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穿越大家庭组建后的日子里,氛围严肃而有序,穿越古代如果你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形式生活和为人处事,那不仅害的是别人,说不定你还牵连了自己,该跪则跪,该打就打,该卖就卖,这都是封建社会该有的生存法则。我站在两排仆从的前方,神色认真。“从现在起,我们要立好规矩。”我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视众人,“家有家的规矩,下人,要有下人的规矩,各守各的规矩。”
接着,我开始分配任务。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聆听,随着一项项任务被清晰点明,大家的表情从最初的些许迷茫逐渐变得坚定。“明月,清风,老爷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的重任交给你们,要时时刻刻陪伴在我的的身边,及时通报下人的情况。”明月清风,微微点头,眼中透着自信。“护院萧远山,平时家里的护卫方面就看你的了,明天跟我去集市上看看有没有狗卖,买两条狗回来配合你一起看家护院,务必做到白天晚上一家人的安全。”管家管好家里里里外外的各种大情小事,分配好仆人的日常工作,家里的用度和餐食安排好,每天要吃三餐,采买和家里每天的用度找苏瑶支取。男下人除了萧远山和管家,不经传唤不许进入后宅,要不然轻则鞭子抽,重则罚卖。
分配完毕,负责人再次强调:“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希望大家各司其职。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我们是一个家,要为家的繁荣昌盛努力干好了老爷每个月都有赏,干不好就罚。”众人纷纷应和,此时气氛热烈而充满干劲,因为这个世界都只吃朝食和晚食,而且仆人是没有打赏的。。
随后的日子里,院子里满是忙碌的身影。我也带着萧远山频繁外出,与各类商家交流,收集大量这个朝代的信息和资料;然后冥思苦想平替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准备赚取穿越时空后的第一桶金,发家致富!经过反复修改文案,最终决定从做糕点开始,性价比最高的糕点首当其冲就是从面包开始,面包制作简单,所用材料也就是面粉,盐,猪油和酵母,烤炉可以用泥巴制作成烤炉,此时已经有了烧好的木炭,所以一切都是现成的,只要掌握好火候就行。这个世界只吃两餐,所以有钱人在两餐之间就有一个午食,午食就是吃一些点心,干果之类的。为了目标全力以赴,下人们分工明确组成一个团队如同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立好的规矩框架内,稳步朝着目标努力。
既然下定决心要发家致富,那自然少不了一个能够制作蛋糕的作坊。说干就干,我毫不犹豫地带着管家一同前往伢行,准备购置一个作坊以及三个擅长制作面食的奴人。
抵达伢行后,我们径直找到了之前打过交道的伢人赵老三。一见到这位老主顾,赵老三顿时喜笑颜开,他那一口大黄牙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脸上的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子了。
我也不废话,开门见山地询问赵老三是否有异族奴隶可供挑选。赵老三一听,二话不说,立刻领着我们走进了伢行的后院。
这后院看上去就像一间间的牲口圈,简陋至极。几根粗壮的大木棍充当着门,一眼望去,便能清楚地看到里面被关押着的人们。这些人都是战俘或者被掳掠来的异国人,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伢人手中。
赵老三带着我们一间房一间房地查看,最终,在其中一间屋子里,我们发现了五个高鼻阔眼的女人。从她们的外貌特征来看,应该是一家人,而且我推测她们很可能是西夏人。
经过一番询问,我才得知这个赵老三根本不知道她们是哪里人,而且由于语言不通,她们已经被关押了好几个月。更糟糕的是,因为她们是西夏人,如果有人买下她们,如果被他们西夏国的家人知晓,报官之后,买家很可能会被官府安上一个拐卖异族的罪名,不仅会被抄家,甚至还可能会被流放。所以,尽管这些奴隶看起来挺不错的,但一直没有人敢买下她们。
然而,对于我来说,这可真是捡到宝了啊!我心中暗自欢喜,但表面上却装出一副处事不惊的样子,淡淡地问赵老三:“你这要卖多少钱呢?”赵老三显然有些犹豫,他思忖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报出了一个价格:“100 两纹银。”
我一听,二话不说,转身就抬脚要走。赵老三见状,连忙对我拱手作揖,焦急地喊道:“秀才老爷留步啊!价钱好商量,好商量啊!”我停下脚步,看着他,心中暗自好笑。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我们以 80 两纹银的价格成交。我又交了 15 两的身契税,办好所有手续后,顺利拿到了五个人的奴籍身契。
接着,我让管家去租了一辆马车,然后带着这五个人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至于明天嘛,我打算再去看看房子,毕竟家里突然多了这么些人,也得给他们安排个合适的住处才行。
到家以后,我让苏瑶安排她们五人先去洗澡,明月去找一些衣服给她们洗澡后穿,小翠去准备一些稀粥等吃食,等她们洗澡出来吃。
等她们五人洗净身子,换上干净整洁的衣裳后,便如饿虎扑食一般,风卷残云地将桌上的食物一扫而空。吃饱喝足之后,她们又小憩了两个时辰,这才恢复了些许精神。
我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暗自窃喜。我特意挑选了这个时机,将早已准备好的食材搬了出来。这些食材都是我事先吩咐管家购买的,有面粉、猪油、盐、糖、酵母,还有一个硕大的陶盆。
我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地推到苏瑶面前,然后用手指了指李静怡,接着比划出揉面做吃食的手势。苏瑶显然对我的举动感到有些困惑,但她并没有多问,而是顺从地将这些东西递给了李静怡。
然而,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静怡竟然像是完全理解了我的意图一般,她毫不犹豫地接过食材和陶盆,动作迅速而熟练地开始和面。她的手法娴熟,仿佛对制作吃食有着丰富的经验。
我不禁对李静怡的反应感到惊讶,同时也对她的厨艺充满了期待。看着她专注地揉面,我心中暗自感叹,这个看似平凡的女子,或许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呢。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心中充满了好奇,想看看她究竟打算做些什么美味佳肴。只见她熟练地揉着面团,然后将其放置一旁,让面团醒发。待面团发酵好后,她又将其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接着开始将这些剂子塑造成各种形状,有圆形的、长方形的,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奇特形状。
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惊叹不已,心里暗暗赞叹她的手艺如此精湛。当她完成所有的造型后,我定睛一看,哇塞!原来她是在做饼干啊!而且还是这么多不同形状的饼干,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待饼干全部做好后,她找来一个大陶锅,小心翼翼地将每一块饼干都贴在了陶罐的内壁上。接着,她从灶台里取出几块烧得通红的炭块,轻轻地放入陶罐内预先放置好的一个陶盘中。然后,她便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火候,不时地调整着炭火的大小,以确保温度恰到好处。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饼干逐渐被烤得金黄酥脆,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那股熟悉而又陌生的饼干香味,让我忍不住垂涎欲滴。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她终于满意地扯去火,静静地等待着饼干出炉。
当她揭开陶罐的盖子时,一股浓郁的饼干香味扑鼻而来。我定睛一看,哇,这次她竟然做了大约 50 多块饼干呢!我迫不及待地让明月拿了几块过来给我尝尝鲜。我先凑近闻了闻,那淡淡的麦香味让我陶醉其中。然后,我轻轻咬了一口,只听“嘎嘣”一声,饼干在我口中碎裂开来,口感酥脆,味道香甜,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我用前世的方式竖起大拇指,对李静怡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随后,我吩咐清风将剩下的饼干拿一些分给府上的每一个人,每人两块,以此作为奖励。
没想到,当府里的下人们品尝到这些饼干后,他们的反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对我感恩戴德,纷纷跪地磕头谢恩,那模样简直就像一群饿了许久的猪哥,让人忍俊不禁。
看着他们如此欣喜若狂的样子,我不禁感到有些惊讶。这些小小的饼干竟然能给他们带来如此大的满足感,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简单的事物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
受到饼干的启发,我突然想到可以将面包和饼干一起制作。经过一番思考,我从俄罗斯面包房的烤炉和东北火炕中获得了灵感。于是,我决定制作一个两层的泥烤炉,上层放置饼干模子,下层用来烤制面包。
这样一来,当我烤制两炉面包时,就可以同时收获一盘饼干。不仅如此,这种设计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炭火,保持烤炉的温度,同时兼顾保温发面和胚饼预热定型的功能,使得面包和饼干的产出形成一个简单的流水线雏形,从而收获更多的面包和饼干。
说干就干,我立刻召集府里的人一起参与这场充满趣味与温馨的泥巴烤炉制作活动。大家纷纷动手,有的去挖土,有的去和泥,还有的负责搭建烤炉的框架,现场一片热闹景象。
几个人齐心协力,管家带家丁去把我用炭做笔画的两个烤盘和八根铁炉条买回来,萧远山带两家丁拉回了垒窑用的黄泥,我让三个女人先踩黄泥,把黄泥的黏性充分发挥出来,再用方形木棒拍成泥条,然后再把成型的泥条堆积起来垒成土灶烤炉。
大家分工有序,有的负责搬运砖块砌烤炉的底座,有的根据我的配方,专注用糯米浆,石灰膏,猪肝泥调配泥浆做泥烤炉的黏合剂,不一会儿,一座简易却透着质朴气息的土灶烤炉就建造完成,等待烤炉风干之际趁着高兴,我把面包的制作方法教给了李静怡她们五个人,接着,大家又围在案板前,开始揉面。每个人都撸起袖子,将面粉、酵母、水等原料混合在一起。大家你一下我一下,有节奏地揉着面团,边揉边交流着技巧和心得,欢笑声在小院中回荡。
经过一番努力,面团变得光滑而有韧性。随后,众人开始制作面包胚。大家发挥各自的创意,将面团搓成各种形状,有圆形的、椭圆形的,还有扭成麻花状的。每一个面包胚都饱含着大家的期待。
终于,面包胚制作完成,小心翼翼地放入土灶烤炉中。守在烤炉旁,看着火焰舔舐着炉壁,温度一点点升高,面包在炉中逐渐膨胀、变色,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不一会儿,一个个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面包新鲜出炉。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包,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