在前世的时候,我经常会在边界线附近生活。在那里,我有机会接触到许多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其中就包括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
在这些地方,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水车和水磨。它们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灌溉农田、磨面等用途。我对这些古老的机械装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学习如何修理它们。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摸索,我逐渐掌握了水车和水磨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巧。我还利用自己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对这些传统的机械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优化。
经过多次的模型实验和修改,我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一份详细的设计图纸。这份图纸不仅包含了水车和水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还融入了一些现代机械设计的理念和技术,使得这些传统的机械装置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地运行。
我小心翼翼地将设计图递给苏瑶,郑重地告诉她要按照大宋朝的计量单位来标注尺寸。苏瑶接过设计图,仔细端详着,仿佛这是一件稀世珍宝。
接着,让她把部件图纸重新拆分成四幅设计图,这样可以更方便地交给不同的木匠作坊和铁匠作坊进行加工。苏瑶迅速地完成了拆分工作,将四幅设计图整齐地摆在桌上。
然后,分别将这四幅设计图交给了两家木匠作坊和两家铁匠作坊,并详细地向他们解释了每个部件的要求和规格。作坊的师傅们认真地倾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明白。
最后,支付了订金,并与作坊师傅们约定过两天再来取货。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我松了一口气,期待着两天后的成品能够完美地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