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员出生在山林里,信奉弱肉强食,争夺打架,早就习以为常。
他们联合一气,从其他人手里抢夺气血肉,不觉为恶,反视为荣。
只要有足够的气血补充消耗,他们就能比别人强,强者是不会在乎弱者的反抗和想法。
虽然吕风也快陷入窘境了,每日堪堪能维持气血的消耗。
但是他并不想通过朱光弼这种方式,压榨其他人的食粮,助长自己的修炼。
他心中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但是在其他学员眼中,就是不知好歹,狂妄自大了。
他却不为所动,朱光弼他们没有选择,但是他不同,因为他另有依仗。
一来,他在梦境中不断的试验研究气血,现实中小心翼翼的求证和摸索,他逐渐掌握了气血输出最小值的方法。
每日保证修炼成效的情况下,消耗的气血却在不断的减少。
二来,他暗自修炼的《斗字诀》,提升两倍的气血量,两倍的力量,两倍的体质,两倍的敏捷。
这种底层基础面上的优势,是其他学员的两倍。体现在修炼上,他的修炼速度也是其他学员的两倍。
三来,他每日有太岁肉芝可食用,尤其是肉芝能够提供的血气,远远超过异兽肉和异果。
虽然不像气血丹那样,短时间内就能增长五倍气血量,但是食用太岁肉芝后,产生的气血源源不断,后劲十足,总体下来得有六成气血丹的效果。
因此吕风最近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太岁肉芝,不敢过量食用,怕耽搁太岁肉芝每日的生长。
在他的呵护下,如今太岁肉芝一日长大有一斤多,这就让他有了足够底气。
但是吕风心里却没有感到丝毫轻松,他从基础开始追赶其他学员,注定要付出的更多。
别人在族村里练了七八年了,他才刚刚开始,某一方面的优势,并不足以抹平差距。
修炼离不开财侣法地,而财排在第一位,异兽肉、异果和气血丹,都需要大量的血金。
如今学员既要修炼基筑法,又要练习武技,气血难以为继是迟早的事。
没有充足的补充气血之物,想要从近千人的精英中脱颖而出,位列前十名,无异于痴人说梦。
修炼就要消耗气血,吕风感觉气血这玩意,就像是他当初玩大话西游和魔兽时,充值的点卡。
不充玩不了游戏,充了点卡,又担心用的太快,只得抠抠搜搜、精打细算。
星空澄净,夜凉如水。
吕风练习了几遍《斗字诀》和《轩辕五行诀》功招式后,又开始练习破山拳。
一双拳头,打的虎虎生威,隐隐有拳风呼啸。
从第一式到第五式,一气呵成,最后一拳打在石袋上,一千斤重的石袋,荡出去了一米多。
拳头打在石袋上,皮肉感受着劲力的勃发,以及种种变化,他心中对力劲二字有了新的理解。
破山拳的五个招式,其核心便在力劲变化的掌握上。爆发出来的攻击力,格外厉害,
目前破山拳的前两式他掌握的差不多了,就他了解,第一式提升攻击力一倍,第二式则是两倍。
因此他猜测后面的三式攻击力也是成倍数增加,第三式攻击力提升三倍,第四式攻击力提升四倍,第五式攻击力提升五倍。
吕风缓缓收气,大汗淋漓,太岁肉芝提供的血气,已经消耗殆尽,好在实力又有提升。
“有了充足的气血,修炼起来,就是畅快。”
他难掩心里的得意,不过一想到相对于基筑法招式消耗的血气,武技招式消耗的气血成倍增加。他刚得意的劲头,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气血啊气血,直白一点儿,气血就等于战斗力。这时他看见大山又准备出门了。
“山哥,回来记得再带些梨子啊。”他朝着大山的背影喊道。
大山却一声不吭的走了,倒是旁边传来山猪的哼唧声,又要食吃。
他没好气的推开了山猪,又看了一眼白姬,道:“就你俩天天吃白食。”
“住的、吃的、用的,不要钱啊。”
吕风自言自语道,他现在一看着这两个家伙就头疼。
山猪最近嘴变叼了,只吃含有气血的食物,其它寻常食物根本不吃,而且一天还要吃好几顿,他如何养的起。
昨天大山回来,竟然带了些气血梨子和枣子,还有一只叫不上名的野兽尸体,一大半进了山猪的肚子里。
白姬虽然是啥食物都不挑,但是天天找吕风要钱,有时候还带着醉意回来。
若不是吕风再三交代,不能动他的陶罐,否则那些太岁肉芝,早就被她俩祸害完了。
一番修炼,吕风肚子又饥肠辘辘起来,练武消耗之大,令他很无奈。
他现在一顿饭要消耗普通肉食几十斤,如他这般吃法,就曾家村那个体量,根本就养不起。
一想到那种情形,令吕风生畏,他这才体会到穷文富武四个字,形容的是多么精准,
他端着碗,从陶罐里捞起煮好的肉,大骨头肉,格外的香,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这肉被他吞到胃里,顿时就感觉到了暖意,缓缓的补充消耗的气血,以及身体需要的营养,一时之间,吕风浑身无比舒服。
这一顿夜宵,近十斤的肉被吕风一个人吃光,而且还喝了半罐子肉汤,浑身暖洋洋的。
他半躺在椅子上,仰头看着一尘不染的天空,干净的像婴儿的眼睛。
满天星光,荡漾在星河里流淌,一闪一闪亮晶晶,好似无价的宝石。
破山拳练习了五六日,他感觉自己只得了皮毛,力劲变化之间,还是很生涩,距离熟练掌握还差得远,只能苦练。
好在苦练也累积经验值,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如今前两式他掌握了三四分,能发挥出不错的力量,而后三式则还差的远。
为了练拳,他记起地球上的散打方法,在院子里吊起来一个千斤重的石袋,每天当沙袋打,挥拳几千下。
每当筋疲力尽之时,吕风就会想起了前日田教头的话:知道了不一定会,会了不一定懂,懂了不一定精,精了不一定深,深了不一定是自己的。
他每每体悟,深以为然,不愧是教头,把几个层次说的如此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