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林歆回答,杨濯就从房子里出来了,嘴巴还一鼓一鼓的,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他在偷吃。
嘴里吃着不算,手上还拿着一块桃酥,出来就塞到方大宝手里,“吃!”
方大宝手里拿着桃酥不知所措,看看杨小五,又看看林歆,犹豫着要不要吃。
林歆温和道:“濯哥儿给你的,你吃就是了,不要客气。”
一点吃的,林歆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更别说对方还是自己儿子的好朋友。
乡下家家户户孩子不少,但林歆觉得,儿子的朋友还是太少了,她有时候会忧虑,儿子是不是有点孤单。
因为杨濯和家里的几个堂哥差了那么几岁,所以两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玩得并不是那么合拍。
二房和三房的两个堂哥还好一些,平时去哪里玩都会喊上杨濯,但总归有四岁的差距在,有时候玩着玩着就会顾不上照顾堂弟,最后是杨濯自己一个人走回来的,那时候林歆看到杨濯那孤独的小身影,当娘的那叫一个心酸,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现在有方大宝,很好。
大房的那两个堂哥就更不用说了,平时没什么特殊情况都住在镇子上,一年回来不了几次,回来了也不稀得和一个四五岁的小豆丁玩。
更没有耐心带他玩。
方大宝看林歆没有生气,反而温柔让他吃,呲牙笑,“谢谢婶婶,谢谢小五,下回你来我家,我让我奶煮鸡蛋给你吃。”
杨濯也笑,他就喜欢这种有来有往的朋友关系,而不喜欢那些只想骗他吃的小孩。
杨濯来到林歆身边,悄咪咪问,“娘,我可不可以拿一点点的奶豆腐给大宝尝尝。”
一边说,一边拿小手示意只是手指头那么大一点。
林歆点头,“行,别只给你朋友,也给你哥哥姐姐拿点,让她们尝尝。”
院子里有侄子侄女在,不能只给外人而不给家里人,那不像话。
她们四房虽说不受杨老太待见,但二房三房的哥嫂都是不错的,就算有什么,也罪不及孩子。
杨北昨晚就将东西切成一小份一小份的,就算拿一点出来分,也不会减少很多。
林歆不让孩子去很远的地方玩,就让他带着方大宝在院子里玩或者大门口外玩,总之要在她的视线之内。
学堂还有几天就开了,到时候杨濯也要去念书。
之前已经和杨北商量过了,将杨濯送去县城的邕州书院去,但现在林歆又有点犹豫了。
一是因为县城很可能有人贩子的存在,她儿子是男娃,也养的白白胖胖,是人贩子最想拐的那种类型。
二是家里其他人知道她娘家能把孩子送到邕州书院去,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此前她一直没向杨家其他人透露她爹是邕州书院启蒙班的夫子,众人也只以为她爹是县城普通书院的一个夫子。
“啊!ma~ma~”杨穗不满自个儿娘在一边坐着不理自己,气哼哼发出抗议。
林歆捏捏她胖乎乎的脸蛋,将趴着的她翻个面,手扶着让她坐:“乖乖的……”
“啊——”嘴上啊呀叫个不停,小手向门外挥着,林歆知道,她这是想出去玩了。
无奈,只能带她出去,否则等会闹得更厉害。
晚上杨北回来的时候,林歆就和他商量,要不要把家里这几年存下来的银子换成田产或者铺子,这都是长久的营生。
杨北就在脑子里扒拉这几年存了多少银子,媳妇陪嫁租出去的两个铺子这几年下来能有二百四十两,所有田地一年扣除生产成本、赋税和庄户的工钱,一年能有五百两左右,五年就是两千五百两。
这几年陆续往钱庄存的银子也有两千两了,还有三百两的银票藏在县城的宅子里,镇上宅子也有一百五十两的银票。
现在住的屋里有银票也有碎银,都是留来日常开销的。
盘算一番后,杨北就和林歆说了一下大概的情况,这些其实都是有记录的,但是账本在县城的房子里。
“之前爹娘给我的五百两压箱底的银子还没用。”林歆提醒。
杨北摇头,“那钱你留着,不用算到总账上来。”
“那要不要买土地或者商铺?”林歆询问杨北的意见。
“你想买就买,我都听你的。”这些大部分都是林歆赚来的,所以杨北尊重她的决定。
“那我们拿存在钱庄的银钱去买?”
剩下的银子要留在手上备用。
杨北点头,“行,听你的,不过咱买哪个地方的商铺和田地?”
邕平县是邕南府下边一个发展得比较好的县城,加上有邕州书院在这里,商铺的价格并不便宜,土地也是。
“到时候咱一家人一起去县城看看,顺便带濯哥儿去县城玩玩,可以给大嫂递信,让她先留意着哪里有铺子和田地要买卖的。”林歆兴致勃勃提议。
“嗯。”杨北看她开心,它也高兴,“那一半用来买商铺,一半用来买田地?”
“嗯。”
“还有一件事。”林歆看到踢被子的杨濯,突然就想到了。
杨北不解,“什么事?”
“县城不是有人贩子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抓到,濯哥儿过几天就要去学堂了,到时候还让濯哥儿去县城吗?”林歆忧心忡忡。
“爹娘和大哥大嫂她们都在县城,应该没事的吧!”杨北有些迟疑的说。
林歆,“大嫂平时要管家和打理外边的营生,大哥要专心读书,为下一次的会试做准备,哪有时间精力照看濯哥儿,爹也是,要教书呢,也不能时时看着孩子,娘虽说有空,但是照顾大哥的两个孩子已经很累了,濯哥儿小,很多事都要人帮着才行。\"
至于小弟林宇,就更不用说了,也是要读书,听她娘托人带回来的信说,清明过后,他要外出游学了,说是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不能埋头做个书呆子。
这一去,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
经过林歆这么一通分析,杨北也意识到不妥,岳母是孩子的外祖母,对与杨濯肯定是疼爱的,但是他们为人子女的,也不能一直麻烦长辈。
而且,杨濯本该是她们夫妻的责任。
“那就让濯哥儿在镇上学堂启蒙?等他大一些,会自己照顾自己再送去岳父那边的书院?”杨北笑着将靠在自己怀里的人搂紧一些,将头埋进她怀里,开心的笑,“媳妇儿,我娶到你真是积了大德了。”
他一定要对她更好一些才行,还有他要琢磨一些能挣钱的路才行,不能一直靠着媳妇嫁妆的产出,那样不像话,也会让人瞧不起。
他置办几十亩田地所用的银子,都是没成婚前拿命去拼的,干了一回他就跑路,拿着银子买了地,然后就安心在孔氏的铺子里打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