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李兆,大将军独女。皇帝御驾亲征时,被敌军所擒,将军为了救皇帝,以身犯险,最终,皇帝被救回,将军身死。
消息传回京城,原主的母亲将军夫人自杀殉情,整个将军府只剩下了原主这一个继承人。
皇帝回京后,感念将军的军功和救驾之恩,将年仅十岁的原主接进皇宫抚养,原主和公主皇子们一起长大。
后由皇帝赐婚,让原主成为了太子的侧妃。
太子和原主性格不合,根本不喜欢原主,原主在太子府中受尽了冷待。
而原主家里已经没有人,没有娘家人撑腰。她从有功的将军女儿变成了皇家儿媳妇,皇家人对她的态度也变了。
皇后,皇帝都让她好好伺候太子,为皇家开枝散叶。因为她不为太子所喜,三年无所出。之后太子迎娶正妻,为别国公主,两人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和平表率,太子和她相敬如宾。
太子微服私访,在宫外认识了个农家女,不顾反对将她带入府中,也立为侧妃,和原主平起平坐,后平民女受到了太子的独宠。
皇后不喜欢农家女,处处针对她。太子觉得偌大的太子府都容不下他的爱妾,不能欺负别国的公主,就把气撒在原主的身上。
府上的人也惯会看太子的眼色,渐渐地,原主在太子府中举步维艰。后侧妃怀孕,又流产,太子认为是原主嫉妒所害,上报皇帝。
残害皇嗣乃是死罪,皇帝以原主之父有大功劳为由,免了她的死罪,改为幽禁。原主被幽禁了十年,太子登基那天,赐了一杯毒药,结束了原主的性命。
……
战场上,狂风呼啸。
皇帝被敌方将领提到马上,拍了拍他的屁股,哈哈大笑。
“救驾,救驾。”皇帝声嘶力竭地哀嚎。
李将军手持一柄长枪,从士兵中杀出,大喝道:“陛下莫怕,臣来救驾!”
李将军忠君爱国,就算是拼掉这条命,也会救回皇帝。就在他要拼杀过去的时候,脑中突然多了一段记忆。
救了皇帝,夫人自杀,兆儿当侧妃,兆儿被毒杀。这就是立大功得到的报应吗?
李将军心里恼怒,看到皇帝就来气,假装营救,挥舞了两下长枪就收兵了。
敌军用捕鱼网把皇帝网住,拖板车拖回营帐,不给水喝,不给饭吃,在他的龙袍上撒尿,大声嘲笑。
就这样被折磨了三天,李将军才重整军队杀了过去,将皇帝救出,敌军退兵三百里。
这仗是打胜了,但皇帝被俘是奇耻大辱,他下令,不准走漏任何风声。
回京后,李将军因为杀敌有功,被封了安定侯。从宫中出来后,李将军飞快回府,和夫人女儿团聚。
铁汉柔情,他落下泪来。
“夫人,兆儿,辛苦你们了。”
“夫君,这是哪里的话,哪有你打仗辛苦。”
这时,封侯的诏书下来,李夫人三呼万岁,皇恩浩荡。
“哼,这个皇帝……”李将军想起那段记忆还是后怕,他把李兆抱在膝上,忧心忡忡。
虽说这次他没有死在战场上,接下来的惨剧应该就不会发生,但碰到这种薄情寡恩的皇家,要早做打算啊。
什么功高震主,韬光养晦,自己都为了他丢命,他却连兆儿都不愿意护住。呸,什么太子侧妃,兆儿才不需要。
李兆眨眨眼,表示赞同。
前世里,她进宫后,每日学习规矩,熟读女戒,精通女红,灌输以夫为纲的思想,所以之后太子的刁难她也百口莫辩,幻想着皇帝和皇后会为她做主。简直是白瞎了她将门之后。
从现在开始,她要自我提升。
李将军给李兆请了最好的老师教授,自己平时还会教她习武,强身健体。李兆刻苦用功,小小年纪博古通今,熟读兵法,武艺也是上乘。
李将军在朝堂上也没闲着,他在军中颇有威望,又是皇帝封的异姓王,经营之下,扶持起了自己的势力,成为了一家独大的权臣。
李兆及笄之后,朝中的人都打起了她的主意。李将军夫妇恩爱,只有这一女,未来的基业肯定是要给女婿继承的。李兆看上的男人,就是未来的侯爷。
李兆出个门,就要“偶遇”好几个公子哥,对她献殷勤,让她很烦。
李将军对李兆的婚事是顺其自然,只有两条,一条是女儿自己喜欢,一条是不准嫁给皇家。
李兆听了,让她爹放心:“太子那个草包,我才看不上呢。”
太子生性顽劣,满朝皆知,因为是嫡长子,这才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如今也到婚配的年纪了。
皇帝召李将军去宫里议事。张口就是问家里好不好。李将军心里一紧,这是打他家兆儿的主意来了。
寒暄了两句后,皇帝就切入了正题。
“将军是国之栋梁,你的女儿自然也是金枝玉叶,不知,可有婚配?当父亲的总是为儿女操心,皇后前几日还抱怨朕,说太子也到婚配的年纪了,让朕在朝野看看哪家的千金合适。”
这话几乎是贴脸求娶。
上一世仗着李家没人,都没问过李兆的意见,直接赐给了太子做侧妃。现在还要陪着笑脸试探。
李将军也不惯着,直接说:“兆儿还小,臣还想要留她在身边几年。而且小女生性顽劣,怕是配不上太子殿下。臣膝下只有这一女,未来的女婿也是要入赘李家的。”
皇帝听到这番话,脸都黑了,匆匆让李将军退下。
回到后宫,皇帝先向皇后抱怨,说有人嫌弃咱们儿子呢。皇后听到是李将军,让皇帝消消气,身子要紧。
皇帝再生气,皇后还是想要这个儿媳妇的。
虽说太子现在的地位稳固,但是没有登基前,一切都还说不准。如今李将军在朝堂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是太子能和李家结亲,这太子之位就谁也抢不走了。她悄悄地打起了算盘。
午后皇后就下旨,让李兆进宫赏花。
李兆正在家里练武,换了件衣服就去了。
御花园中,皇后和太子已经在等着,还有别的命妇陪着。皇后让太子给李兆端一碟子糕点过去。
“谢皇后娘娘,臣女不爱吃甜的。”
“大胆,本太子给你的,你敢不吃。”
李兆看了他一眼,丝毫没有悔过之意,仰着头说:“臣女不敢。”
皇后赶紧打圆场:“太子,你也不知道让着点小姑娘。”
说着自己笑了笑,又对一边作陪的命妇道:“大人在这里,小孩子总是拘谨,不如各位和本宫去别处赏赏花。”
大家都识趣地走了,留下太子和李兆。
太子恶狠狠地说:“别以为有母后给你撑腰,本太子就会怕你。”说着就一掌推了过来。背后是尖锐的石头,要是李兆倒下去,肯定会受伤,太子也不会承认,会说是李兆自己不小心摔到的。
太子这一掌用了全力,心想李兆肯定是承受不住的。
李兆在半空就接住了他的手,任由太子怎么动,都挣脱不了。他的脸憋的通红,大声喝道:“放开我,不然我喊人了。”
“废物。”李兆松开手,并不没有打算就这么放过他。
她用太子的手法,轻轻这么一推,太子顿时发出了惨叫,飞出了几米远,口吐鲜血。
李兆跟着大喊:“来人啊,来人啊,有刺客。太子殿下受伤了。”
御医们都守在太子床榻前,皇后在边上哭成了泪人。
刺客没抓到,太子成了残废,药石无医。
皇帝沉着脸问李兆当时的情景究竟如何。
太子已经不能言语,那就是李兆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兆说,当时她和太子殿下正说着话,突然出现一个蒙着脸的大汉,她还没看清楚,那人已经伤了太子逃走了。
李兆的话虽然无人能证实,但总不能是她一个弱女子打伤的吧?
皇帝也只能相信,交代下去仔细搜查,一定要抓住凶手,严惩不贷。
李兆回到家,李将军的消息倒快,已经知道太子遇刺的事。
“是你做的?”
李兆瘪瘪嘴:“什么都瞒不过爹爹。”
“兆儿别怕,有爹爹护着你。”
“才不怕呢。”父女俩相视一笑。
太子这一趟,朝野震荡。要另外立太子,别的皇子可又有了精神。
皇后唯一的儿子废了,心里怨恨,觉得是别的皇子想要当皇帝才派人刺杀的,动用母家的势力,开始私底下调查。只要有哪个皇子冒头,想要夺嫡,她就到皇帝面前去告发。
皇帝一开始怜惜,不予追究。后来皇后越来越肆无忌惮,开始干政,皇帝便下了旨,将她幽禁宫中,非诏不得出。
这相当于是废后了,夺嫡之争,一触即发。
皇子们除了在皇帝面前争表现,自然也要拉拢李将军。
李府门庭若市,要么是来找李将军谈论国事的,要么是来求娶李兆的。
李将军来者不拒,对每个皇子都笑脸相迎,然后转头就将各位皇子说的话告诉了皇帝。
皇帝震怒,将皇子们训斥了一通,又称赞李将军,封他为国公。儿子们都靠不住,还是臣子好。
这下,李家的人成为了皇宫的常客,可以随意出入,李兆动用手段,收买太监宫女给她提供情报。
这一查,还真不得了。二皇子买通御膳房的人,准备给皇帝下毒,毒死皇帝,他就可以登基。
李兆知道机会来了,把毒药换成了能让人半身不遂的药,皇帝吃了,刚开始看着像死了,在外等候的二皇子迫不及待冲进来寻找玉玺,没想到皇帝突然醒了。
“逆子,大胆,你竟然弑君。”
二皇子直接吓尿,跪在地上求饶。这时,李将军带着御林军赶到,把二皇子拿下。
“陛下,陛下,您怎么样了?来人,把陛下抬到太子宫中。”
皇帝和太子都成了废人,躺在一张床上面面相觑。
李兆走到他们面前,手一挥,太子能说话了。
他哭着说:“父皇,都是这个贱人害的我,你们都被她骗了。呜呜呜呜。”
皇帝动也动不了,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女人:“李兆,怎么会是你?”
“是我,惊喜吧,意外吧。”
这时,李将军走进来,告诉了皇帝一个好消息。
皇宫已经被他控制。皇帝在敌军中被侮辱的事也传遍了天下。
“一个对着别国的将军叫父亲的皇帝还配是皇帝吗?”李兆补刀。
皇帝嘴角抽搐,他万万没想到这背后的黑手竟然是李将军,是自己看走了眼。
太子,皇帝,皇后被幽禁,日日受鞭笞之刑。
李将军登基为帝,李兆为皇太女。后边关不稳,李兆领军出征,十战十胜,成为了旷古烁今的女战神。
回宫后,她去看望自己的老熟人们。
经过几年的折磨,先皇一家的脊梁骨已经彻底弯了。见到李兆三呼皇太女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兆吩咐侍女给了他们一顿肉吃,他们感恩戴德,几乎要把头都磕破。
“啧啧,这副嘴脸,谁能想到你们当年的做派是多么嚣张呢?”
三人从李兆的语气中听出了恨意,但是他们不懂锕。他们是能懂李将军的,毕竟哪个男人不想当皇帝?但是李兆,他们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会恨他们。
这时,李兆才让他们恢复了记忆。
三人都惊恐地看着李兆。
“儿媳妇……”皇后脱口而出。
太子更是吓得缩在了柱子后面。记忆里那个逆来顺受,被自己随意欺辱的侧妃,真是李兆吗?现在的李兆好可怕。
皇帝呆呆地看着李兆。
前世里,他是记得李将军的恩德的,但是,把他的女儿赐给未来的皇帝当侧妃,已经是抬举她了。
后面那些家宅争斗,自己只是一时蒙蔽了双眼。怎么就要被臣子记恨成这样,他不理解。
三人直到现在都不会觉得当初是自己做错了。高高在上的皇族,是可以随意处置臣下的。
李兆站起来,最后看了他们一眼。
吩咐人,将殿中的窗户都用黑布蒙起来,不许见一点光,再活活地饿死他们。
李将军登基一年便禅位于李兆,和李夫人游历天下去了。
李兆成为了女皇帝,一生勤政爱民,开创了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