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般连带着将祁青瑶也怨恨上了。
只是再怎么说这是公主,即便是怨也并不敢表现出来。
没什么情绪的跟祁青瑶寒暄了两句,便以身子不适为由进了马车。
宴二见她上车,神情一松,终于像是活了过来一般。
将她送回丞相府,今日的任务便算是完成了,下回无论家里那些人怎么哄骗,他都不会相信了。
快到丞相府的时候,洛璃让马车停下。
宴二是个没什么耐心的,眼看就要将人送回去了,这半道上又停下来,于是皱着一双浓黑的眉毛问道:“怎么了?”
洛璃也没什么好脸色,“就送到这吧,我要去见个朋友,宴二公子先回去吧。”
神情一松,宴二立刻点头,但还没忘了道别,“那宴某便先回去了。”
说完立马一身轻松地离开。
宴二一走,洛璃就变了面色,朝马夫道:“去陈府。”
洛璃不是第一次来陈府了,门房显然已经认识她了。
可如今大公子并不在府上,门房有些为难。
洛璃本身便压着火气,从门房这里又问不出陈文简去了哪里,正打算进去等的时候,二姑娘从里面走了出来。
瞧见洛璃,二姑娘有些惊讶,“洛姐姐?”
自从陈夫人出事之后,二姑娘和三姑娘在府里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两人不论走到哪里都觉得旁人在对自己指指点点。
原本已经相看得差不多的亲事如今也全泡了汤。
别说是宋玉了,就是陈老爷先前帮三姑娘物色的一家七品小官的儿子,如今那家人都已经修书一封来将婚事作罢了。
说是自家儿子不争气,已经有了愿意共度一生的人,眼下闹着非要娶亲,怕耽误三姑娘的终身,这才不敢耽搁赶紧将事情说出。
什么误不误终身的,现在外头都说什么有其母必有其女,这陈夫人当年都能跟人私奔,谁知道她的女儿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三姑娘如今整日呆在房中哪里都不去,二姑娘则对自己的父亲产生了些怨恨。
恨他不为自己考虑半分,就这样将母亲休弃。
陈夫人到了这个年纪被休弃,外头的风言风语怎么可能停得住。
洛璃眼睛一亮,迅速将心里的那抹嫌恶压下去,硬是扯出了一抹笑来,“我来找你哥哥的,听门房说如今他不在府上,你可知他什么时候回来?”
二姑娘跟着笑笑,“哥哥一早便出去了,想必也该快回来了,洛姐姐不如先去我那坐坐吧。”
也只能这样了。
洛璃跟着二姑娘往里走。
半道上遇见三夫人,将两人打量了一番,掩唇轻笑道:“咱们昭明就是好福气啊。”
这意味不明的一句话顿时让洛璃的面色难看了下来。
这几日在家中呆的便十分憋屈,眼下没道理到了陈家,还要被这些人奚落。
这三夫人是个什么东西,也敢对着她阴阳怪气的。
洛璃甚至不曾犹豫,两步走过去,面无表情地对着三夫人的脸就是一巴掌。
三夫人尖叫一声,但瞧着洛璃冷飕飕的表情,顿时失了声。
“你觉得得罪了我,以你丈夫的性格,是会与你站在一处,还是会选择与你一刀两断,省得你牵连到他?”
当然是一刀两断。
三夫人捂着脸道歉,“我不是那个意思,你肯定是误会了,我是说……”
“你是什么意思与我无关,滚!”
三夫人咬着牙匆匆离开。
二姑娘被她这一番动作惊到,眼神都亮了几分,看向洛璃的目光中充满了羡慕。
这些日子三夫人没少到她和三姑娘面前冷嘲热讽的,但怕争执起来惹得父亲厌烦,两人只好忍着,眼下,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了。
二姑娘喜形于色,将洛璃迎到了自己房间。
洛璃喜欢陈文简,自是希望他在陈家的处境能好一些,毕竟她想要嫁过来,得过了父亲那一关才行。
如今她最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将陈文简的名声恢复,让陈老爷重新对他重视起来。
于是刚一坐下,她就问二姑娘,“听说府里有个姨娘有孕了?”
一提到这个,二姑娘便是心口发梗,竹筒倒豆子一般噼里啪啦的全都说了。
“是,就是陆晚柠的那个姨母,如今已经有了身孕,如今爹眼里只有她和她肚子里那个没出世的孩子,压根不在意我们三个的死活。”
洛璃闻言轻轻叹气,“实不相瞒,这世界之大,什么样的事情没有发生过,陈夫人做下的那些事情,先不说是真的还是被人陷害冤枉的,就算是真的,身为父亲,也该为你们,为了陈府考虑得更周到一些。”
见二姑娘听得认真,洛璃道:“你可听说过五年前通平侯夫人的事情?”
大姑娘就是嫁去了通平侯府,二姑娘自然知道,于是点了点头,眼神闪烁,“洛姐姐说的是前侯夫人当年暴毙的事情对吗?”
洛璃点头,“我将你当自己的亲妹妹才会与你说这些的,若是说错了什么,你也别往心里去,只管听了后忘记便算了。”
“如今京中对于那侯夫人的传闻大多是说得了急病暴毙的,但当年,据说是这侯夫人与府里的下人有私,被撞见,侯爷怒不可遏,但又不想让这等事情外传出去丢侯府的脸面,于是便让这侯夫人自尽了。”
“这几年的时间过去,提到通平侯府,谁还记得当年侯夫人的事情?”
更何况,这人一死,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不是任由旁人来说。
真的说成假的,假的说成真的,即便是如她母亲那般自以为知道内情的,在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也会跟上一句,谁知道呢,兴许是假的呢。
二姑娘听得愣了神,乍然想到当初母亲被禁足的那些时日。
她想洛璃说得对,若是爹爹不曾那么狠心,只管将母亲一直禁着足,她和妹妹何至于到如今的境遇。
或是再狠心一些,如那通平侯一般直接让母亲去了,如今也不至于到这般田地。
大姐在通平侯府的日子也不好过。
她与妹妹在这府里也要看人眼色,将来婚事还不知该如何是好。
兄长如今也时常不回家,平日里总是温和的面容如今冷漠地离开,看着便十分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