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旗主,我们女真人丁少,如果再得罪吴三桂,恐怕再无生存余地!”两人在正式场合,也不能兄弟相称,多尔衮眼光看向多铎时,始终落在对方头顶小辫子处,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被多尔衮用俯视盯着,多铎愤怒在心中逐渐升腾,若是自己镶白旗还在,哪由得他多尔衮如此嚣张。此一时彼一时,多铎也是人之豪杰,只好把怒意压在心中。
“摄政王,占领山海关,虽然会得罪吴三桂,但天津卫保证和大清签订合约,并满足我们的货物需要。”
“哼!”多铎话音才落,多尔衮便迫不及待反驳:“天津卫算个屁,几千士兵,如何与吴三桂二十多万边军相比?”
这质问掷地有声,平常人听来,绝对没有问题。但经历过大沽炮战的多铎,已经彻底改变了对战争的看法。他非常清楚,在没有制海权的当下,女真没有一块沿海沿河城市是安全的。
此时的多铎不想和多尔衮争执,索性提醒对方道:“摄政王,前日大清士兵已经出发,早已到达山海关城下,现在反悔恐怕也来不及。”
“哈哈!”
多尔衮忽然大笑,那浓眉下的深邃眼珠子,发出一道肆无忌惮的光彩。
“出征前我有过秘令,若不见第二道军令,绝对不许和吴三桂开战。即使上了城墙,他们也会联手吴三桂对付天津卫那些炮舰。”
声音几乎无任何收敛,皇太后脸色逐渐难看。这里是崇政店,什么时候外人在此处,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大笑。
想到多尔衮的正白旗就在城内维持秩序,皇太后强制压下心中愤怒,但斥责还是必须到位。于是她眼神泛出冷意,直接质询对方:“摄政王,当初商量之时,可没有提过第二道军令之事!”
第二道军令是多尔衮私自设定,如今整个盛京城尽在他控制之下,如此做的意图,就是要试探皇太后的底线。
若是皇太后默认自己实际控制大清则罢,否则刀兵相见,这大清的龙位,他多尔衮来坐也未尝不可。
皇太后审视着多尔衮,多尔衮则从容的挂着一缕笑意。但殿内其他三人都知道,难说下一刻,多尔衮就会大手一挥,然后从外面冲进来数百个正白旗士兵。
气氛紧张之时,多铎不禁将手摸向腰间,可惜他的弯刀在进崇政殿时,已经放在殿外侍卫那里。
“摄政王殿下,可否听我一言!”颜琳佑的声音打破寂静,她国师的身份,以及多尔衮对她的别有用心,却恰好将这千钧一发的氛围刺破。
“哦?”多尔衮转过头来,身着便服的颜琳佑让他赏心悦目,随即点了点头,“大国师有话,尽可说出来。”
在殿内,颜琳佑实权最低,说话前她需要给几人先做福。微微一躬后,颜琳佑再次看向多尔衮,眼中镇定无波。
“不知摄政王是否记得,我曾预言过龙气已经南移?”
此时多尔衮才恍然想起,这国师虽然外表美弱,可在预言一道,却实实在在推算出许多天机。就比如皇太极年前驾崩,实际大国师也曾私底下暗示过他。
女真人并不开化,那些神秘力量的确让人忌惮,即便多尔衮,此时也感觉一滴冷汗划过后背。
似信非信之间,多尔衮眼睛半眯,迟疑半晌后,才将脑袋点了点,“当然记得,国师现在说这个是何意?”
知道加在身上的神秘让多尔衮忌惮,颜琳佑强作的冷静终于安定,随即脸色露出若有若无的笑意。
“此次我去天津卫,略观天象才发现,那龙气此刻,正在天津之地!”
说到这里,话戛然而止,简短而有力,却是让殿内再次陷入安静。
龙气在天津,这意味着什么再明显不过。那殿上檀木椅子上坐着的皇太后,一时连刚刚多尔衮的不敬也丢在一边。
曾经的大国师,可是说过女真有千年之机运,入主中原大有希望。可自从天津卫突然闯入视线,大国师就一再警告,龙气南移,恐有变数。
这对女真来说,是一场巨变。眼看大明内部倾轧崩溃,连崇祯也逃到南京,本以为女真契机已到,却不料关键时刻,大国师竟做出如此预言。
起初皇太后怀疑过大国师,可有一天,大国师悄悄告诉他,皇太极大限将至,而半月后,皇帝真的一睡不起。
皇太极无病而去,也无任何中毒迹象,这不得不让皇太后深信。
实际皇太极是脑溢血,算走的洒脱。
此时皇太后才出语询问:“国师,为何此事不曾禀报?”
这就是颜琳佑临时起意编的,让她如何禀报。只能朝皇太后作揖道:“太后恕罪,不是我不禀,只是这几日我仍然在推演天数,今日才得出结果。”
说完颜琳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随即从腰间掏出手绢压在嘴上。仅片刻,一大片红色血迹便染红白绢。
堂内其余人见状惊讶,大国师曾经说过,每次泄露天机,必然遭到天谴。此次国师嘴中溢出如此多鲜血,定然是受创极重。
此刻颜琳佑趁着大家不注意,将两个干瘪的蛇胆偷偷划入衣袖,心中不禁暗叹:血囊又用完,可惜了那些上等胭脂。
“国师保重!”
皇太后立即出言相慰,国师往往在关键时候出手相助女真,否则一个数万人口的部落,近两年也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对她来说,此女子就是长生天赐给女真的吉祥。
看得出太后眼中的真挚,颜琳佑心中反而多出一丝复杂:“请太后放心,我无大碍!”
无大碍,就是有小碍,吐那么多血,是人都不可能没问题。
此时皇太后转头看向多尔衮,眼中顿时复杂,“摄政王,那天津卫真有成龙之相,我们此次若是丧失结交机会,往后大清该去向何处?”
如今的女真人,根本没奢望过占领整个华夏,他们心里,好好的维持大清政权,就是最大的胜利。所以无论皇太后,还是多尔衮,都是在政治上玩着平衡。根本想不到要趁天津卫羽翼未丰,迅速歼灭天津卫的想法。
但多尔衮还是不愿意放弃嘴巴边的权利,若是按照和天津卫的协定,等山海关拿下后,说不定多铎的镶白旗就会被释放。届时,再无他多尔衮一家独大的局面。
“皇太后,此时乃大清之命运抉择,切不可一言而定!”说完多尔衮用冷眼看向颜琳佑,那种既恨又忌惮的表情终于没掩饰住,“大国师,我希望你再次推演一番,看看你的预言是不是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