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辞听闻东夷人的踪迹已被找到,心中顿时燃起一股难掩的激动。他问祝卿好,”现在打造的兵器能够配备多少人的军队?”
祝卿好沉吟片刻,“工匠们日夜不停,三天三夜轮班操作打造出来横刀五千把。”
元明辞眉间微蹙,摇摇头,“还是不够,行军帐篷内有万余人,加上你半路招安的土匪,这些横刀也就将够一半的人使用。”
祝卿好:“除了兵器,我还能再给制造出来一批简易土炸药。”
元明辞突然想到三天前从山坡上滚落而下的那一批土炸药,问道:“那些土炸药是你弄的?”
祝卿好骄傲地点点头,“只不过那一批炸药因为太过于匆忙,配比还不是很精良,这几天我已研制出更加精确的配比,威力要比上一批还要大一些。”
元明辞更加心疼,他无法想象祝卿好一个京城贵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有时间去研制这些东西。
邓彦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既然现已知道那帮狗日的藏身之处,我即刻带人去干他们!”
祝卿好:“大当家的,你带领你的部队不做先锋。”
邓彦一下子激动起来,“什么?不让我们上去?难道让我们在旁边站着看吗?”
祝卿好摆摆手,“不是这个意思。邓大当家的,你凭借你在这里生活的经验,你觉得如果交上手,敌军要撤退的话,要往哪个方向撤退?”
邓彦恍然大悟,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守在他们撤退的地方,再干他一票?”
祝卿好点点头,“对,我就是这个意思,若是能生擒他们的首领就更好了。”
邓彦仔细看了看沙盘上的地图,指着一个东边的小道,“这里靠近北梁与东夷的边境,如果他们想要撤退补充补给的话,大概率从这条道路往回撤。”
元明辞点头,“可现在也不一定交上手之后,一定能逼得他们撤退,毕竟五千把武器还是不够。”
祝卿好眸光一闪,想起一位抗倭先祖,“剩下的人也不一定非要配备横刀。”
方英睁大眼睛,“什么意思?难道现在还有其他可用的兵器吗?”
祝卿好:“山后有一片荆棘林,我看那荆棘就极为好用。”
元明辞不悦的皱起眉,以为祝卿好又在捣乱,“现在不是你耍宝的时候。”
祝卿好却兴奋的站起身来拿了一张纸,用毛笔蘸了墨水,
“我没开玩笑。你看,东夷人他们的砍刀长且偏细,如果能用一些分叉极多的东西卡住他们的砍刀,此时再从他们的下三路攻其不备,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东夷人身材矮小,重心偏低,他们挥刀的时候一定是自上而下挥刀,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而如果这个时候能把他们的砍刀截留在半空之中,他们的下半身便会暴露出来,这个时候在攻其不备,用横刀劈砍,必能快速制胜。”
“我早就有这个想法,想用钢铁来打造一把这样的兵器,可是这一批带来的钢材还是不够用,后山的一片荆棘林,这个时候长势正好,材料坚韧,能替代兵器。”
元明辞眼中难掩惊艳的神色,立刻吩咐下去,“去砍两棵来试试。”
方英去了片刻,便带着两棵荆棘枝干回来。
祝卿好拿着一把小刀削去荆棘上多余的竹叶,只留下一些分叉和尖刺。
打磨完成之后,在荆棘的下半部分缠上布条,增加摩擦力,方便抓握。荆棘的上半部分保留好分叉和突刺。
祝卿好:“齐姮,你用横刀挥刀向我砍。”
齐姮:“郡主,这......把你弄伤了怎么办?”
祝卿好却很自信,“我有把握不会受伤。你模拟一下平日东夷人作战的样子即可。”
齐姮明白,拿起砍刀,自上而下做了一个劈砍的动作。
祝卿好自身力量极小,但是有了荆棘的加持,只一下子就卡住了砍刀,使齐姮无法再有所动作。
齐姮眼睛一亮,“郡主,这荆棘效果极好!”
祝卿好笑起来,这自然是极好的,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持狼筅对抗倭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祝卿好:“”、你看我一个弱女子都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果换上士兵的话,效果还要更加好。”
祝卿好拉着方英和齐姮摆出了一个三角形的阵地形态。
“这种东西不能单独使用,它只具备防御的性质,却不具备进攻的性质。但是如果是三个人一组,中间的这个人拿着荆棘卡住东夷人的大刀,左右两个人持横刀向中间劈砍,则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就像这样。”
齐姮和方英持三尺长的横刀,祝卿好站在中间,持五尺长的荆棘。
三人阵型几乎是牢不可破,攻守兼备。
方英兴奋的跟一只猴一样,他跟随元明辞与东夷人作战,前些日子吃了败仗,总是憋着一口气,一想到能用这种武器在战场上把东夷人打的屁滚尿流,就兴奋的上蹿下跳,“呜吼吼!郡主,你干脆到我们军营来做军师吧!”
祝卿好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我这点伎俩上不得台面,只不过以前在祝府的时候无事可做,琢磨出来的一些小技巧而已,没想到今天能派上用场。”
元明辞看着笑得灿烂的小姑娘,却笑不出来,为什么祝卿好能想出这种防御的阵型,一定是在祝府被人欺负惯了,才想到的这些保护自己的方法。这笔账,等回了京城,再慢慢和祝府清算。
元明辞:“方英,你带着士兵们去山上,尽可能多的砍荆棘丛,像阿好这样将它加工一下,缠上一些布条,方便抓握。”
方英即刻安排人手去山上找材料,并吩咐村长去寻找一些布条来。
相比于锻造横刀,这种东西就地取材,加工也很简单,不过半日的功夫便打造出了几百个这样的兵器。
军营的士兵们也是第一次见这种造型奇异的兵器,纷纷来问这东西怎么称呼。
祝卿好:“狼筅,这东西叫作狼筅。”
齐姮:“好名字!一听就威武霸气!”
方英:“有了横刀和狼筅,加上三人一组作战方式,一定能把他们捏死在这里!”
以前祝卿好在读史书的时候,便一直在想,如果唐朝的横刀和明朝的狼筅能处在同一时代,共同抗倭的话,效果会不会翻倍呢?今天总算能有这个机会来试一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