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星期天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93号院的正堂里投下温暖安静的光斑。

陈小满拿着一卷泛黄的医案手稿,靠在躺椅上细读,安雨琪则在另一侧安静地整理着近期的一些病案记录。

屋内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茶杯偶尔轻碰桌面的脆响,岁月静好,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

忽然,院门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熟悉的脚步声,接着是钥匙转动锁孔的声音。

两人都有些讶异地抬起头——这个时间点,通常不会有人来。

门被推开,一个穿着清爽白衬衫、肩挎帆布书包、身量已隐隐超过父亲的青年探进头来,脸上带着些风尘仆仆,又有点不好意思的笑容。

“爸,妈,我回来了。”

竟是二儿子陈瑞华。

安雨琪最先反应过来,又惊又喜,立刻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瑞华?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也没提前说一声!”

她快步走过去,接过儿子肩上的书包,触手沉甸甸的,里面显然塞满了书。

陈小满也放下书卷,坐直了身子,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但语气依旧平稳:“学校没事了?”

陈瑞华换了拖鞋走进来,挠了挠头:“嗯……项目阶段性汇报刚搞完,能喘口气。

想着好久没回来了,就……回来看看。”

他说话间,眼神快速扫过父母,带着点大学生特有的、想要独立却又难免依赖的别扭劲儿。

“回来好,回来好。”安雨琪迭声说着,已经转身往厨房走,“饿不饿?妈给你下碗面?还是炖了银耳汤,给你盛一碗?”

“妈,别忙了,我不饿。”陈瑞华忙道,但安雨琪已经听不见了。

陈小满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路上挤不挤?”

“还好,周日人不算最多。”陈瑞华依言坐下,腰背挺直,是长期住校养成的习惯。

他的目光落在父亲手边的医案上,“爸,您又在看古方呢?”

“随便翻翻,温故知新。”陈小满打量着小儿子。

这孩子脸瘦了些,下巴颏更显轮廓,但眼神清亮,精神头还行,只是眉宇间带着高强度用脑后的淡淡疲惫。“学习压力大吗?听你妈说,你跟的那个导师,要求很严。”

“严是严,但能学到真东西。”提到学业,陈瑞华的话匣子打开了些,“就是最近在啃一个数学模型,关于神经信号传导效率的,有点卡壳,回来换换脑子。”

清大高材生的世界,已经离南锣鼓巷的日常很远了。

陈小满和安雨琪虽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面对儿子口中那些前沿的生物学数学模型,也只能听懂个大概。

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感受到儿子的投入与困扰。

“学问之道,一张一弛。”陈小满缓缓道,“遇到瓶颈,暂时放一放,或许能有新思路,回家歇歇是对的。”

这时,安雨琪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银耳汤出来了,硬塞到儿子手里:“快,趁热喝了,润肺安神,你看你,肯定又熬夜了,眼睛里都有红血丝。”

陈瑞华接过碗,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也软化了他身上那层属于顶尖学府的锐利外壳。

他低头喝了一口,清甜温润,是家里永远不变的味道。

“嗯,好喝。”他低声说,语气里透出几分依赖。

“晚上想吃什么?妈给你做。”安雨琪坐在他身边,眼神一刻也舍不得离开儿子。

“都行,妈做的什么都好吃。”陈瑞华笑了笑,这次的笑容显得轻松了许多,“要不……包饺子吧?好久没吃了。”

“好!就包饺子!我这就去和面调馅儿!”安雨琪立刻高兴起来,风风火火地又要往厨房去。

陈小满看着妻子忙碌的背影和儿子低头喝汤的侧脸,摇了摇头,眼底却是一片温融。

这个从小就有主意、一心扑在实验室、回家次数屈指可数的小儿子,能主动回来,能说一句“换换脑子”,能想吃一顿家里的饺子,于他而言,已是极大的慰藉。

学术的星辰大海固然壮阔,但家,永远是能让他停靠补给、获得最简单温暖的地方。

这个星期天的午后,因陈瑞华的意外归来,而充满了平淡却真实的幸福感。

陈瑞华捧着那碗温热的银耳汤,小口小口地喝着,清甜软糯的滋味从舌尖一路熨帖到胃里,连带着紧绷的神经似乎也松弛了几分。

堂屋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听见厨房传来母亲轻快的忙碌声——和面、剁馅儿,动静里都透着高兴。

陈小满重又拿起那卷医案,却也没再看,只是拿在手里,目光落在儿子身上,看似随意地问:“上次你说那个……神经信号的模型,卡在哪个环节了?”

陈瑞华推了推眼镜,组织了一下语言,试图用更通俗的方式解释:“嗯……主要是关于突触间隙递质传输效率的非线性量化问题,我们建立的几个模型预测结果都和实验观测数据有偏差,迭代了几次,还没找到最优解。”

他说着,眉头不自觉地又微微蹙起,显然这个问题耗费了他极大的心力。

陈小满安静地听着,虽然他无法完全理解那些专业术语,但他能听懂其中的困境——理论与实践的偏差,预期的落空,以及寻求突破的焦灼。

这和他钻研医道时,遇到古籍记载与临床疗效不符,需要反复揣摩、尝试新方时的状态,何其相似。

“嗯,”陈小沉吟片刻,道,“这就像用药,书上记载某药某方治某病,效若桴鼓。

但真用到病人身上,有时灵,有时就不灵。

为何?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你的模型,或许也需要考虑更多‘人、时、地’的参数,不能指望一个方子包治百病。”

他用的是最传统的中医哲学观,去类比最前沿的生物医学问题。

陈瑞华闻言微微一怔,随即陷入思索。

父亲的话像一把钥匙,轻轻触动了他思维里某个僵化的节点。

模型过于理想化了?

是否忽略了生物个体本身的复杂性和环境变量的干扰?

“爸,您这话……有点意思。”他喃喃道,眼神亮了起来,不再是刚才的疲惫,而是闪烁着思维的微光。

这时,安雨琪端着一小盘刚洗好的水果出来,听到后半句,笑道:“你爸啊,看什么都离不开他的医理。

不过道理是相通的,万事万物都讲个调和,讲个变通。”

她又看向儿子:“瑞华,别老想着你那模型了。

既然回家了,就彻底放松放松。

一会儿陪你爸下盘棋?

或者就去屋里睡一觉,吃饭叫你。”

“不下棋,”陈瑞华难得地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些,“爸下棋太厉害,我赢不了。

我去厨房帮您和面吧?”

他主动提议,像是想用这种最家常的方式,让自己真正地从那个抽象的数字世界里抽离出来。

“哎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我们清大的大科学家要亲自和面?”安雨琪打趣道,眼里却是藏不住的欣慰,“行!来吧,正好看看你手艺生疏了没有!”

陈瑞华果然起身,跟着母亲进了厨房。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传出了母子俩的说话声、笑声,以及面团撞击盆底的朴实声响。

陈小满听着里面的动静,嘴角微微上扬。

他重新展开那卷医案,却觉得上面的字迹仿佛也变得更加鲜活可亲。

学术的高峰需要攀登,但生活的踏实感同样不可或缺。

儿子能回来,能喝一碗汤,能因为一句简单的话有所触动,能愿意走进厨房沾一手面粉,这比任何学业上的突破都更让他这个做父亲的感到安心。

这个星期天的下午,93号院里的时光,因为儿子的归来和厨房里传来的忙碌声,而变得格外饱满和温暖。

南锣鼓巷外的世界日新月异,而巷子深处的这个家,永远是为疲惫的舟船预留的、最平静温暖的港湾。

厨房里,安雨琪熟练地将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

陈瑞华站在一旁,挽起袖子,拿起擀面杖,动作略显生疏却十分认真地开始擀皮。

“妈,这面和的软硬正好。”他试着擀了两下,发现力度不好掌握,不是粘在擀面杖上,就是边缘厚薄不均。

“手上沾点干粉,”安雨琪笑着指点,“手腕放松,往外推着擀,别用死力气。

对,就这样……哎,好多了!”

看着儿子渐渐找到感觉,擀出的皮子虽不如她的圆润,却也像模像样,她眼里满是鼓励。

陈小满不知何时也踱步到了厨房门口,倚着门框,看着里面母子俩忙碌的身影。

妻子手法娴熟,取皮、填馅、手指翻飞间,一个肚大边薄的饺子便灵巧地立在了盖帘上。

儿子则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不是馅放多了包不住,就是捏合不紧,但他学得极认真,鼻尖甚至冒出了细小的汗珠。

“爸,您来评评理,”陈瑞华看到父亲,像是找到了救兵,举起一个形状有些奇特的饺子,“我妈非说我这个馅塞太多了,可馅多不是才好吃吗?”

安雨琪嗔怪道:“馅多了容易煮破,一锅汤就浑了!道理跟你做实验一样,得讲个合适的‘度’!”

陈小满看着那“饱胀”的饺子,不禁莞尔:“你妈说的是‘君臣佐使’,馅是君,面皮是臣,得相辅相成,君太强而臣太弱,就要出乱子。

不过嘛……”他话锋一转,带着点纵容,“自家吃的,实惠点也行,小心点煮就是了。”

陈瑞华像是得了特赦,得意地冲母亲笑了笑,又埋头继续和他的“巨无霸”饺子奋斗。

安雨琪笑着摇摇头,由他去了。

小小的厨房里,蒸汽渐渐氤氲上来,弥漫着面粉的麦香、猪肉白菜馅的鲜香,以及一家人的说笑声。

陈瑞华紧绷的神经在这最寻常的家务劳动中彻底放松下来,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暂时被抛到了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指尖面皮的触感和鼻尖熟悉的家的味道。

饺子下锅,沸水翻腾。安雨琪守着锅,陈小满帮着调蘸料——香醋、蒜泥、几滴香油,简单却地道。

陈瑞华摆好了碗筷,看着父母默契配合的背影,忽然觉得,比起清大实验室里那些冰冷的仪器和浩瀚的数据,眼前这烟火气才是最真实、最抚慰人心的。

“开饭喽!”

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白白胖胖,香气扑鼻。

陈瑞华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自己包的“代表作”,吹了吹气,一口咬下。

“嗯!好吃!”他含糊不清地赞叹,脸上是纯粹的满足。

“慢点吃,别烫着。”安雨琪忙着给他夹菜,“尝尝这个,你爸调的醋汁。”

陈小满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自己也夹了一个,细细品尝,点头道:“火候正好,馅也鲜。

瑞华,你这和面擀皮的功劳不小。”

一顿简单的家常饺子宴,吃得其乐融融。

饭后,陈瑞华主动抢着去洗碗,安雨琪也没拦着,只是在一旁陪着说话。

夜色渐深,窗外月朗星稀。

陈瑞华没有再提那些困扰他的学术问题,反而和父母聊起了学校里的趣事,社团的活动,还有四九城哪里新开了家不错的书店。

陈小满和安雨琪安静地听着,偶尔问上一两句。

他们知道,儿子不需要他们解决具体的学术难题,他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个夜晚,一段完全放松的、被家的温暖包裹的时光。

临睡前,陈瑞华站在自己久未居住的房间门口,对父母说:“爸,妈,我明天下午再回学校。”

“好,好,多睡会儿。”安雨琪连声应着。

陈小满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脑子清空了点没?”

陈瑞华笑了笑,笑容轻松而明亮:“嗯,清空多了。

好像……有点新想法了。”

“那就好。”

这一夜,93号院的灯火熄得比往常晚了一些。

而对于陈瑞华来说,这个充满饺子香和家常话的星期天,远比任何闭门造车的苦思冥想都更有价值。

家的温暖,悄然滋养着他前行的力量。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抗战:从晋绥军开始日子一天又一天李青踏上修真途在恋综里搞起了友情群像囤百亿物资,在末世悠闲生活分手当天,我转身嫁给豪门继承人这个女明星有亿点全能撩爆!禁欲大佬诱她成瘾萝莉应龙的异世之旅恐惧感染,纸人替我吸收一切快穿:美媚娇女主靠生子上位我一文学教授,会点龙语很合理吧四合院:我的刀藏不住了滚犊子,女配不伺候了符画天下侯爷家的小屠娘娇滴滴四合院:特种兵穿越参军航空报国飞行的玫瑰逐我出师门,我死遁你们哭什么?综影视:当反派选择旁观名学密神:团宠妹宝又浪飞了界行者:阴阳录杂谈民间诡事录实习一个月,成了教授的儿媳妇四合院:曹贼见了都要低头媳妇,我带你离开这盛世僵尸:天才小道士,九叔看呆了臣妻皎皎文娱紫薇星从养成系男团开始快穿之从七零年代开始错嫁权臣:倾国聘红妆各朝代围观我刷的短视频白月光回归,夫人又夜不归宿了嚯!亡国公主养的小倌是敌国太子我是伏地魔!!开局流放?王妃她不一般别人都是训练家,就你是剑修?凹凸世界之与美好失之交臂国学道德经帛书版穿越七零:冷酷军官娇宠恶毒女配我是深渊刑霸天穹我对将军,蓄谋已久综影视之武力值超高一胎双宝,霍总跪求复合惊世女将:我的空间藏雄兵思念如归抽签投胎当皇太女,父皇乐翻天海贼之我有两把斩魄刀开局爆打懒儿,宿主她凶残成性
半壁书屋搜藏榜:判官之使霍离惊!废材嫡女竟是绝品御兽师农门长姐:满级大佬种田忙斗罗:大陆成了我家后花园吃瓜虐渣爽赢甄嬛传之华妃倾城宇宙霸权之战超级创作大师超稀有兽语女快逃!皇叔来了!D七街区娘娘美貌皇帝怜爱,宫斗步步为皇撕婚裂爱食光记极致暧昧重生后,被渣男死对头宠上天快穿:穿进爱情剧的杠精伤不起火岩王白拓传奇不服就干!撸袖子搬空家产再下乡Fate:冠位指定侠探双雄海贼从岛主到国王王海重生石榴花开清穿:四爷家的娇软格格被扶上位综漫:从火影开始当乐子人学神家的小软糖甜分超标了快穿:魔尊独宠反派大佬精灵:成为大师从到处旅行开始精灵之开局捡到梦幻签到:穿书女配搅了女主的风光局农门长姐,女特种兵靠种田逆袭某路人女主的悠闲生活从抽到嘲讽开始在九叔世界崛起你是我所有小美好天痕仙记敢欺负我男人?本将让你们跪着哭无尽的轮回之都怎么,我信息素毒蘑菇你有意见?卷什么卷?跨界打工它不香吗?止乎于礼霸道小女娘,天天弄哭侯府小娇夫带着抽奖转盘重生回九零夏日追百合我在古代靠恋爱系统成为全国首富快穿:系统让我做个好人异度时空修仙传:神医逆天快穿疯批宿主狂虐渣离谱!观主上娱乐圈真是去修仙的兽世狂欢,绝色兽夫总是勾引我叶罗丽:水起潮汐,月语清漓绝世剑神后续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绑定渣女系统后,前任大佬抢疯了瞬移凶案现场,真千金被团宠了大小姐回归在恋综里杀疯了初恋大佬软又甜我带着前世家人一起重生了一夜双胞:封少追妻请排队流放后,我靠种田名动天下认亲被赶后,假千金带领全家暴富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间聊天群妖书诡闻中医娇妻飒爆了,七零大佬追着宠弹幕改命:恶女诱撩,小狗乖又黏恶毒女配成神豪,绝嗣大佬争着宠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重生拒嫁东宫后:冷情太子宠又撩她在星际成了万人迷快穿之超强反派他又奶又娇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剜骨取丹?重生师门祭天大佬争宠团宠大佬,夫人马甲A爆了傅少独宠掌上妻快穿:反派BOSS是醋精千古情圣江天余宠妻如命夫人乖乖到碗里来新婚夜进错洞房,我被太子盯上了天庭办事处我靠偷看日记在黄泉游戏里封神师尊今日又把徒弟养歪了重生嫡女不好惹,她又娇又飒老祖宗三岁半,片场捉鬼引爆热搜掏空家产后,糙汉他冷脸洗床单【快穿】反派,我眼熟你!重生团宠:渣渣们都知错了快穿:全能女神苏炸天傅少,夫人今天又虐渣了团宠萌娃五岁半男神的花式撩法我死后第五年,疯批皇帝还在招魂带着芯片闯古代:王爷他嘴硬心软入夜沦陷橙橙如意外挂王妃,邪王的吃货妻快穿大佬:那些被迫当团宠的日子暴君,小公主又把您寝殿炸了靡日沉沦我,玄门祖宗,许愿超灵的!学霸穿成恶雌后,全兽世疯狂沦陷被渣爹抛弃?我靠兽语带飞祖国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