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蒙古内部内乱。
段星炎及时调整。
一百万陆军总数不变。
战损的补充,该退役的退役。
招募二十万水军,开始在金陵等地方训练。
将六十万大军,布置在长江沿岸的一些地方。
后方的很多城池,段星炎只布置少量的军队。
“师父,真不能过江杀一阵子?”
十七眼神充满期待,很想带兵过去大杀四方。
这次,她率兵在城内冲杀,也是勇猛无比。
“暂时不行,我们的军队要做调整。”
“好吧。”
十七无奈,段星炎不答应,她绝对不敢擅自行动。
只能借了段星炎的大雕,骑上去。
然后,沿着长江飞,看到对岸的港口就放火。
段星炎在城中逛了起来。
他又要迁都了。
这次如果迁都,他一句话的事情。
他现在的威望,已经无人敢有反对的意见。
段星炎不会迁到北方去。
有道是,天子守国门,这是最合适的。
然而,段星炎要拿下东南亚地区,甚至继续往西而去。
要控制那么多的海外土地,未来还要登陆美洲。
暂时,只能选择定都南方。
金陵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还能控制整个长江。
段星炎走了一圈。
没下决心。
“或许,在上海重建一座城池更合适。”
“海军,可以放五万在那训练。”
段星炎定都,需要兼顾南北。
定都北方,好处非常多。
但,对东南地区的大片岛屿,控制力就弱了。
“建新城,需要大量的劳力。”
“现在还没有啊。”
段星炎向东看去。
觉得那应该有很多免费的劳力。
就是怎么运过来。
“等二十万海军建成吧。”
段星炎现在的船只,只够带三万多军队。
当然,也可以征用一部分商船。
他不想那样干。
多影响经济。
给他一年的时间。
几万海军,带几万陆军过去就够了。
当然,要将劳力运过来,也确实需要强大的运力。
总之,先干。
段星炎在金陵城停留了半个月。
打算先迁都金陵。
之后,在上海那地方,建一座新城。
段星炎回去之后,两个月的时间,就迁都过来。
接下来就是发展。
发展有很多方面。
增加人口是重中之重。
红薯,土豆还有玉米,开始推广。
同时,段星炎派了一支队伍去找棉花。
钱庄里有一亿多两白银,还有大量的铜钱。
段星炎开始花钱。
建了很多官营的医馆。
诊断,开方子,只要五文钱。
买药的另算。
可以自己去采药,也可以在他们那平价购买。
建立专门的医学院。
666牌感冒灵也推广了出去。
接着,大量修建官营养鸡场。
生产大量的鸡蛋,薄利多销,增加国人营养。
鼓励生孩子。
段星炎也自己带头。
大宋先后送了两批美人,十几个。
段星炎虽然跟她们感情很浅,交流却可以深一点。
同时,鼓励民间自己发展一些轻工业。
而重工业,开矿,炼钢,制盐,白酒等等,都是官营。
地主,在他们这里,注定要消失。
最多允许有五百亩土地,而且不管谁的土地,都必须交税。
哪怕是皇室的土地也都要交税。
造船,也直接批了一千万两银子。
段星炎忙忙碌碌一年。
蒙古那边,也是内乱了一年,才稳住了局面。
这一年,段星炎这里人口增加很快。
新生的就不说了,出生率比之前提高很多。
同时,死亡率也降低很多。
主要是北方移民过来的有三百多万人。
同时,杨康攻占南方的地方。
直接抓了六十多万壮丁。
这些壮丁,主要修路跟开矿。
女子,分配给了一些退役的士兵。
在南方有许多据点,修建了许多的城池。
那的土地非常的高产,能生产大量的粮食。
一年的时间,段星炎花了五千多万两银子。
当然,收入也有两千多万两。
主要是修路跟开矿,前期投资巨大。
这天,段星炎独自走在金陵城。
“师傅,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十七带着人巡逻,碰到了段星炎。
“跟为师走走。”
“是,师傅。”
“师傅,您烦恼什么?”
段星炎带她走到了一处高处。
向东看去。
“海外,有几座岛,我想打下来。”
“正考虑人选。”
“杨康可以做,我的徒弟们也可以做。”
有仗打?
十七眼睛顿时有了光。
“师傅,师傅,我啊我。”
十七激动的指着自己说道。
“你?”
“去干这种事情,需要心狠手辣。”
“杨康这种人最合适。”
“去的话,要杀人,杀很多人。”
“还要,残暴的逼他们挖矿。”
那可是有可以挖几百年的银矿,还有大量的金矿。
“而且,去的话,可能时间比较长。”
“我不确定什么时候,就要跟蒙古开战了。”
十七一听,也纠结了起来。
十七纠结了一阵子。
“师傅,那地方是不是对你很重要?”
“当然重要了,不重要,我就不会纠结了。”
“那我去。”
“师傅大恩,徒儿自然全力报答。”
“徒儿,去帮师傅,将那地方拿下。”
段星炎沉默了很久。
有个自己信任的人去,自然更好。
他想了很久说道:“好,这次会有二十万兵马可以调动。”
“其中还会配置三万蒙古骑兵。”
“你过去之后,除了抓壮丁开矿之外,还可以训练一支军队。”
“那地方的人虽然矮小,但打仗不要命,给点甜头什么都能干。”
“将来,很多地方,需要他们去拼命。”
“留下一部分军队会长期驻守在那。”
“可以给他们分配两个到三个的老婆,让他们安心在那繁衍生息。”
那地方的兵员是真好用。
拼命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上。
死多少,段星炎都不会心疼。
段星炎又补充说道:“过去之后,分而治之。”
“多训练一批士兵出来,将来打仗的地方,多的是。”
“放心,师傅。”
“徒儿争取一年之内,全部打出来,再给您训练二十万军队出来。”
“好。”
“回去吧,给你配备足够的人才,管理人才,训练军队的人才,还应该配备一大批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可不是段星炎学校教出来的。
而是,传统读经史子集的那一群儒家。
这些人数量庞大,段星炎一直没怎么安排他们。
他们也胜任不了大理的治理模式。
让他们到海外去教书就刚刚好。
除了文字,还需要教他们语言,不然办事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