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上头,李希音便拉着谢道韵商议起开发海南的事情来。
“打下广东来了之后,从官仓里得到的粮食不会太多,最多也就坚持到明年夏天,我看进军海南的事情就不要拖了,让石蛮率领第一师尽快出发吧!”
“嗯,可行!正好广州一战他们第一师打得比较憋屈,调去海南也是一个好机会。”
李希音点点头,也算是认可这个说法,转而和谢道韵谈论起另一个i想法来。
“道韵姐姐,我有一个想法。海南地广人少,势必要迁移百姓去屯田,如果将海南作为一个试点,在那里推行公社化运动尝试怎么样?”
谢道韵一听,也垂头思考了起来,所谓人民公社,是几人的一个初步设想,简单来说,就是将百姓归拢到以公社为单位的集体之中,进行统一的生产劳作,平时计算工分,产下粮食之后按照公分进行分粮分钱。
这样有几个好处,一个就是可以统筹协调如今依旧十分匮乏的生产资料,让少量的生产资料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生产价值。简单来说,原来富户养了牛,在自身有余力的情况下他宁愿让牛歇着也不太会借给其他人,如铁器等生产资料也是如此,而建立公社后就可以统筹管理这些资料,保证资料作用最大化。
另一方面,集体有集体的好处,建立人民公社之后可以依托其工分制度迅速集中群众力量,集体兴办一些大型的农业设施,比如修路、修桥、建造水库、建造仓库等等。
最后,人民公社可以调集资源,兴办一些集体工厂,在为整体谋福利的时候也可以加快义军统治区的工业进程。毕竟,以集体的资源来兴办工厂,既可以轻松收拢到足够的资金,也可以平摊风险。
最为重要的是,人民公社的存在可以一定程度地抑制富户的出现,进而减弱阶级分化的进程,有利于维持义军政权的稳定。
将这一次的实施地点放在海南,是因为海南地广人少,拥有大量的荒地,有利于义军政权将土地收归国有。
另外,海南比较荒凉的环境以及百废待兴的局面,也可以让义军控制的大量俘虏和犯人有一个劳改的好地方。
根据政务院和军务院的统计,截至目前,因为获罪而被判处劳改的俘虏与犯人总数达到六十万之巨,接下来在广东这些新统治区内进行清查运动也预计可以获得约20万的劳改犯,而其中刑期超过半年的有四十多万,超过一年的也有三十多万,超过五年的有将近十万。
李希音和谢道韵思考之后,决定从这数十万的劳改犯里特别是刑期较长的劳改犯里抽调人前往海南负责开荒事宜,当然如果开荒顺利,也会根据其表现相应减少其刑期。
最终李希音和谢道韵敲定了此次入海南的人数,武装力量有护卫军第一师以及三个治安师,约六万人。基层干部三千人、劳改犯十五万人,再从各个工厂抽调五千技术人员帮助基础建设,最后,动员二十万百姓迁入海南,组成公社。
军队自八月十七筹备粮草,八月二十日开拔,而劳改犯、基层干部以及动员的百姓则于农历九月初开始出发。
商讨完海南的事情之后,李希音和谢道韫又讨论起广东的清查运动,得益于从广西本土抽调的一万多各级干部,义军顺利在新占领区建立了村、镇、县、府四级政权,村政府以及基层民兵组织也逐渐成立,加强了义军政权对农村基层的掌控,接下来随着新占领区学校的组建,当地百姓通过考核也会慢慢进入当地的政权管理阶段,到那个时候义军政权便算是正式扎根了。
而土地统计、人口统计、对地主恶霸的清查工作也在顺利展开,以清查运动为例子,地主恶霸里罪行较轻的一般就是判处其赔偿被剥削人,并将其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那部分土地重新分配。
对于罪行较重的,触犯了义军法令的,依法判处主谋和从犯几个月到几年的劳动刑期,罪行较少的可让其每月分配若干天劳动改造期,让其自主去无偿劳动改造并且学习新思想。
罪行较重的,刑期较长,就不排除将其抓入劳改营之中,前往开荒、修桥等工作。
不过说实话,义军政权的劳动改造,虽然不会分发工钱,但却可以提供足够的粮食,保证其生命安全,甚至配备了专门的医护人员,保证了其生命安全。
而清政府的劳役,大多是没有工钱的,甚至连饭食、衣物都是自备了,官吏动辄打骂,每次清政府劳役里死去的有十之二三。因此义军的劳改政策已经是相当的宽松了。
新占领区新秩序的建立速度很快,义军政权基层官员都比较务实,使得新占领区的秋收工作顺利展开,并且预计秋收后重新种上粮食的工作也可以顺利进行。
“道韵姐姐,政务向来是你在管着,今天晚上就以咱们两个的名义,向这一年里的杰出干部和战斗英雄发贺电吧!”
好!
......
广东某个村子,新上任的乡长李翠萍刚视察土地工作队出来,看着忙碌的乡政府,简单拿起分发的月饼或者水填充了肚子,然后就急匆匆又带着人去慰问孤寡老人,并且准备劝说这些孤寡老人入住孤老院。
路上,看着田间随处可见的田园风光,这个十八岁的干部第一次露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女孩的笑容,不过转瞬脸上就充满着坚定,这些年轻的干部们相信在他们的帮助下会越来越多的人吃饱饭,而这,是每个干部的写照。
特别的,干部团体里有将三分之二是女干部,她们可能在几年前还是天天被压迫、被剥削,甚至被父母卖出去的可怜人,不过经过学习和考试,她们已经成为合格的干部,用她们的能力将社会进行改变。
而这些女干部们,会天然地拥护将她们从泥潭里拖出来的李希音、谢道韫以及义军政府,也成为了后来义军政权最坚定的拥护者。
之所以基层干部里女干部人数超过男干部,一方面是义军推行了全面教育,且在考核的时候尤其注重专业选拔和农事历练,且选拔的干部多要从基层干起,而那些只知道之乎者也,不事生产的士子们天然不如从农村里出来的人。
通过降低官员的文化要求,增强其实干要求,不仅可以选拔出合适的村镇基层干部,也使得义军政府基层干部里出身于传统读书人的比例不到一成。
而义军政权进入官场还有一个考核,那就是政治思想考核,凡是出现重男轻女、官僚主义、阶级对立思想的,一律不会通过官员考核,而义军政权的这些思想特别是男女平等思想天然受到男性的抵制,这就导致义军政权选拔了大量的女性入什。
最终反而形成了义军政权基层干部里女性人数达到一半以上,进一步保证了义军政权可以更加强势推行平等思想和措施,严厉打击各类封建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