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的时候,发现茅草房已经盖完了。
原本三间茅草房,此刻成了五间茅草房。
墙体同样是黄泥混合着稻草堆砌而成,房顶也是用削得粗细不均的竹竿子作梁,所有竹竿用草绳绑在一起,上面密密地覆盖着厚实的茅草,简陋得不能再简陋,
“这…这就盖好了?”
赵翠翠放下水桶,一脸的难以置信。
李铁柱道:“就是找几个人,用碎草和的泥,老大老三又回来帮忙,不足半天的时间就盖完了!”
赵翠翠点头:“虽说简陋点,不管怎么说,好歹也算两间屋子!就是委屈大棒了!”
李大棒从草房里走出来,停下手里的活计,笑着道:“娘,不委屈!这样,我已经很知足了。”
李老头一脸感慨:“只要咱们一家人齐心,劲往一处使,这日子啊,保管越过越红火!”
李老太道:“天头热,晒上几天,只要不下雨,很快就能干透实了。”
李铁柱感慨:“馨儿,这次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咱们这一家子,真是一点盼头都没了。”
李清馨弯了弯嘴角,还没等说话,倒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忽然响起。
“哟,你们都在家呢?咯咯咯,我是来给你们报喜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体态丰盈,脸上抹着薄粉的妇人,一步三颤的走来。
赵翠翠连忙迎上去,招呼道:“哎呀,是赵媒人!一定是我家大棒的事情有眉目了!真是辛苦赵媒人您了,还专程跑这一趟。”
体态丰盈的妇人,正是赵媒婆。
赵媒婆还是第一次来这茅草屋,当看到那五间茅草房破烂不堪、其中两间还明显是新盖起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立马凝滞,她倒是没想到李家竟然如此……寒酸落魄。
“铁柱媳妇,我可是来给你报喜的!那个老王家啊,点了头,同意了你家大棒的提亲!你这可真是给大棒定了一门顶好的亲事!”
赵媒婆片刻后,就恢复了一脸笑容。
“我今天可是见识到了王家,人家那日子过得红火呢!八大间锃亮的砖瓦房,院里还有马车呢!”
“这多亏了赵媒人,等亲事妥定后,我必有重礼!”
“哪里哪里,我也就是跑跑腿,传传话。”
“我也没藏着掖着,把你们家的实际情况跟王有田说了。王有田也没反对,说了,孩子大了不由娘,既然两个孩子自己乐意,他做老的也就不拦着了。”
“想不到你家大棒倒是挺有两下子,倒也省下我的不少口舌。”
李大棒脸色通红,躲在一旁。
赵翠翠笑道:“虽说两个孩子彼此乐意,但也少不了媒妁之言,赵媒人费心了,我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好说好说。铁柱媳妇,这亲事既然定了,那定亲的日子,你心里可有数了?”
“我跟你说啊,这六月天,按老规矩,是不能定亲也不能成亲的。”
“要不,就赶在五月里头?后天,五月廿八,是个好日子,就是急促了点。再不然,就得等到七月了。”
赵翠翠几乎没有犹豫:“那就后天吧!”
“后天?后天也行,赶早不赶晚。只不过……铁柱媳妇,”
她语气顿了顿,目光在几间茅草屋上转了一圈,眉头不自觉地轻轻蹙了一下。
“这定亲过聘,所需的礼数和数目,可不小啊……”
赵媒人无论怎么看,都觉得这一家有些不靠谱,不像是能凑齐聘礼的人。
赵翠翠笑了:“媒人放心,过聘的银子,我都准备妥当了。”
赵媒婆倒是有些惊讶:“那就好,倒是我多虑了。咱们乡里人家,日子都不算宽裕,但这礼数不能缺。聘礼呢,大差不差,至少也要备下这些,我跟你说说,你心里有个数,也好准备。”
赵翠翠认真点头:“您说,我记下了。”
“按咱们这边的老规矩,聘礼一般是:粗米二斗,清酒四壶,公鸡两只,母鸡两只,粗布一匹,聘金是五两纹银,给新媳妇的银簪子不能少,还得有寓意好的椰子两对,在来一篮子喜饼。这些,你可得备齐了。”
赵翠翠点头:“那我明天就去准备,后天咱们一早就去提亲!”
赵媒婆暗暗打量一下赵翠翠,没想到她没有丝毫犹豫,倒是有些拿捏不准了。
“行,那你心里有数就好。”
“后天我一大早就过来,帮你写聘单,走过场。哎,”
她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一拍大腿,“说起来也巧了!后天啊,也是李大山家过聘礼的日子!他们家找的是刘媒婆。嘿,你们这妯娌两家,赶在同一天过聘礼,还真是有意思!”
赵翠翠点头,一字一句道:“我自然知道。”
赵媒婆忽然笑了起来:“我倒是有些明白了,你为什么如此着急。俗话说的好,不蒸馒头争口气,你和你大伯间的事,我倒也听说过一些。”
赵翠翠道:”那家人不提也罢,明日我备好东西,后日,咱们一早上门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