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夏收、耕种之事逐渐开始收尾。
各处文武,也进入了年中考评的时候。
吏部其实对于官员考评,一般采用年终考评的方式。
但特殊情况下,会偶尔采用年中考评,为的就是突击各级官员的政务表现。
而没有任何意外,礼部一党,从上到下,大大小小官员、吏员,几乎都查出了各种严重问题。
甚至其他暂时还没有主官的部门小吏,更是被陈家渗透成了筛子,这些吏员,也是成片的出现问题。
刚从城外田间视察返回的严洛,此刻面色阴沉的坐在大殿之上。
一摞摞书简堆在桌案之上,诸葛亮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从容不迫的姿态。
而当事人之一,礼部尚书陈霄,却并不在场。
只有须发已经雪白的陈午,拄着一根虎头拐杖,老神在在的坐在大殿下方。
“太师,陈霄今日为何没有上朝?”
严洛声音冰冷,但今日的陈午,却是有些淡定:
“启禀君上,陈尚书今日偶感风寒,只能让老夫在朝堂之上向君上告假!”
严洛冷笑一声,这病的不早不迟,就在年中考评结果突然亮出的时候病了。
将一封书简直接摔在陈午脚下,严洛冷哼道:
“陈霄身为礼部尚书,结党营私,安插陈氏子弟在朝堂之上,又收买官吏,巧取豪夺百姓田产,如此行径,老太师你可知晓?”
陈午微微咧嘴,露出慈祥笑容:
“君上,此事只怕是个误会吧?
陈氏满门对君上、对秦国,那都是忠心耿耿,劳苦功高!还望君上明察秋毫,不要冤枉忠良!”
严洛这次没有让诸葛亮他们插手,而是直接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书简你看都没看,就敢喊冤?捡起来,一个字一个字给寡人念出来!”
暴喝声响彻整个大殿,不远处随侍的小内侍都吓得身子一抖。
陈午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凝重之意:
“君上......”
严洛却直接打断他,语气冰冷:“寡人让你捡起来,你难道要抗命吗?”
陈午深吸一口气,只能弯下腰,有些吃力的捡起那书简,将虎头拐杖放在地上,展开书卷,缓缓念了出来:
“礼部尚书陈霄......陈家子弟私设赌场,诱骗乡野庶民......假造田契....”
等陈午好不容易念完,严洛这才淡淡道:
“太师,现在你还觉得陈霄,以及你陈氏子弟,都是冤枉的吗?”
陈午此刻却是挺直了腰杆,高声道:
“君上,难道你真要为了一群乡野贱民,与卿族做对?
秦国在君上手中,虽然略有小成,但想要治理国家,非卿族士大夫不可!
乡野庶民,如同家畜家禽,平日里饿不死它们,喂一些吃食便可,根本无需厚待!
君上身为严氏贵胄,与大虞天子同宗同脉,不与我等卿族亲近,为何总想着将田产分给这群贱民?
贱民难道懂得安邦定国,懂得治世经典吗?”
严洛冷笑一声:
“太师自以为懂得安邦定国、治世经典,却不知为何忤逆寡人定下的国策?
私吞民田,谋取利益,以至于百姓怨声载道,秦国公室却平白蒙受骂名?
说到底,陈氏和这世间诸多卿族一样,不过是贪婪无度,嘴上冠冕堂皇,实则与民争利,同时乱政乱策、无法无天罢了!
如此卿族,不过是国家之蛀虫,百姓之毒瘤!
若不除之,寡人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恐怕只会便宜了你们这群脑满肠肥、蝇营狗苟之辈!”
陈午被骂的脸色涨红,冷哼一声提起拐杖: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世间卿族,本就血脉高贵,与乡野庶民天壤之别!
君上莫要自误,为了区区贱民,自绝于卿族,自绝于天下!”
严洛哈哈一笑:
“好,那就让寡人看看,屠你陈氏满门,会不会让秦国自绝天下!
诸葛孔明何在!”
此刻一旁诸葛亮双眸一亮,躬身作揖道:“臣在!”
严洛直接取出一张帛书:
“传寡人之令,此次年中考评,渎职乱法官吏,无论出身,无论官职大小,皆押入大牢,从重处罚,之后宣读罪状,于月底问斩!
养由基,你率领禁卫军,再从城防营调遣1000精锐,协助诸葛大人!”
养由基连忙答应下来。
内侍连忙接过帛书,将其送到诸葛亮身前。
诸葛亮接过帛书,也是高声道:
“微臣接诏,绝不让一只蛀虫得以逃脱!”
陈午脸色大变,随即怒喝道:
“好好好,严洛小儿,这是你逼的,陈氏宗族,绝不会任你宰割!”
严洛不屑一笑:
“不就是你们私下豢养的所谓两千门客、死士么,一群土鸡瓦狗,也想蚍蜉撼树?”
......
陈氏暗地里在府中、城外农庄,分散圈养了总共2000人左右的门客、死士,他们自以为天衣无缝,但实则早就暴露在城防军的眼线之中。
目前孙武暗中组建的情报机构虽然还没有形成系统,但之前严洛已经刻意在各部安插了召唤士卒为骨干的底层小吏、商贾等等。
如今由孙武统合,效率大增,至少在秦国境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逃不过严洛的耳目。
诸葛亮带着黄忠、养由基,以及禁军和城防军一起出动,直接将严城之中的陈氏大宅围得水泄不通。
随后从瀚阳城、柳林城临时调遣来的士卒,则迅速围剿城外陈氏余孽。
除了少数小机灵鬼闻到风声不对,事先乔装逃离之外,大部分陈氏子弟、门客和死士都被一网成擒。
严洛索性直接将这批人分成两类刑罚,第一就是死刑,第二则是贬为奴籍,成为奴隶!
如此简单粗暴,再让浑河学宫之中有意在秦国入仕的法家学子,按照这两种惩罚方式进行审理判决。
一时之间,秦国堪称第一卿族的陈氏轰然崩塌,令其余卿族士大夫都是人心惶惶。
法家学子之中,有人觉得秦君如此行径,恐怕会将天下卿族都得罪死,认为秦国未来恐怕会寸步难行,便干脆打消了出仕的念头。
但也有法家学子认为这才是英明君主应该做的,以陈氏犯下的种种罪行,若不从重处罚,那秦国若干年之后势必土地兼并严重,百姓难以为继,到时候恐怕会出大乱子。
不管如何,这次由他们来量刑判决,倒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