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二日,朱慈烺身穿龙纹银甲,手持天子剑,在一众将领和一众的簇拥之下,乘坐官船渡过长江。
由安德门进入南京外城之中,准备首先前往钟山祭祀孝陵,看着几乎变成废墟的南京城和簇拥在周围的将领士兵,朱慈烺不禁感慨万千。
去年的今日,才刚刚穿越而来,成为了顺军的阶下囚,守着崇祯帝和周皇后两副简陋的棺椁,以及两个年幼的弟弟。
经过这一年的奋战,终于实现了一大步,并且成功解除江南的危机,在万众瞩目之中进入了南京城内。
年初,明军占据长江北岸之后,同占据南京内城的多铎部八万多人隔江对峙,左军崩溃之后,清军及时镇压,又收拢了几万残兵。
左梦庚和几个主要将领带着上千名亲兵躲到石灰山之中,被从扬州赶来增援的六十七师抓获,左军主要将领全部被俘。
至此,左良玉苦心经营的二十万大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消耗殆尽,左军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多铎见明军四面包围,辎重补给在也江北被明军缴获,明白只有攻下内城,坚守到阿济格部从武昌杀过来才是唯一的出路。
于是将大炮布置在长江南岸,狠狠的打击明军的渡江部队,拖延江北攻势,在依靠外围城墙,阻挡扬州方向的明军。
以左军残军为炮灰,自己亲自指挥精锐攻城,历经三天血战,在城中叛徒的策应之下,终于由东面的朝阳门攻上了南京城头,同时打开了正阳门。
清军从两门鱼贯而入,同明军展开了巷战,南京京营将士大部分都殊死抵抗,可没有了城墙的支持,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
明军在城内节节败退,死伤惨重,在这种形势之下,投降派占据了主导权,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冯可宗还主动献出了弘光帝和太后。
随后弘光帝以皇帝之命令全城投降,崇王朱常润、保国公朱国弼、户部尚书钱谦益、御马监掌印太监韩赞周,司礼监掌印卢九德纷纷投降。
魏国公徐弘基、老周王一脉以及史可法带领不愿投降的官员,带着几千士兵由太平门突围而出,逃到钟山之上。
在孝陵卫的的帮助下,击退了清军的追兵,清军为了坚守南京,没有继续追击,很快就关闭了城门,准备与明军持久战。
北岸明军在六十七师和高杰部的帮助之下,经历了半个月的奋战,终于摧毁了清军南岸的炮兵阵地,将清军逼进了南京城之中。
朱聿键执政时,就在城中大量屯粮,准备应对各种危机,城中粮草本由朱国弼负责,清军入城之后,徐宏基便下令焚毁粮草。
朱国弼没有遵命,清军入城之后主动献给了清军,还带领全家在城门口跪迎,这些粮草够全城吃半年的,一下就解决清军的粮草问题。
多铎非常高兴,第一个就接见了朱国弼,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投降,全部得益于原本的投降派,这些人占据勋贵和官员中的一半之多。
清军兵临城下之时,这些人就逼着徐弘基投降,谁也没想到太子会在北边杀过来,徐宏基决定守城之后,抓一部分人。
但这些投降派在南京城中根深蒂固,家族庞大,门客众多,根本就抓不完,这些人久经朝堂,知道若是太子获胜的话。
一旦太子进了城,自己这些人就彻底完蛋了,先是赶跑唐王,拥立福王为帝,又想投降清廷,太子若是进城,有几个脑袋能掉?
于是这些人便铤而走险,趁着清军攻城之时,带着家丁和亲兵杀上城头,帮助清军破了南京城,求保全。
多铎入城之后,为稳定局势,向这些人透露了另一支清军主力即将赶来,只要坚持数月,定能大败明军。
凭借足够的粮草,还有城中士绅勋贵的支持,本身就善战的清军,将南京内城打造的如同铁桶一样,明军接连进攻数日,毫无办法。
于是明军将整个南京城团团包围,同城内的清军进行了拉锯战,持续了两月有余,纵使中央军团精锐,也难以破城。
明军的大炮对着城墙持续炮击了一月有余,坚固的南京城墙依旧纹丝不动,再加上南京城头也有清军的红夷大炮,明军的火炮优势也没有了。
朱慈烺看着近在咫尺的南京城,也是一阵无语,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这副局面,不禁感叹,老祖呀,当初为什么把城墙修那么结实呀!
而这时,清军兵犯山东的消息也传来,朱慈烺也不敢全力进攻了,怕清军从背后杀出,更不能撤军,让城内清军知道了,就被包饺子了。
僵持到三月初,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朱慈烺想到舆论战,同参谋总部商议之后,决定开展舆论心理战。
于是便利用热气球,向城中投掷写好的传单,此刻城中虽然不缺吃的,最缺的就是信息,第一天先是说清军进攻武昌的消息。
然后再说京城的主力进攻山东的事,将全南京城内的胃口都吊了起来,紧接着开始说两路清军都惨败了等等问题。
接着又宣传清军在京城强制剃头,甚至吃人,还有抄了京城投降勋贵的家,等等负面消息,真真假假,成功给城内所有人都造成了恐慌。
三月十日时,朱慈烺收到了清军攻山东不下,退回京城的消息,于是继续令明军展开猛攻,六十七师担任前锋。
这场舆论战卓有成效地制造了恐慌,在左军俘虏和明军降兵中引发了内乱,在明军围城的巨大压力下,内部矛盾终于爆发。
于是明军趁机攻占了聚宝门,顺利进入内城。第六十七师步兵一团团长阎应元带领部队率先攻入城中,与清军展开了长达十几天的激烈拉锯战。
整个南京城陷入混乱,百姓在明军的协助下纷纷出城避难,清军在城内的大街小巷设置防线,并配备各类火炮进行抵抗。
而明军则用迫击炮和轻型野战炮还击,双方火力凶猛,许多房屋被炸毁,全城几近废墟,双方的尸体堆积如山,
最终,凭借精良的装备和强大的战斗力,明军将清军逼退至皇城之内,多铎见大势已去,为保存实力,率领两万精锐突围而出,朝武昌方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