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义二年春初,洛阳皇宫太极殿。赵信登基称帝后,国号“大梁”,改元“开元”。然而,他并未沉溺于盛世幻象之中。在朝会上,他当众立誓:
“我大梁虽已定鼎中原,然外患未除,边疆不宁。”
“若欲成万世之业,必先扫清四夷。”
“今次用兵,首在北伐突厥,打通西域之路。”
一场新的战争风暴,在北方悄然酝酿……
【敌情通报:突厥南侵频繁,边境告急】
就在赵信登基不久,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率军南下,连破雁门、马邑等地。其目的有三:
趁大梁政权初立未稳之际掠夺资源;
扶持李唐残余势力复辟,制造内乱;
控制丝绸之路东段,切断南北贸易线;
赵信接到战报后,立即召集群臣议事:
“突厥非一时之敌。”
“而是我大梁能否真正立足天下的试金石。”
“此战若胜,则四方宾服;若败,则天下动摇。”
他随即下令:
设立“北征都督府”,统筹全局;
征调“玄甲飞骑”为先锋,准备出征;
派遣使节前往吐谷浑,争取外交支持;
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北伐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军魂系统终极进化:统帅神兵“白龙影骑”激活】
大战前夕,赵信进入军魂系统界面,发现一项历史性突破:
【系统提示:当前单位“玄甲飞骑”经验值已达1050,触发【统帅神兵】觉醒任务】
【任务要求:
—— 在战场上亲自斩杀敌方主将一名
—— 成功指挥部队完成一次关键战役胜利
—— 完成对异族军队的战略压制】
赵信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并亲赴前线督战。他在雁门关外设伏,亲率“玄甲飞骑”突袭突厥中军帐。一战斩杀突厥前锋将领阿史那·骨利干,并摧毁敌军粮道。
【任务完成】
【统帅神兵·白龙影骑激活成功】
特性:具备隐身能力、远程打击、高速机动,专克骑兵阵型;
可作为“斩首战术”的核心力量,执行敌后渗透与高价值目标清除;
这一新型兵种的出现,极大增强了大梁军队的战略纵深与战场主动权。
【北伐之战:雁门反击,直捣阴山】
赵信以“白龙影骑”为先锋,展开北伐第一阶段作战。战略部署如下:
东路:张玄率“玄甲飞骑”佯攻朔州,诱敌深入;
西路:柳敬言联合吐谷浑部夹击河套地区;
中路:赵信亲率“白龙影骑”绕道阴山小径,直取突厥王帐;
战斗过程如下:
突厥主力被引至朔州,陷入包围圈;
“白龙影骑”夜间潜入敌营,焚毁粮仓,制造混乱;
大梁军三面合围,突厥溃不成军;
阿史那·默啜仓皇北逃,途中被“白龙影骑”追杀于阴山脚下;
此战大捷,彻底击溃突厥主力,北方再无威胁。
【科举制度确立:选拔寒门士子,重建文官体系】
随着北方稳定,赵信着手推进政治制度改革。他颁布《选贤诏书》,宣布实行全国性科举考试:
考试科目包括:策论、律法、兵法、农政;
考生不限出身,凡有才者皆可应试;
录取者直接授予县令、参军等基层职务;
此举打破了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也吸纳了大量寒门学子进入朝廷。一位来自河北的贫苦学子在殿试中写道:
“草民虽出身寒微,然心怀天下。”
“愿为陛下执笔治国,不负圣恩。”
赵信读后甚为感动,亲批其为“上品进士”,赐封“吏部观政”。新政自此由武力向文治过渡,国家治理步入正轨。
建义二年仲夏,洛阳皇宫太极殿。北伐突厥胜利后,赵信并未止步于北方。他站在御案前,凝视着铺展在案上的全国地图,目光最终落在长江以南。
“我大梁虽已定鼎中原,然天下未全归一。”
“若欲成万世之业,必先扫清南方诸国。”
“今日起,南征之役,正式议定。”
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在洛阳朝堂悄然酝酿……
【敌情通报:南方三大割据政权】
目前南方主要存在三大割据势力:
萧铣·梁国(控制江陵至长沙一带)
拥兵十余万,水师尤为强大;
杜伏威·吴国(占据扬州、丹阳等地)
地处运河要冲,商贸繁盛,兵力精锐;
林士弘·楚国(盘踞江西、岭南部分地区)
善用山地游击战术,极难剿灭;
赵信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三敌之中,以萧铣为最弱。”
“其内部纷争不断,军心不稳。”
“若能速取江陵,则可断其南北联系,逐个击破。”
于是,南征之战的第一目标确定:攻取江陵,灭亡梁国。
【南征战略部署:三路并进,水陆夹击】
赵信亲自制定作战计划,并调集“玄甲飞骑”、“白龙影骑”及水师精锐:
西路:由柳敬言率“白龙影骑”潜入三峡,执行斩首任务;
中路:张玄统领“玄甲飞骑”沿汉水南下,正面强攻;
东路:赵信亲率水军主力,顺流而下,直逼江陵城;
他还下令:
启用“影卫司”策反梁国将领,制造内乱;
在沿途设立“粮道驿站”,确保后勤畅通;
发布《南征诏书》,宣示正义,争取民心;
“此战非为杀戮,而是为天下一统。”
“凡降者免罪,抗者诛之。”
整支大军士气高昂,只待一声令下。
【“白龙影骑”首战建功:夜袭江陵王帐】
南征第一阶段,赵信命“白龙影骑”执行关键任务。柳敬言亲率百人小队,夜间潜入江陵外围,成功混入敌营。他们利用隐身能力绕过巡逻,直抵萧铣中军帐:
制服守卫,更换旗帜;
焚毁粮仓,制造混乱;
混入议事厅,斩杀主谋将领三人;
次日清晨,赵信大军压境,江陵城内人心惶惶。萧铣惊慌失措,试图突围,却被“白龙影骑”围堵于城门之下。
【斩首成功】
【梁国覆灭,江陵易主】
此战极大震慑南方诸国,也为后续战役奠定了胜局。
【《大梁律令》颁布:国家法制建设迈入新阶段】
就在南征之际,赵信同时推动国内政治改革。他亲自主持修订《大梁律令》,内容涵盖:
刑法:明确罪刑法定原则,废除酷刑;
民法:规范契约关系、婚姻制度、财产继承;
行政法:规定官员职责、升迁考核、政务公开;
军事法:细化军纪条规,保障军人权益;
赵信在颁令仪式上说道:
“一个帝国的强大,不在兵锋之利。”
“而在法度之明。”
“今后,无论贵贱,皆当守法。”
此举赢得百姓广泛支持,也增强了官僚系统的执行力。一位老儒生感慨:
“自隋亡以来,未曾见如此清明之政。”
“愿大梁长存,黎民安乐。”
【整顿吏治,设立监察司:权力监督体系初步建立】
赵信深知,仅靠法律尚不足以杜绝腐败。他下令设立“监察司”,直属皇帝,专责:
审查各级官员履职情况;
接受百姓举报,查处贪腐行为;
定期巡查地方,确保政策落实;
他还启用“密访制度”,派遣“影卫司”人员伪装商人、僧侣等身份,深入基层暗访。数月之内,已有十余名贪官被罢黜,数十人受训诫。此举极大净化了官场风气,也提升了政府公信力。赵信在朝会上强调:
“为政者,不可忘初心。”
“若背离百姓,便是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