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听到姜留西的话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仿佛能穿透整个山洞,久久回荡着。过了好一会儿,老人才缓缓地止住了笑声,气息逐渐平稳下来,然后慢慢地张开嘴巴说道:“孩子啊,你可真是爱胡思乱想!怎么可能会出现那种情况呢?你呀,真的是想得太多啦。”
老人顿了顿,接着说道:“就拿咱们这儿来说吧,你看四周,全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更为关键的是,这片广袤无垠的平原之上,竟然连一株植物都难以寻觅到,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毫无生机可言。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又有多少动物能够在这里生存下去呢?恐怕寥寥无几啊!”
说到此处,老人微微眯起眼睛,似乎陷入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之中。片刻之后,他回过神来,继续讲道:“再者说,你难道没有留意到咱们这窑洞里存放的食物和水吗?那些水可不是普通的地表水哦,而是来自于地下深处的泉水以及偶尔降下的雨水。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过滤,它们变得清澈甘甜,并且十分适合长期储存。至于食物嘛,大多是以马铃薯、玉米等为主,这些农作物不仅易于种植,产量颇丰,更重要的是它们具备良好的耐储性。哪怕将其放置在这窑洞之中长达大半年之久,也丝毫不用担心会变质腐坏。”
最后,老人微笑着拍了拍姜留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所看到的仅仅只是这个窑洞里面的一部分物资罢了。实际上,像这样储备着各种生活用品的窑洞可不单单只有这一处哟!我们在周边许多地方都设置了类似的窑洞,并在其中放置了足够的食物和水源。这么做不为别的,只为能给那些途经此地的人们提供些许便利,让他们在旅途中感受到一份温暖与关怀。
每一个窑洞都宛如一座温馨的驿站,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无论路过此地的人究竟是谁,他们都能够在这里稍作停歇,让疲惫的身躯得到片刻的放松与休整。人们不仅可以于此安心地休憩,还能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以及维持生命所需的食物。
然而,如果不幸遭遇动物的肆意破坏,那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现实。毕竟,当初建立这些窑洞并设置补给点的初衷,就是为了给那些在漫长旅途中奔波劳累的人们带来些许方便与温暖。”
姜留西听闻这番话语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未曾料到,此处的人们竟拥有如此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与此同时,他对于那位老人反复提及的窑洞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大爷,您一直在念叨着窑洞,可我活到现在都从未亲眼目睹过它们的模样。难道这种独特的建筑仅仅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吗?”姜留西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急切地向老人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