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大学,这座充满学术气息的校园,近日却被一层阴霾笼罩。清晨,一名学生在实验楼后的树林中发现了一具尸体,死者是该校化学系的高材生李明。案件迅速上报,林霄、杜城和沈翊再次出动。
抵达现场时,法医正在对尸体进行初步检查。李明趴在地上,背后有多处刀伤,伤口形状怪异,像是某种特制刀具所为。周围的草地上有明显的挣扎痕迹,血迹溅洒在一旁的树干上。
林霄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尸体和周边环境。他注意到李明的右手紧紧握着一支笔,笔尖已经折断,似乎在临死前试图写下什么。林霄轻轻掰开手指,发现手掌下的泥土中有一个模糊的字母“x”。
杜城眉头紧皱,环顾四周:“这大学校园里怎么会发生这种事?看这伤口,凶手手段够狠辣的。”沈翊则拿出速写本,快速勾勒出案发现场的大致情况,同时留意着每一个细节。
林霄站起身来,分析道:“从伤口来看,凶手并非专业杀手,刀法凌乱,但每一刀都致命,说明行凶时情绪激动。这个字母‘x’可能是死者留下的关键线索,也许是凶手名字的缩写,或者与案件有重要关联。杜城,先排查李明身边关系密切的人,尤其是近期与他有过矛盾的。沈翊,你根据现场情况,尝试画出凶手的大致轮廓,包括身高、体型等特征。”
两人领命而去。杜城带着警员在校园内展开走访调查,询问李明的同学、老师和室友。他们了解到,李明最近在参与一项重要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有望为学校带来巨大荣誉。但也因此,他与同组的另一名同学王强产生了激烈的竞争。王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李明剽窃了他的研究思路,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
与此同时,沈翊在警局内,结合现场勘查和对李明社会关系的初步了解,开始绘制凶手画像。他一边画一边思考:“凶手在如此激动的情况下行凶,说明与李明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从伤口的力度和分布来看,凶手应该是男性,身高在一米七五左右,体格较为健壮。”
几个小时后,沈翊完成了画像。林霄看着画像,陷入沉思:“这画像与我们目前掌握的王强的特征有几分相似,但不能仅凭这一点就断定他是凶手。杜城那边还需要进一步核实王强在案发时的行踪。”
杜城通过调取校园监控和询问相关人员,发现王强在案发时间段确实有不在场证明。线索再次中断,案件陷入僵局。
林霄决定重新梳理案件,他回到校园,再次来到案发现场。这一次,他没有局限于尸体周围,而是扩大了搜索范围。在距离案发现场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他发现了一个被踩坏的眼镜框。眼镜框材质普通,但镜片上有一些奇怪的化学物质残留。
林霄将眼镜框带回警局检验,经过分析,这些化学物质与李明正在研究的一种新型材料有关。这一发现让林霄意识到,凶手很可能与李明的科研项目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
他再次找到李明的导师张教授,询问关于这个科研项目的更多细节。张教授透露,除了王强,还有一个校外人员对这个项目也非常感兴趣,名叫许泽。许泽是一家小型化工企业的老板,一直试图获取李明的研究成果,用于商业开发,但遭到了李明的拒绝。
林霄、杜城和沈翊立刻对许泽展开调查。他们发现许泽在案发当天曾出现在校园附近,而且他的身高、体型与沈翊画出的凶手画像十分吻合。更重要的是,许泽曾经因为商业竞争使用过一些不正当手段。
警方迅速前往许泽的公司,在公司的仓库里,他们发现了一把带有血迹的特制刀具,经过比对,与李明身上的伤口吻合。就在这时,许泽似乎察觉到了警方的行动,试图驾车逃跑。
林霄和杜城带领警员迅速追击。在一场紧张的追逐后,许泽的车被逼停在一个废弃工厂前。许泽下车后,手持一把匕首,负隅顽抗:“你们别过来!是李明那个小子不识好歹,我只是想和他合作,他却要把我告上法庭,断我的财路!”
林霄站在他对面,冷静地说道:“许泽,你已经无路可逃了。为了一己私利,你不惜杀人,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行。放下武器,争取宽大处理。”许泽眼神疯狂,挥舞着匕首冲向林霄。林霄侧身一闪,轻松躲过,然后一个利落的擒拿动作,将许泽制服。
案件成功告破,林霄等人离开校园时,夜幕已经降临。校园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这起案件让他们明白,在追寻真相的道路上,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回到警局后,大家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复盘,林霄总结道:“校园案件往往涉及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纠葛,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挖掘背后的真相。”杜城和沈翊点头表示认同,他们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棘手的案件等待着他们,而他们将携手共进,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