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医院的事件了结,李博又再次开启了自己的街溜子生涯。现在的他,已经习惯了胡同里的市井生活。
现在他的专职是带娃,三个瓷娃娃一样的小娃娃,实在是让胡同里的人羡慕。
这一天,李援朝回家了,这下子李博可就带不出来这三个娃娃了,现在只要是有哥哥在,那李博就是过墙梯,没人踩了。
有着孩子王带娃,李博也就一身轻了,别以为带娃是轻省活,这也就是李博手眼灵活,不然一般人带这仨娃,那都得累个好歹的。
沿着胡同,李博就来到胡同里大家经常下象棋的地方,发现今天也是奇了怪了,一个人都没有。无奈之下。李博只得去小公园了,那里肯定有人,只要是天气允许,小公园里那是从早到晚都不断人。
自己推动轱辘,一路来到了小公园。这里那叫一个热闹,不分工作日还是休息日,这里天天都是这么多人。
要不说是北平城里闲人多呐,以前那些遗老遗少们还在维持着自己的生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的就是他们。别看不事劳动,可招猫逗狗,养花遛鸟他们可是各个在行。
在耳畔听着那些遗老遗少,以这爷那爷相互称呼的环境里,李博推动轮椅轱辘就去往了他们经常玩乐器的那地儿。
可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块地儿被边上那些唱大鼓的人给占了,李博还不好问人家,毕竟这是公共场合,非是哪个人的私有地盘。
无奈的李博只得回返了,他也是郁闷,好容易自己没带三个娃娃出来,结果还是这样。早知道是这样,他就不出来了。
往回走吧,结果一个不留神,他发现自己走错路了,他也是感到好笑,怎么说自己也算是一个老北平人,竟然能在自家门口走错路,这不招人笑么。
定定神,知道自己在哪了。这地儿离他老买早点的那个饭店不远,李博就奔着那个饭店去了。他可是记得李援朝爱吃那家的糖蜜果,刚好路过,那就多买点回去,现在家里孩子多了。
转过一个路口,他就看到两个戴礼帽的人站在胡同口说着话,李博也是好奇,就多看了两眼。现在戴礼帽的人可真是不多见,不是没有,而是非常的少。
他也仅是好奇,随后就转过头去了,他可没有那工夫玩闲的,他还要去给孩子买吃的呐。
不过随后他好像就听到这两人中的一个人说,灭了他,而另外一个人说,算了就一个瘫子。李博就算听到了,也没当一回事,只以为他们说的是别人。
北平城这么大,又不止他一个瘫子。
到了那家饭店,这回没跑空,这家饭店开着那。李博拿出钱和粮票,将人家店里剩下的那些糖蜜果都给包圆了。少了,他是真怕不够,三家八个孩子那。
拿好饭店给打包好的糖蜜果,李博将东西放到自己的腿上,就往回走了。这时就听到前面的路口处,有人在喊“拦住他,他是特务。”
李博立刻就学着旁边的人一般,推动轮椅靠向了墙边。在路过石子堆的时候,李博顺手就捡了几块握在了手里。
果然在胡同口那里,奔着这边跑过来一个人,手里还拿着一把枪,边跑还边回头打两枪。
李博一瞧,毫无疑问了,这小子就是特务,趁着这小子回头开枪的档口,李博的石子就出手了。
但李博没想到的是这小子是一个练家子,听到石子过来的风声,一个大翻身就躲了过去,
可这时李博也到了他的身侧,一把就抓住这小子的手臂,只要被李博近身了,这小子哪还能跑的了,被李博两下就给打晕了过去。
如果不是李博想留活口,这小子绝挨不到李博的第二下。
这时李博就远远的看到郑朝阳奔着这里跑了过来,这让李博都感到好笑,这郑朝阳的体力可真是不行事。
随后他就看向了地上的这个人,他忽然想起来,在他去买糖蜜果的时候,路过那个路口时站着说话的那两个戴礼帽的人,这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于是李博就抬眼望向了四周,就看到另外那个人正拿枪对着他,他也是一惊,但躲肯定是来不及了。
他一抬手,那包糖蜜果就被他给甩了出去。这时枪也响了,不过这枪可能是受到他扔出的糖蜜果的影响,并没有打中他,
而李博迅速的将他刚抛下的石子捡了起来,还迅速的给扔了出去。
就听妈呀的一声,待李博看过去的时候,发现那小子也是倒霉,刚好被石子给击中了眼睛。
这时郑朝阳也到了跟前,李博一指那个人,对着郑朝阳大喊道。
“朝阳,抓住他,他们是一伙的。”
郑朝阳也是认出来了李博,实在是李博太好认了,这种轮椅在整个北平城也是没有几辆。
到了那小子跟前,郑朝阳一个劈掌打在那人的脖颈子上,直接就给打晕了过去。将掉在地上的枪给捡了起来,拽着这人的脖领子就给拽到了李博跟前。
李博制止了郑朝阳对他敬礼的动作,就扬了扬下巴,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跑这来了。”
郑朝阳也是毕恭毕敬的跟李博说道,
“首长,是这样的,这两个小子是军统潜伏人员,是那个凤凰行动组的成员。”
李博一看郑朝阳还要详细说,赶紧抬手制止了他。
“赶紧喊人过来吧,将人带走,这里毕竟也算是闹市区。”
这时也没用郑朝阳招呼,他那小组的人就都到了。在把人拉走后,郑朝阳也是与李博点了点头,然后他就离开了。
而这个时候,李博这才去看他扔出去的那一包糖蜜果,就发现那地上就只剩下了破碎的包装纸了。
这李博也是感叹,现在虽说已是新国家新社会了,可现在既然有脑满肠肥的遗老遗少,那也就有食不果腹的贫寒百姓。
长叹了一口气后,李博只得推动轮椅奔向了下一家饭店,既然出来了,总得给孩子们带回去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