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三大派之一的傲天神刀派旗下的书铺买来的大馨朝简略地图,诸葛玄凭经验判断单是一个大馨朝,疆域就隐隐超过四方岛版图。
换言之,大馨朝疆域要大于大瑞+大霖+新越+以双龙帝国为首的众小国+未开荒之区域。
这可太离谱了!
大瑞未复国前,大霖皇室尚且需要安排许多实封贵族到地方上,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统治,这才给了天外仙宗裂土分疆的机会。
而新越国更是严格实行等级制度,皇室对贵族们的倚重简直严重到离谱。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大霖、新越疆域太大,皇室乃至朝堂掌管不过来。
大馨朝的疆域却比它们加起来还要大!
决意暂居北方之城的诸葛玄很难不对他们的政治制度产生兴趣,也怕因为不够了解北方之城就贸然行事而引发后续麻烦。
经过烂熟于心的春风化雨般的侧面了解,他心里有数了。
简而言之,五万多年下来,大馨朝把能试的制度试了个遍,把能踩的坑也踩了个遍。
其国力在某些时间段虽有颓势,但始终呈现螺旋上升趋势。
而其最终确定的制度为政教混杂。
以北方之城来说,政方首脑是朝廷任命的城主,首府为城主府。
但许多事城主根本绕不开三大派七大门,甚至得主动登门商量。
在北方之城这片地界,三大派七大门是经过几万年斗争后才最终定性的修仙门派,近几千年来格局一直没变。
它们历史悠久,涉足各行各业,和北方之城所有人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们支持,官府政令通达,官员就好做事,易立功。
他们不支持,地方不稳定,朝廷操心,官员便麻爪。
一个闹不好,朝廷会处置处理不好关系的城主等人。
但三大派七大门若是过了火,朝廷发来的就不是处置文书,而是对三大派七大门的缴贼檄文。
因此,三大派七大门和城主府之间往往会因时局变化而形成不同的相处方针和战略目标,有时候甚至会发展成狗咬刺猬——谁都不情愿。
三大派七大门牢牢把控着招生权,每次收徒的数量都是一定的,且只要天赋最好的那一小撮。
余下的才会被中小门派瓜分。
而最次的只能当散修。
若是三大派七大门在某一届收的徒弟质量高,便会形成优势。
但城主府有朝廷做靠山,等闲也是不惧。
为了更好制约三大派七大门,城主府会扶持一些中小门派,供奉一些散修里的高手。
但无论这些高层怎么斗,他们依旧很有默契的瓜分着该有的利益,只会漏些汤汤水水给中小门派、底层修士以及平民百姓。
他们亦不约而同的把控了向上通道,尽可能阻碍更多不相关的人成为他们。
这些事当然会摆在明面。
却有更光明正大的解释。
他们在长久的时间中查缺补漏,建设好了处理各项事务的规矩、流程,看似一切有条不紊,合情合理,实则随便一个小细节就能卡的成千上万的人叫苦连连。
在他们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习文练武,怡然自得,阶级区分模糊到近乎没有。
就是有上进心的人比较憋屈,饿饿不死,饱饱不死,远远看餐桌一眼都不够格。
换句话说,阶级不是没有,而是两极分化,一者云,一者泥,并不像楼梯那样一目了然的递进,所以大家普遍感受不到。
以小见大,朝廷那边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城主换成了皇帝。
而三大派七大门换成了更有实力的门派家族。
在一些地方,则是以强势的门派为主。
官府派去的人只能勉力支撑,被分疆裂土的可能相对较大。
就连皇帝也不得不选择联姻、封赏之类的方式来拉拢它们,以达到明面上的一统和尽可能的回旋空间。
当然,还有利益。
只要这类地方能顺利交上赋税,就算朝廷的掌控力弱点,皇帝也不甚在意,静观其变。
毕竟几万年下来,皇室见过太多的强大门派和厉害宗门,甚至被迫在权臣面前屈服过。
可最终这些势力都烟消云散了,成为历史尘埃,只有皇室始终屹立。
诸葛玄很难说这样约定俗成的制度好或者不好,他也没有什么野心。
没有野心,他就不会因为想上进却又不忍祸害百姓的安稳生活内耗。
更不会在面对无解的向上阻力时力所不及而崩溃,只能摆烂或死亡。
作为一个过客,一个长生者,他只知道早晚有一天这些会烟消云散。
而新的正义政权会建立,新的门派和修行高手又会骑在一些人头上。
他觉得自己只需要看着就好,无需想东想西而影响自己的平和心态。
等哪天不想在北方之城待了,离开便是,换成其它地方后亦是如此。
从始至终他冒出过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从没想尝试权力的味道。
他有些看不惯各个国家的当权者,不想为伍,却又没有完美的手段和正确的方向。
他甚至觉得如果让自己上,自己搞不好还不如他们。
因此有时反而理解他们,甚至同情他们,像个苏轼。
几百年了,他早就知道并习惯自己不是这块料,索性眼不见心不烦。
“据小道消息说,三大派有灵桥境高手坐镇,而七大门都不止一位凝神境高手。”
“一般像这样的小道消息,都带有扮猪吃虎的韵味,保不齐它们比人们以为的还强。”
“要真是如此,光是这十个门派加起来的综合实力,就要超过整个四方岛。”
想到此处,诸葛玄不免有些感慨:“从某些方面来说,历史太厚重也不是什么好事。”
“以大馨朝百姓来说,大家一出生便会耳濡目染学会许多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总结下来的思想、理念、习惯、认知。”
“久而久之,要学习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学习难度越来越大。”
“于是哪怕已经很优秀,依旧会被更优秀的人比成渣,最后不得不害得大家一起内卷。”
“更要命的是一旦熟练掌握历史,便会发现现下发生的一切都在以前发生过,不用深度思考便能知道接下来会如何,该怎样应对。”
“可有些事情,人们依旧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循着历史轨迹去走,最终再次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