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分,听起来不多,但这是省里资源、市里渠道,能开厂就不错了。
陈鹏飞斟酌了一下:“蜂蜜是咱村自产的,要是能多拿一成就好了。我们村现在靠这口饭吃,要是薄了,村里跟不上。”
副厅长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一笑:“你这小子,倒挺有章法。成,四六分,市里占六,村里四。你可以回去想想,过两天再给答复。”
……
晚上回到招待所,陈鹏飞饭也没吃,直接找了电话,拨了老半天,才通了县里办公室。
“喂,我找魏局长,我是陈鹏飞。”
“魏局长刚回来,稍等。”
过了半分钟,电话那头换了声音,“陈鹏飞,你在市里干出啥动静了?刚才省厅来电话,说你那个汽水项目要挂牌试点!”
陈鹏飞激动地吸了口气:“魏局,我……我还被记者采访了,汽水快要进市里工厂了,副厅长今天跟我谈合作分成的事……”
“等等,你先冷静。”魏局长也激动了,“你先写个详细材料回来,我明天上报县里常委会,让他们专门设立小组跟进这个事。回去的路上小心,别出事。”
“好!”
挂了电话,陈鹏飞长出一口气,走到招待所阳台,看着丹江城的灯光,喃喃自语:“咱陈家村,真的要变天了。”
陈家村的春天,今年来得格外早。
早到什么程度?村头那几棵老槐树,才冒了点芽,蜂场这边已经开始动起来了。
陈芳兰站在一块新整出来的空地上,穿着套略显宽大的蜜蜂防护服,脚边放着几个新买的蜂箱,身后站着七八个村里的妇女。
“都听清楚了吧?”芳兰拉高声音,“蜂箱要摆在朝阳、不潮、不闷的地方,附近要有花。蜜蜂不是牛,不能拴着管,它们飞出去采蜜,要靠习惯找回来的!”
“你们几家一组,哪户有空地、哪户媳妇在家多,就多负责点,蜂蜜采得多,年底分的也多!”
“听明白没?”
“明白!”一帮妇女扯着嗓子喊。
周霞站在一边,拉着刘秀华袖子小声嘀咕:“芳兰这丫头,越看越像个带头干事的了。”
刘秀华笑道:“那可不,她现在在村里人缘好得很,谁家有事都愿意找她去帮口。”
“这都媳妇干出来的光景,陈建祖在家都不敢拿腔了。”
几人笑成一团。
蜂场一开,村里气氛就变了。
原来一说干活,全是壮劳力,现在倒好,媳妇孩子们成了主力军,连陈奶奶都在院里摘花,说是给蜜蜂熬花露水喝的,陈鹏飞听了差点笑岔气。
……
而此时,县政府院里,一场小型汇报会正在进行。
魏建设拿着一沓材料,指着黑板上的草图:“这是陈家村的汽水试点厂,计划用的是老砖厂旧址,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
“蜂场方面,陈家村现有蜂箱二十六组,预计五月底达到五十组规模,年产蜜预计达五百斤以上,可保障第一阶段汽水生产。”
“至于罐头项目,目前已完成小批量试制,产品样本已由省厅轻工业处收录,列入初步招商名录。”
坐在会议桌主位的,是县委书记韩德全。
他年近五十,原本眉头紧锁,听到后面时却渐渐舒展。
“魏局啊,这小陈鹏飞,真是你们局里派下去的?”
“是我从招工简历里捞出来的。他原先是个工读学校毕业的临时工,我看他写材料不赖,就调过来锻炼,谁知这一锻炼,整出了两个厂。”
“汽水、罐头,这可是中央都重视的项目。你说他用蜂蜜做汽水,真的假的?”
“我亲口喝的。”
“罐头呢?”
“昨天刚送来的样品,水果罐头,口感不错,甜度适中,用的是冰糖和蜂蜜混合熬制。”
韩书记点了根烟,吸了一口,道:“陈家村,我去过,那地方山高沟深,交通又不便……现在真要搞工厂,他们能干得动?”
“书记,陈鹏飞那小子说过一句话,我印象深刻。”
“啥话?”
“他说:‘蜂蜜能把一口凉水变成甜汤。只要给村里人甜头,他们不怕干,就怕没人带着干。’”
韩德全沉默了一会。
“行,这事我亲自跑一趟,安排县工业局、人事科、农业站一块下去。一个月内,汽水罐头两厂要有个明确答复。”
“书记要亲自去?”魏建设惊讶。
“咱们整天喊口号,说什么支援农村,结果真有点苗头又怕担责。那还干个啥!”韩书记把烟头按灭,“明天,我就带队下去。”
……
傍晚,陈鹏飞正在后院拌罐头原料,芳兰一边端水一边说道:
“你猜今天谁来找我了?”
“谁?”
“三婶,还有婶婶她嫂子,还有她堂妹……都想来咱蜂场干活。”
“这么多人?”
“我都给分下去了,人手倒是不愁,就是现在蜂箱还不够。”
陈鹏飞笑着摇头:“咱这小村子,咋一下子像企业似的了。”
这时候,大队书记陈铁栓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拿着封公文信封。
“鹏飞!出大事了!”
陈鹏飞一下站起身:“咋了?”
“县委书记明天要来咱村!”
翌日清晨,陈家村的山风还带着几分寒意,大队部前却已经热闹了起来。
陈铁栓一大早就带着几个村干部,把大队门口的招待所擦得锃亮,还特意叫上陈东去山沟口等着,负责一看到车就跑回来喊。
“都打起精神来!县委书记一会就到!”陈铁栓一边整衣领一边喊,“谁要给咱村丢脸,我拿鸡毛掸子打他!”
“栓哥,那咱们穿啥接待?”妇女主任悄声问。
“穿干净的,别穿破烂,能笑就笑,不能笑的给我咧嘴也要装笑!”陈铁栓咬牙道,“今天是咱村翻身的机会。”
八点不到,陈东就一溜小跑回来喊:“书记的车来了!进山沟啦!”
话音未落,陈铁栓已经拎着水壶朝村口冲。
不多时,一辆黑色吉普车缓缓驶入陈家村,在这山村的小路上,显得格外气派。
车门一开,县委书记韩德全踏着泥地下车,一眼望去,迎面站了一排人,陈鹏飞、陈铁栓、魏建设、还有穿着整洁衣裳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
“欢迎书记莅临陈家村指导工作!”
喊声整齐划一,连陈奶奶都站在后头捋着头发,笑得合不拢嘴。
韩书记点点头,目光一扫,落在陈鹏飞身上。
“你就是陈鹏飞?”
“是我!”陈鹏飞站得笔直,“欢迎书记来村里指导。”
韩书记笑了:“昨天喝了你做的汽水,真不错。我问你,这配方、这工艺,真是你自己研究的?”
“不是。”陈鹏飞干脆利落,“是我和芳兰一起琢磨的,我媳妇管蜂场,也管配料,汽水罐头离不开她。”
一旁的魏局长忍不住笑了:这小子,还知道带老婆出风头了。
韩书记听了更满意:“好啊,夫妻齐心干实事。今天我来,就是想看看你们这个‘蜂蜜汽水罐头联合体’,是不是真的能带动一村致富。”
话音一落,身后几个县工业局和农业站的干部都忙着点头,拿着笔开始做记录。
一行人随后在陈铁栓的带领下,实地看了蜂场、看了罐头加工点,又尝了样品,连蜂蜜水都喝了两大杯。
“书记,我们现在蜂箱不够,原材料有限,但我们准备把村里的空闲土地都规划起来,种花种草,打造个生态型蜜源带。”芳兰抢在陈鹏飞前头介绍。
韩书记连连点头,最后站在大队院里,对着全体村民讲话。
“今天我看到一个非常好的苗头!蜂蜜是农副产品,汽水罐头是工业产品,你们陈家村把这两样结合起来,这叫啥?这叫‘以农促工、以工带农’!”
“我提议,咱们陈家村试点‘蜂场联合社’,以后不光蜂蜜、汽水、罐头,还能带动其他产业,咱们搞联营、搞集体股份制,大家一起干、一起分!”
话音刚落,场下一片哗然。
陈老头在后面激动地拄着拐:“这还了得!咱庄稼人也能当股东了?”
陈奶奶笑得嘴都合不上了:“要不是我孙子,我还以为说的是城里厂子哩!”
会议结束后,韩书记把陈鹏飞拉到一边。
“鹏飞,你这头脑,不该埋在一个村里。省里刚好办个青年工农技术进修班,我给你报个名,去三个月,学点政策和经营管理,回来接着干。”
陈鹏飞一听要走,第一反应不是荣幸,而是皱眉:“书记,我不想走,我媳妇、我爹娘、我这边事太多。”
韩书记拍拍他肩:“放心,是带编制的,还给你发补贴,村里这边我会安排人帮衬。你不是光为你一个人干,是为咱整个县铺路。”
陈鹏飞低头想了想,终于点头:“那我听书记的。”
……
傍晚,大队部召开了全村大会。
陈铁栓带头表态:“以后咱村搞蜂场联合社,汽水厂、罐头厂都纳入社里经营,产值算公账,利润年底按出力大小分成!咱们要抱团干,不能各干各的!”
芳兰也表态:“我这边蜂场的事,我来管到底,保质保量。”
会议刚散,村里人议论声就炸了。
“以后我们也能当工人?”
“年底真能分钱?”
“这芳兰可真有两把刷子,陈家这一家子,全是能人!”
陈鹏飞站在人群边,看着蜂箱边忙碌的芳兰,眼神里透出一股从未有过的坚定。
他知道,这个春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