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越被桑萌的反应逗的直乐,揉了揉她的脸道:“萌萌不喜欢爹爹了吗?”
桑萌连忙摇头:“萌萌超喜欢爹爹的。”
当然,要是爹爹不喊她干活,她就更喜欢了。
桑越继续揉:“喜欢爹爹还要喊娘亲救命?”
他就要让这小丫头长点记性,以后爹娘独处的时候能有些眼力见。
桑萌将自己的脸往前再凑了凑,甜甜的道:“爹爹随便揉,萌萌超喜欢你的。”
只要不说原因,爹爹就不能怪她,她可是爹爹的孩子,超聪明的。
桑越看她装傻的样子就觉得好玩,将她放在地上道:“既然萌萌超喜欢爹爹,那么就来干活吧!”
桑萌:?? ???????
她后悔了,以后一定不在爹娘忙的时候过来玩了。
桑越说话算话,找了堆混合的棋子给她:“今天的任务是给棋子分好,忙好就能休息。”
然后对着那两个木桩一样的丫鬟婆子吩咐:“你们带她去院子里,然后再监督她。”
两人忙一个抱娃一个端棋子,就离开了书房。
桑萌在大家看不见的角度轻轻叹气,她太不容易了。
桑越等他们离开后,就笑着看向洛晴:“夫人还未告知为夫,之前到底在想什么?”
洛晴已经调整好情绪了,因此也不再害羞,直接道:“那还能想什么?无非就是我们前几天是如何研究避火图的而已。”
桑越就喜欢她这明明害羞,却又过分直白的模样,当即就想拉着人一起再研究研究。
可恰在这时,桑延派人过来请他过去谈事。
他无法,只得收拾好自己去了祖父的书房。
聊的自然是关于帝师之事,桑越既然得了这个殊荣,自然就不能一直在江南待着。
所以,他得做好往京都去的准备。
皇帝已经下了旨意,会派人来接他,更是派了三个随行的太医以防万一。
还扬言要是有人敢动帝师桑谨之,他定会追究到底。
桑越和轩辕澈那三天可不是白聊的,他用了一些精神暗示,为他勾勒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并且遇到的麻烦该如何解决,他都提出了许多方案,所以轩辕澈才敢这么勇。
因为他知道,有桑越这个智者在,他可以去做任何事。
如今的轩辕澈,每天忙的连妃子都没时间临幸,却依然精神头十足。
这让他的那些后妃们个个望眼欲穿,恨不得一天给他送八回补汤。
桑延很舍不得自己的大宝贝孙子离开,但事情已经发展成了这个样子,他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关心的道:“你此番入京,切记万事要以自己的身体为重。”
桑越安抚的道:“祖父放心,孙儿明白。只是,我还打算带几个族中子弟一起,望祖父能安排一番。”
“我回头多给你带些人过来,你自己选几个合心的吧!”
桑越没意见,两人又聊了些细节问题,桑越才离开。
……
如此又过了段时间,桑越把这边的事情,尤其是书院建设的问题安排好后,京都来接他的人便到了这里。
这群人看桑越的目光,就像在看什么稀罕物件一般,总是要忍不住偷偷看几眼,然后再作出一番感慨。
只三个太医,轮流给桑越做了诊治,从此就把他当成了琉璃珠子一般对待。
桑越怕洛晴被影响心情,就给人用了一张符,让她做了个自己只要不离开桑越,桑越就不会死的梦。
梦境特别清晰,她还连续做了好多天。这事她没有告诉别人,只是更加的粘桑越。
她被桑越教导了好几年,学问也不差,甚至比许多学子还更能理解桑越的意思,所以她尽可能的帮桑越做事。
桑越对此乐见其成,其他人知道这事后,开始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在他们看来,女子管理好后宅即可,这些事就不该掺和。
可是一想想这是桑夫子的妻子,似乎又很正常。
桑夫子都认可的人,他们哪有资格去质疑?
想通之后,他们甚至还有些羡慕,要不,也学一学?
就这样,等将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需要带的人也带好后,他们就一道开始赶往京都。
路上,桑越并没有作妖耽误行程,毕竟他还有妻子和两个崽儿随行,还是尽快到达目的地为好。
就是吓坏了三个太医,每天准时准点的来看他,甚至还熬了些药让他喝。
桑越很听话,至于药汁却是一口没喝,全倒进了自己空间里面。
如此,他们花了差不多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到京都。
这自然是因为考虑到有病人和孩子,才会是这个速度。
等他们到了京都后,便直接被安排在了轩辕澈赐的宅院里。
从此以后,轩辕澈就不时夜袭桑府,前来请教各种问题。
每一次离开,他都是志得意满,信心十足的状态。
京都的学院一时半会儿建不好,于是轩辕澈就让他去国子监上几天课。
本来国子监里的人是不同意的,他们甚至敌视桑越。
然而他们只要听过桑越的课,就会立马被俘虏。
个个把桑越当成榜样,能跟桑越说一句话,都能让他们开心许久。
还有很多人因此写诗,内容基本都是对桑越的赞美之情。
江南学子们往日里也有这个习惯,只是没怎么往外传播,毕竟他们不想再来更多的竞争对手了。
然而京都的人却很直接,纷纷出去炫耀自己见到了传说中的桑谨之桑夫子,并卖弄一番自己的着作。
这让那些江南学子能忍?那里文风盛行,才子本就比较多,所以他们就开始了整活。
将所有关于桑越的诗词等整理成册,开始印刷。
京都的人也不甘示弱,迎头而上,同样如此。
一时之间让人觉得,好像不写几篇赞美桑谨之的诗词文章,都不配当学子。
桑越无语极了,他觉得后世的学生肯定会骂他,毕竟他们有背不完的诗词文章了。
想到这里,他又觉得有趣,于是自己没事就写写诗词文章,且篇篇优秀,让人觉得不背下来都是损失。
如此造成的后世反响一时还看不到,但当下的结果却能清晰呈现出来:全国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