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是谈话,可总部首长们并没有像对待其他部下一样,对着李博进行呵斥。毕竟李博可不是那些部队里的老油子,虽说他向那个模样变化的趋势。
李博刚开始还是那个态度,不要独立团就是不要,可随着总部首长们的耐心一点点的被磨灭,李博终于松动了口风。
可讨价还价是一定了,自主选择战机这事不变,前提是守好杨村,把守好总部机关的门户。
第二个就是独立团只保留战士,所有干部总部一律回收。
这点总部当然是不会拒绝,毕竟除了自由支队敢提出这种要求,其他的部队巴不得干部越多越好。
第三个那就是总部要给自由支队派足够的政工干部。
可李博提出来的数量直接就让总部首长们大为光火,他竟然提出了相当于两个师的政工干部指标,别说总部没有那么多人可派,就是有也不可能给他啊。
最后李博也是会变通,自由支队就按照一般其他部队的标准,匹配政工干部。
这点总部首长们原则同意,李博理所当然的提出,那就按照原来自由支队的编制,1000个班再加上独立团的500个班匹配。
李博的再一次狮子大张口,直接就被总部首长们一口回绝。
随后李博直接就给改成了100个排,这个不过分吧,毕竟现在的自由支队是两个团的人马,总部首长们一讨论,同意了李博的要求。
不过也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探讨后,双方才达成了一致意见,由总部抽调出了50名政工干部拨给自由支队。
于是李博和龚子真就带着50名政工干部,浩浩荡荡的从总部向着杨村出发了。
可他们两个不知道的是,独立团内部听说他们被撤了番号,集体并入自由支队,所有的干部战士均起了逆反心理,
而孔捷因为陷入懊恼悔恨当中,也是没空理会。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反思他那天脑袋怎么了,为什么会那么冲动。
这事在自由支队大部队从平安县城回归后,引发了大规模的对抗。不过不是那种针尖对麦芒的敌我矛盾,就是互相看不顺眼的那种对抗。
但有李博的五人组在呐。哪里能让这事态升级,这种对抗在自由支队里是常态,于是还是老三项,体能 互搏 军事素养。
自由支队一经提出,独立团那边立刻就同意了。于是兵对兵将对将,就约定好时间一决雌雄。
可自由支队的人太多了,除了伤员外,自己支队内部还进行了一轮选拔。干部没啥说的,5个连长 50个排长出战,这与独立团那面人数相当。
战士这边就打破头了,1000个人选出100个人来,一轮轮的淘汰赛下来,也是筛选出来了。
对抗这天,刚好就是李博和龚子真回来这天。当李博他们回来时,训练场那里双方正斗了一个旗鼓相当。
李博知道原委后,对这种对抗表示了支持。并且表示自由支队内部就是赢者上败者下,整编就按照这次对抗赛的胜负上位。
李博的话一下子就让对抗提升了一个档次,结果就是自由支队这面赢了140场,原独立团赢了15场。独立团胜利的这15场还都是战士那边赢的,干部一个没赢。
随着对抗赛的结束,总部来人宣布了命令,原独立团的干部跟随总部来人与孔捷一起去了总部。
就这样,自由支队的整编开始了。原来自由支队的五个连,直接就被李博给分了出去,要求就是一年时间内自由发展,不过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将缺额补齐。
也就是说,按照现阶段八路军的标准,自由支队的一个连只有达到2400人,才算是补齐了缺额。(200个班,一个班12个人。)
就这样,李博的五人组兴高采烈的带着人就出发了。当然李博也是没有让他们自力更生,而是让他们待足了够一个月消耗的给养和弹药。
最后待他们出发后,李博才发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让他给忘了。那就是他没有把总部带回来的政工干部,给这五个连派下去。
现在的杨村就剩下来了,独立团残部500人,总部派来的政工干部50人,突击队50人,加上龚子真李博还有李博的哼哈二将魏大勇和宋伟,一共有614人。
李博也是干脆。没有宣布什么高深的整编计划,就是突击队的50人充当班长,独立团的500人变为50个班,魏大勇和宋伟做总教官。
别管这两个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军事对抗三项,现在的自由支队里,除了李博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
而50名政工干部就由龚子真带领下,进行体能训练。政工干部也是要参与战斗的,总不能到打仗的时候,让战士背着你走吧。
李博的安排合情合理,提高自身素质,走到哪里都是真理,放之天下皆准。
而龚子真一听李博的安排,就知道这小子又要不老实了。可偏偏他还挑不出理来,谁让李博的军事能力全支队第一呐,敢龇牙,跟他训练一个来回,全都得累趴下。
这三个月下来,除了突击队队员和哼哈二将,其他人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意思。当然这里面是不含李博的,那就是一个非人类,正常人谁跟他比。
焕然一新的这些人,理所应当的应该感谢李博,要不是他做好了后勤保障,这些人别说脱胎换骨了,不脱相都算他们体质好。
既然整编结束了,那500个人就要进行班长争夺战了。
当然前面对抗赛赢的那15名战士直接就是班长,这是李博亲口承认了的。于是剩余的那35个班长,就需要争夺了。
原独立团的战士们早就听说了自由支队的班长是怎么回事,人人也是都想当班长,于是军事三项对决,那就进行的十分精彩。
不过最后的结果也是令李博惊讶,原独立团这些战士,还真就决出来了35个班长。于是,50个班就正式成立了。
李博又从突击队里选拔出了5名排长,这回不是优中选优,而是末位晋级。将突击队的最后五位任命为了排长。
这五人一接受任命那叫一个不乐意啊,可是没有办法,谁让他们倒霉那。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李博就开始轮番带着这五个排,在周围的敌占区打起了秋风,只把周围的小鬼子给打了一个风声鹤唳。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来到了1944年的4月份,又到了一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时候了。
李博那五人组竟不约而同的回来了,还真都不愧是李博培训出来的,他们的满编就是一个连5000人,还各色武器都备齐了。
李博自由支队的兵力都赶上光头党的一个军了,再次整编刻不容缓。
不过李博也是办法多多,直接就将那5个连,扩充成了五个大队,他的那五人组还是担任大队长。各自下面组成10个连,一个连再选拔出10个排长,以此类推。
然后留下一个大队,跟随李博训练,待战斗力提升上来后,再换另一个大队。原有地盘,由杨村的训练部队跟随突击队一起接防,原有规矩不变。
政工干部由龚子真负责安排到每一个大队,李博交代完就跑了。
这是他看到龚子真那冒火的眼神后,知道自己又草率了。他可是怕了这老龚头了,那是真赶上唐僧了,没有紧箍咒胜似紧箍咒,实在太絮叨了。
就这样,一个月一个轮换,五个月过去,这五个大队原本虚浮的战力,直接就沉淀了下来,不过这五个月也将李博空间里的军事物资消耗一空。
为了以后作战的需要,李博决定还是得出去打个大一点的秋风,空间里没有存货,他打起仗来心下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