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紧赶慢赶,总算在天擦黑前到了上河村。
远远就看见秦素芝踮着脚往路尽头望,老四两口子沈望原和李梅香也在旁边候着。
班车刚拐进村口,秦素芝就认出来了,车还没停稳当,老太太已经小跑着迎了上去。
车门一开,她迫不及待地伸出双手,一手牵住一个:“哎呦,奶奶的乖孙哟,冻坏了吧?快下来让奶奶看看!还认得奶奶不?”
安安和岁岁随军时才五个月大,本以为孩子早忘了自个儿。
没想到安安仰着小脸,破天荒地主动开口:“奶,我不冷,你冷。”
这一声软糯的“奶”,把秦素芝的眼泪瞬间勾了下来。
搂着孩子直抹眼泪:“奶奶的心肝宝贝哟,可想死奶奶了!”
岁岁的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奶奶,我们也想你呀!”
把老太太乐得见牙不见眼。
“都是奶奶的乖宝!走,奶奶给你们煮了热羊奶,咱们赶紧回家暖和暖和去!”秦素芝一手牵着一个下车,生怕摔了孙儿。
在宋嘉的引导下,两个小家伙又乖巧地喊了四叔四婶。
岁岁那甜丝丝的小嗓音,把李梅香羡慕得不行。
她家小国豪就比这俩孩子小一两个月,到现在还只会喊“爸爸妈妈奶奶姐姐”这样简单的称呼,走路都摇摇晃晃的。
果然龙生龙凤生凤,三哥三嫂这么出色,生的孩子也这么聪明伶俐。
“三哥,我来提。”
沈望原快步上前,伸手就要接沈望川手里的行李。
沈望川侧身一让,避开了。
他抬手在沈望原胸口结结实实捶了一拳,沈望原被震得后退两步,却稳稳站住了。
“不错,”沈望川满意地点点头,“身子骨比去年结实多了,腿脚也稳当了。”
沈望原嘿嘿一笑,“我都按三嫂说的做,这一年天天做复健,敷她寄回来的药膏,还按时去找叶大夫扎针,腿确实好多了。”
“边走边说。”
兄弟俩并肩往家走。
李梅香也回过神来,凑到宋嘉身边去,“三嫂,一路辛苦了。”
宋嘉目光落在李梅香脸上,她脸上那片曾占了半张脸的红色胎记,现在只剩淡淡的一抹浅痕,又扑了一层薄粉,遮得几乎看不见。
“你不叫我,我都不敢认你呢。”
李梅香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抬手摸了摸脸,“还不是望原,见城里姑娘用这个粉,非要给我也买一盒。你说我都快三十的人了,还用小姑娘这些玩意儿……”
她说着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今天知道你们要回来,他还在那瞎指挥,说三嫂你好不容易费心给我调制的药膏,把胎记消得这么好,就是让我拾掇得精神点,别给你丢人。还说你见我脸好了,心里也准保高兴。”
“高兴,看着你们越来越好,我都高兴。”宋嘉由衷地说。
宋嘉看向跟沈望川走在前头的沈望原,他走路时腿确实没之前瘸得那么厉害了。
步子稳当不少,腰杆也挺直了些,整个人都透着股舒展的劲儿。
“小国豪呢?”宋嘉收回目光,问向身边的李梅香。
“几个大的带着在你家玩呢。” 李梅香语气忽然低了些,“三嫂,今天二嫂也回来了,这会正和大嫂在家里忙活着做饭呢。”
宋嘉抬眼看向她,眼里带着几分探究。
李梅香赶紧解释:“娘昨天听说你们今天要回来,一大早就进城去买肉买面,巧不巧就碰到二哥二嫂了,跟他们提了一嘴你们要回来的事,他们就跟着一起回来了。”
她说着往宋嘉身边凑了凑,“娘还说,今天她在城里买的那些东西,都是二哥二嫂付的钱。三嫂,你说稀奇吧?”
她原本也是在家帮着做饭的,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想来想去还是跟着秦素芝一起出来接人,顺便给宋嘉提个醒。
宋嘉听完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老二两口子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个不仅主动上门,还下了血本买东西,怕是所求之事小不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到村尾,路上碰到不少乡亲,大家看到宋嘉回来,都热络地打着招呼。
今年一年,上河村有一半的土地都种上了草药,收成比往年翻了几番,这光景在整个奉池县都是遥遥领先的头一份。
年终分红的时候,社员们分到的钱比去年多了一倍,家家户户的钱包都鼓了起来,日子像是被撒了糖,一天比一天甜。
喝水不忘挖井人,乡亲们心里都亮堂着,这好日子是宋嘉带来的。
所以知道宋嘉要回来,家家户户都没闲着,都自发地送来了鸡蛋、菜干、还有的把家里攒着的舍不得吃的干货等。
回到家,宋嘉看着杂物间里满满两货架的东西,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烘烘的。
她帮上河村,算是帮对了。
家里一群孩子,见人进来,就叽叽喳喳地喊开了。
“三伯,三伯娘!” 沈玲最先扑上来。
“三叔,三婶,弟弟妹妹!”
老大家的几个孩子也跟着围上来,眼神里满是亲近,一个个都比去年蹿高了小半头。
老二家的孩子没来,去年被沈玲收拾了一顿,今年说什么也不肯跟着来了。
宋嘉笑着从包里掏出一包进口糖果,孩子们欢呼着一哄而上。
岁岁拉着安安也挤进孩子堆里凑热闹。
听到外面的动静,老二媳妇赵芙仙连忙从屋里迎出来。
脸上堆满了笑容:“哎呦,三弟三弟妹,可把你们盼回来了!”
她一把拉住宋嘉的手,故作亲热地说,“瞧把弟妹这小手冻的,快进屋暖和暖和。你们那屋的火炕啊,还是今儿上午望海特意烧的呢!”
宋嘉礼貌地笑了笑,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转头看向还在灶台前忙碌的杨秀琴:“大嫂。”
杨秀琴抬起头,腼腆地笑了笑:“诶,你们先坐着歇会儿,饭菜马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