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东海某海域,海浪如怒涛般翻滚,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陆晨站在“054A型护卫舰”的舰桥上,海风猛烈地吹打在他的脸上,但他的目光却紧紧锁定在远处的海平面上。
突然,他的耳麦里传来一阵急促的通报声:“‘北海-09’号潜艇失联,最后坐标显示在冲绳海沟附近。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1反潜机正在该区域盘旋。”
陆晨的眉头紧紧皱起,他立刻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冲绳海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区域,那里的海底地形复杂,暗流涌动,对于潜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日本的p-1反潜机在该区域盘旋,无疑给“北海-09”号潜艇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他迅速下达命令,让“054A型护卫舰”全速驶向冲绳海沟。同时,他打开战术平板,屏幕上显示出一片标红的警示区,那是“北海-09”号潜艇最后出现的位置。看着这片红色的区域,陆晨的神经被深深地刺痛了。
然而,他并没有被紧张的局势所吓倒。他深吸一口气,冷静地思考着应对策略。在系统的储物栏中,静静地躺着一件“深海声波干扰器”,这是一种先进的反潜装备,可以干扰敌方潜艇的声呐系统。但陆晨心里清楚,真正的较量并不在于装备的优劣,而是在于人的智慧和经验。
这片海域是潜艇战的天然战场,暗流复杂,充满了各种未知的危险。陆晨知道,要想找到“北海-09”号潜艇并确保其安全,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与时间赛跑,与敌人斗智斗勇。
“全舰进入一级反潜战备!”他下达指令。舰尾拖曳阵列声呐入水,螺旋桨转速降至最低,减少自身噪音。直升机库中,“直-20反潜直升机”的机务兵正往吊放声呐上涂抹消磁涂层——这是应对潜艇磁异常探测的关键细节。
雷达员突然报告:“发现不明水下声波信号,频率与日本‘苍龙级’潜艇吻合!”陆晨眉头紧锁:日本自卫队向来以反潜能力自傲,此刻必是借演习之名,试探中国潜艇战力。
“释放‘鱼-8反潜鱼雷’,采取交叉搜索模式!”他命令道。鱼雷入水后,尾部的微型推进器使其呈“之”字形行进,最大限度覆盖可疑海域。与此同时,直升机升空,投下浮标式声呐阵列,将水下声纹数据实时传回舰载指控中心。
突然,舰体猛烈震动。陆晨稳住身形,声呐员嘶吼:“左舷15海里,高速目标接近!疑似鱼雷攻击!”
“全体右转30度,启动气泡幕防御!”气泡发生器喷涌而出的高压气体形成屏障,鱼雷的声波制导系统瞬间失灵。几乎同时,直升机投下的“干扰弹”在空中炸开,释放大量铝箔条,欺骗对方雷达锁定。
“反击窗口只有30秒!”陆晨盯着战术屏上的倒计时,果断下令:“发射‘长剑-10’反潜导弹,引导坐标已同步!”导弹入水后,瞬间转化为高速鱼雷,借助舰载声呐的持续引导,直扑敌方潜艇方位。
海面突然腾起巨大水柱,日本p-1反潜机的飞行员在无线电中惊呼:“中国舰艇在演习区发射实弹!”陆晨冷笑,拿起扩音器:“贵方越界侦察在先,我方仅执行正当防御。请立即撤离敏感水域!”
三小时后,“北海-09”号潜艇浮出水面,艇长通过卫星电话报告:“成功诱捕日本潜艇至我方预设伏击圈,全程未暴露新型‘无轴泵推’技术。”陆晨望向东方初升的朝阳,系统提示音悄然响起:“签到成功,奖励‘水下特种作战呼吸面罩’——但今夜,我们赢得的不是科技,是战术与胆识。”
次日,国际军事论坛头条赫然出现:《东海对峙:中国海军展现“沉默狩猎”战术》。而陆晨的笔记本上,早已写下下一场演习的战术推演——没有系统奖励的依赖,只有对现代战争规律的更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