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家里没待多久,中午吃完饭就赶着去公社先把改年龄的事情办了。
好在现在的人好说话,程序也并不繁琐,也不需要准备一大堆的证明资料。
王旭阳塞了包烟,人家中午休息时间也能把事办了。
只要资料齐全,胡惠知年龄的问题不到半个小时就解决了,年龄按照胡惠知的要求改大了三岁,这么算下来户口上的年龄就是二十岁了,年底生日一过就是二十一。
她想的很简单,年龄改大了,以后要是有工作有退休金,就能提前个两三年。
要不是怕太夸张,她想着能改大个七八岁最好了,当然这只是想想罢了。
两人赶回市里的时候时间完全来得及。
两人先去民政部门办了结婚证。
七十年代的结婚证像是一张奖状,大大的一张。
凭借结婚证两人可以领一些布票糖票之类的。
胡惠知很是欣喜,没想到结个婚还能发票据。
趁着派出所没下班,两人赶去把户口迁过来。
管理户籍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同志,叫金复华。
办事干脆利落,资料齐全,不到二十分钟办理完成。
胡惠知的户口正式迁到了王家的户籍本上。
这还不算完,还需要去街道报备,粮食本这些都经过街道管理处。
街道主任周玉文跟王家很熟悉,昨天还来参加了两人的婚礼。
而且王旭阳提前来找她办理了城市户口接收证明,不然大队里也没法开证明给他们。
不过她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把户口迁过来了。
她在街道工作这么多年了,三不五时的就有人上门找她问户口或者工作的事情。
她比谁都清楚乡下户口想要迁到城里来有多困难。
更别提两人昨天刚结婚,今天户口就已经办完了。
可想而知王家的关系网有多厉害。
“这事儿我知道了,我这边登记下来,之后粮食关系都转过来了是吗?”
“对,麻烦周姨了。”
“不麻烦,你们也是赶巧,后天一号又到了发粮本的时间,下个月开始你媳妇就能领到粮本了。”
回去的路上,胡惠知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的户籍本,心里说不出来什么滋味。
自己心心念念的城市户口就这样轻轻松松就拿到手了?
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一天忙下来时间也不早了,回家正好赶上苏巧莲他们下班。
路上不少人骑着自行车下班,不过大部分还是走路。
到了七十年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自行车这样的大件的。
一辆自行车不算上票也得一百八十块,要是再加上买票的钱,少说得二百出头。
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人上班养活全家五六口,甚至七八口子人,工资月月不够花,还得找单位支。
这个月借下个月还,月月这样往复,哪里攒的下钱。
像王旭阳他们单位。
由财务科经办的储金会,每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不管工资多少,单位订好了扣五块钱,当然这个数额是每个单位自己商定的。
这部分钱放在财务手里,单位员工手头拮据时,可以向储金会借款,下个月必须还。
还完了可以再借,如此往复。
而那些从不借款的人,年底的时候就可以把一年扣的所有钱一次都取出来。
这也算是一种攒钱的手段吧。
毕竟钱留在自己的手里不一定怎么着就花了,这种放在别人那儿的说不定就能攒下。
当然了,这种事情是自愿的,要是本人不愿意,单位也不能擅自做主扣钱。
要是员工告上去了,领导也吃不了兜着走。
以前王旭阳无所谓,钱放哪不是放,所以每个月都会被扣五块钱,年底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才会取出来。
也正因为王家工人多,所以家庭条件一直都很不错。
自行车更是买了两辆。
别看王家老老少少住在一起,但是都是各管各的钱。
王慕强的工资自然是上交给自己老伴,王富春也是上交给自己媳妇。
王旭阳的工资则是自己留着,不定时给苏巧莲上交自己的生活费。
因为他并不常在家吃饭,所以家里也很少准备他的口粮。
晚上吃饭时就剩一家七口了,王旭平作为家里的老小,在胡惠知看来存在感实在太微乎其微了。
要不是看见这个人,平时压根想不起来他。
安静的吃完饭,苏巧莲拿出昨天的记账本。
“这是昨天收礼的记账本,我今天抽空整理出来了,你们看看。”
家里为了好区分,不同的亲友记在不同的页面上。
方便以后找的时候好找。
王旭阳自己的朋友同事以后需要他自己去往来,所以家里并不管。
他的同事领导基本都是五块十块的,最多的一个给了二十。
还有不少以前还在联系的同学,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你们的人际关系以后你们自己来往,昨天的礼金金额我也整理出来了,你们点点,以后是要回礼的。”
苏巧莲把整理出来的一大把票子交给胡惠知。
这些是他们夫妻两个邀请的客人,当然是他们自己收着。
老两口朋友们的礼,也是交给他们自己的。
人情往来,有来有往才好相处。
别看收一次礼好像不少,别人家办事的时候你回的并不比人家给的少。
所以这压根没什么好计较的。
王旭阳把自己的人情布拿走,省得到时候忘记别人出了多少礼。
两人回到房间开始算账。
胡惠知想把钱交给王旭阳自己数 。
王旭阳想都没想摇了摇头。
“以后家里的钱交给你保管,我算一下账,你数数对不对的上。”
并不是不放心父母,只是对一遍做到自己心里有数。
也担心万一人多记错了,到时回礼时弄的不好看。
他外面的同事朋友并不算少,再加上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
“一百八十三块,上面还记了他们送的东西。
昨天收到的东西都放在对面房间的箱子里了,等有空的时候你对着账本看一下对不对。
还有家里亲戚送的新婚礼物,也都放在一起,用得着的拿出来,用不着的放那儿,以后别人办喜事的时候咱们拿去回礼,省得再买了。”
胡惠知点点头,光是王旭阳的同事朋友出的礼金就将近二百块。
摆酒席的钱回本了不说,还多了不少。
趁着机会王旭阳打算把家里的这些事跟自己媳妇交代清楚,免得以后不明不白,时间久了他再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