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达开口道:“其实我是从一本古老的书上看到的,我们的祖先就这么种过黄瓜和其他蔬菜,闫大哥不是也说了嘛,我们这次只是做个试验,成不成功谁也不知道。成功了当然最好,不成功就找找原因,如果还想继续做试验那就做,不想做就算了。”
闫旭辉回过头,看到说话的是赵达就说:“赵老弟你过来了,刚才我跟他们说了大棚蔬菜的事,但是人家就是不听啊,咱回家说吧?”
赵达说:“不用,我就是过来看看,你这儿怎么样了?现在瓜苗生长的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都很关键,一定要仔细观察,遇到事情一定要及时沟通,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大棚里一刻也不能离人。”
闫旭辉说:“我办事你就放心吧,绝对没问题,我把原来没用到的小竹竿都截断了,都准备用来搭架子扶秧子了。”
赵达进大棚走了一圈说:“这里面太热了吧?你从南边多开点缝透透气啊。”
闫旭辉说:“我们现在一般是早上九点多开始慢慢扒开南边的口子,到下午三点多再慢慢封起来,如果阴天没太阳,就在里面烧点火,这样就能最大程度控制温度,晚上大棚里的温度就不会降得太快,就像给大棚盖了层被子一样。”
赵达笑着说:“这也对,你们这是从实践中得到了真理,我的那些知识都是书本上的,和这完全是两码事,就像鱼和飞鸟,一个在水里游,一个在天上飞。”
闫旭辉说:“不管怎么说,这个办法也是你给我们指的一条路。”
赵达说:“也不能这么说,今年我不说,明天可能会有李达、吴达、闫达把这个办法想出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理论结合实际,把这个试验尽量做好,对吧?”
闫旭辉说:“不管怎么说,至少在这三个村里,你就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的人。我们三个又是在这个乡里最先这么干的,所以你还是我们的领路人。”
赵达说:“好了好了,你吹捧我也没什么奖励的,今天晚上我们去吴玉华那儿再商量一下下一步搭架子扶秧子的事。”
闫旭辉说:“行!晚上一定过去。”
在吴玉华的大棚里,赵达问朱磊:“感觉怎么样?坐办公室好还是下乡好?”
朱磊说:“各有各的好处吧,如果能结合起来干最好了,你都不知道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也难受,不过这几天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大棚里的问题,你说这个季节种蔬菜真的行吗?就算开了花,可在大棚里没有风也不能自然授粉啊!”
赵达问:“你记录得怎么样了?”
朱磊说:“按照你说的,我一直跟着吴玉华,他怎么说怎么做我都记录下来了,你还看看这些记录吧?”
赵达说:“这不是给我的,如果这次试验成功了,你就要积累经验,就会从现在的办事员变成一个农业指导专家,以后要理论结合实际,去专门指导村民种大棚蔬菜,今年是黄瓜,明年就是西红柿、西葫芦,这样你就有能力做进一步的工作了,懂了吗?。”
朱磊问:“你说的是真的?”
赵达说:“不用怀疑。好好干。”
给别人画个饼,别人就会有动力做事,因为每个人都有欲望,就像汽车有了油才有动力,欲望就等于人的动力!
晚上的时候,赵达和肖静然通电话:“你以前写的那几首歌我就很喜欢,尤其是《外婆的澎湖湾》,因为我外婆家那儿也有个河湾,我也是外婆带大的,所以看到这首歌就想起我外婆。”
赵达说:“只要你喜欢,那就改名字,另外几首歌就给公司里的其他人唱吧。”
肖静然说:“去年唱过一次了,等以后有机会再拿出来唱。我明天就去中都了,一会儿我还要把其他几首歌熟悉一下。”
赵达问:“你决定用那首歌了吗?”
肖静然说:“我希望是《外婆的澎湖湾》《南屏晚钟》。我已经唱得差不多了。”
赵达说:“谢俊宇不是也邀请了几个人去参加夜总会开业吗?剩下的就那时候唱吧。”
肖静然问:“那天我也要上去唱歌?”
赵达说:“你代表新燕唱片,张欣妍上去开场,你最后压阵,如果那几个学生也想唱歌,就安排他们中间唱。不过我们公司的小虎队、城市少女肯定都要上,就是要看看他们几个所谓大师的徒弟有没有能力和胆量上去试试了!”
肖静然问:“是让他们几个唱新歌?还是唱原来的那几首?如果唱新歌,是不是就得提前让他们先准备准备了。”
赵达说:“这事你和张欣妍商量一下吧,按我的意思就唱新歌。”
肖静然说:“行吧,我们到时候商量一下。”
赵达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儿就下楼到乡政府院子里转悠,意外看到今天的传达室里居然有个老头在里面坐着。
赵达走进去的时候,老头头也没抬就问:“站住!干什么的?不打招呼就往里走?你以为是这是你家啊?过来登记!”
赵达见他不认识自己,就有心逗逗他,于是就慢吞吞的说道:\"我是乡里的一个村长,就是想如找彭乡长办点事,可我还不知道怎么去找?他在几楼?哪个办公室?\"
\"什么事?\"
\"村里扶贫款的事。今年又到年底了,去年村里的扶贫款就没有下来。\"
\"今年也下不了,你回去吧!\"
\"为什么呀?这都好几年了,我们村里的几个低保户确实有困难啊,没钱还怎么过年啊?\"
\"现在乡里也没有钱,还能有什么办法?要不然你就去县里找去,能要来就算是你有本事。\"
\"我直接去县里要钱也行吗?\"
\"你这个人怎么听不懂人话呢?我是叫你去要钱了吗?你就算真的把事反应到了县城,最后还是要安排到这乡里来处理你们的事。那到最后不还是一样没有钱吗?\"
\"你怎么知道的?\"
\"我就是现如今乡长的三大爷,我怎么不知道?实话告诉你吧!这院子里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也没有我办不成的事?\"
\"那能不能帮帮我办低保这件事呢?\"
大爷慢慢的说道:\"如果是你自己的事可能还值得试试,但是这毕竟是公家的事,你又何必操那份闲心呢,不光是你们村,全乡十六个村都还没发呢,现在乡里就是没有钱你能怎么办?要不然你就让他们自己来要试试。\"
赵达看着豪横的老大爷又说道:\"怎么这院里今天人这么少?都没有上班吗?\"
老大爷:\"这话说的?你知道这院子里什么时候人最多吗?那就只有领导来检查指导工作的时候,平常都在家该忙什么忙什么。\"
赵达:\"难道就没有人管吗?\"
老大爷:\"管?管谁?谁管?怎么管?一个个都是通过关系介绍进来的,有的还是通过关系的关系进来的,说真的,就连我到现在都还没有认全这里面的所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还算是好点的,起码有过一面之缘,很多就是天天晒网的你能怎么着?表面看着是不起眼的一个人,你知道他是通过谁介绍来的?万一得罪了怎么办?所以大家不管遇到什么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就行了。工资又不给你多发,管那么多事干什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吧?\"
赵达有点明白了,这些就是吃空饷的人,也叫蛀虫!于是又转移话题说道:这话说得对啊,这件事您老是真的看明白了。我看咱政府前面这条路就多少年没有修了吧?是不是真的没有下来钱,就什么也干不了啊?
老大爷:“你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如果这条路修好了,人家领导来了还怎么看?扶贫的钱还要不要了?这条路不整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这些领导看看,我们这里确实是没有钱呐,连路都修不好还怎么去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拿到钱扶贫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