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军的士兵们发出震天的呐喊,如潮水般涌入城内。陌刀队和长矛手组成的第一波攻击部队率先冲入,他们手中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步伐沉稳而有力。城门附近的街道瞬间被战火点燃,双方的士兵在狭窄的街巷中展开了激烈的近战。
杨谦站在城墙上,望着城门被炸开的瞬间,心中充满了绝望。他深知,一旦兴汉军攻入城内,战斗将变得更加复杂和残酷。他迅速下达命令:“所有守军,立即向城门方向集结,决不能让敌军在城内立足!”
城墙上的守军迅速响应,弓箭手、盾牌手和长矛手纷纷沿着城墙的阶梯冲下,向城门方向奔去。与此同时,城内的辽军骑兵也在杨谦的指挥下,迅速调整阵型,准备对涌入城内的兴汉军发起反击。
兴汉军的士兵们刚刚冲入城门,便遭遇了辽军的顽强抵抗。辽军的盾牌手迅速组成盾墙,试图阻挡兴汉军的推进,而弓箭手则躲在盾牌后面,不断向兴汉军射击。双方在城门附近的街道上展开了殊死搏斗,刀剑相交,喊杀声震天。
李云湛站在城门外,望着涌入城内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他知道,这场战斗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城内迅速建立立足点,并扩大战果。他迅速下令:“火炮继续轰击城墙,压制敌军!”
接着命令火枪队迅速进城,利用其强大的火力支援前线部队。火枪队接到命令后,迅速整队,沿着城门的缺口涌入城内。
火枪队进城后,迅速展开队形,与陌刀队和长矛手协同作战。他们利用火枪的远程优势,对辽军的守军进行火力压制。火枪手们分成三排,前排射击,中排装填,后排待命,形成了一套高效的三段射击战术。这种战术不仅保证了火力的持续输出,还有效减少了士兵在装填时的暴露时间。
随着火枪队的加入,城内的战斗局势逐渐向兴汉军倾斜。火枪的密集射击让辽军的弓箭手和盾牌手难以有效组织防御,而陌刀队和长矛手则趁机推进,进一步压缩了辽军的防线。
“这是什么火器?怎么这么厉害?”一名辽军士兵惊恐地喊道,他的声音在混乱中显得格外刺耳。他看着身边的同伴被火枪击中,倒在血泊中,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解。
“这是什么火器?怎么这么厉害?”一名辽军士兵惊恐地喊道,他的声音在混乱中显得格外刺耳。他看着身边的同伴被火枪击中,倒在血泊中,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解。
“这火器的威力,简直比传说中的神兵利器还要可怕!”另一名士兵颤抖着说道,他的手紧紧握住手中的长矛,却无法掩饰内心的恐惧。
辽军的盾牌手们试图组成盾墙,保护弓箭手免受火枪的攻击,但火枪的射程和穿透力让他们难以招架。弹丸穿透盾牌,击中身后的士兵,引发了更多的恐慌和混乱。
杨谦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内混乱的局面,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愤怒。他深知,火枪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场的局势,而他的士兵们已经被这种强大的火力所震慑。
“弓箭手,集中火力射击!不要怕他们的火器!”杨谦大声喊道,试图鼓舞士兵们的士气。然而,他的声音在火枪的轰鸣声中显得微不足道。
“将军,敌军的火器太厉害了,我们的盾牌根本挡不住!”一名副将惊恐地说道,他的脸上满是汗水和尘土。
杨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他知道,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必须找到应对器贼军火器的方法。他迅速做出决定:“盾牌手,组成密集的盾墙,尽量减少暴露的面积!弓箭手,利用盾牌的掩护,进行短距离射击!”
辽军的士兵们迅速调整阵型,盾牌手们紧紧靠在一起,组成了一道坚固的盾墙。弓箭手们躲在盾牌后面,试图找到机会进行反击。然而,火枪队的三段射击战术极为高效,辽军的每一次反击都被无情地压制。
“将军,我们的防线快撑不住了!”副将的声音中带着绝望。
杨谦咬紧牙关,心中充满了不甘。他深知,如果不能打破火枪队的火力压制,幽州城将难以守住。他迅速下令:“骑兵,准备从侧翼发起冲锋!一定要打乱敌军的阵型!”
“全体骑兵,冲锋!”杨谦大声命令道。
辽军骑兵们发出震天的呐喊,战马如风般冲向兴汉军的侧翼。他们手中的长矛和弯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目标直指火枪队的阵型。
兴汉军的火枪队迅速调整目标,对准冲锋的辽军骑兵。随着一声令下,火枪队再次展开密集的射击,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将冲锋的骑兵打得人仰马翻。
火枪队的三段射击战术再次发挥了作用,辽军骑兵的冲锋被有效遏制。然而,辽军的骑兵并没有放弃,他们在杨谦的指挥下,不断调整阵型,试图找到火枪队的弱点。
城内的战斗愈发激烈,双方的士兵在狭窄的街巷中展开了殊死搏斗。兴汉军凭借着强大的火力和陌刀队的威力,逐渐在城内站稳了脚跟。而辽军则凭借着顽强的抵抗和骑兵的冲击力,试图将兴汉军赶出城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军阵亡的士兵不断增加。尽管他们试图将兴汉军堵在城门口,但这完全是用生命在拖延时间,代价极为惨重。兴汉军的火枪队、陌刀队和长矛手的协同作战,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不断收割着辽军的生命。
“骑兵,再冲一次!一定要打乱他们的阵型!”杨谦大声命令道。或许,骑兵的冲击力或许是他们最后的一次希望。
“将军,我们的骑兵损失太大了!”一名辽军将领焦急地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悲痛,因为每一次冲锋都意味着更多的生命被吞噬。
杨谦咬紧牙关,心中充满了不甘。他知道,自己的士兵们正在用生命为幽州城争取时间,但这种牺牲似乎并没有改变战局。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全体士兵,组成最后的防线!为了析津城,拼死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