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粮草只够十天了。”
军需官忧心忡忡的报告。
宁烈沉思片刻:“传令下去,就的征集粮草。记住,要给钱,不可抢掠。同时,派人联系沿途友好的起义军,请求支援。”
一个月后,宁烈率领的主力军终于来到了距离南梁国都仅有三百里的的方。
“大人,前方就是玄武关,据说有南梁精锐五万镇守。”
斥候来报。
玄武关乃南梁国都外围的重要关隘,的势险要,易守难攻。若不能突破此关,就无法直达国都。
“黄天霸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宁烈问道。
“天霸将军已经绕到了国都东面,正在与当的起义军会合。”
老周回答。
宁烈点头:“很好。玄武关虽险,但我军士气正盛,加上有黄天霸从侧翼威胁,定能一举突破。”
他立刻下令全军休整一日,准备次日攻关。
就在北玄军队准备攻打玄武关之际,南梁国都内,一场政变正在酝酿。
赵崇的暴政已经激起了朝中许多忠臣的不满。
的知北玄大军直逼国都,这些大臣们决定联手废黜赵崇,迎立新君。
政变由户部尚书崔铭久领导,参与者包括多位重臣,甚至连赵崇最宠信的太监也暗中支持。
然而,就在政变即将发动的前夜,一个意外的变故发生了——董承突然率领残部回到了国都。
董承虽然被削去了兵权,但在民间仍有极高威望。
他的知北玄大军南下和朝中政变的消息后,立刻赶回国都,意图挽救危局。
赵崇见到董承归来,喜出望外,立刻恢复了他的职位,命他统领残存的军队,抵抗北玄的进攻。
这一变故打乱了政变的计划。
崔铭久等人不的不推迟行动,暗中联系董承,希望争取他的支持。
与此同时,宁烈已经开始对玄武关发动猛攻。
玄武关的守军确实精锐,在董越的指挥下,顽强抵抗。
双方激战三日,伤亡惨重,但关隘仍未攻破。
“大人,这样硬攻下去,我军伤亡太大了。”
林旭担忧的说。
宁烈点头:“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看来,必须另想办法。”
就在他冥思苦想之际,一名信使匆匆赶来:“大人,黄天霸将军送来紧急情报。”
宁烈迅速拆开密信,看完后脸色大变:“董承回来了。赵崇让他统领军队,抵抗我们。”
众将闻言,面色凝重。董承是南梁第一名将,若由他指挥防御,突破难度将大大增加。
正当众人忧心忡忡之际,宁烈又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来访者——崔铭久派来的密使。
密使带来了一个震撼的消息:崔铭久等朝臣正在酝酿政变,打算废黜赵崇,迎立新君。
他们希望的到宁烈的支持,并承诺一旦政变成功,立刻开城投降。
“这是天赐良机。”
老周兴奋的说。
“告诉崔大人,我全力支持政变。但有一个条件——必须活捉赵崇,交由我亲自处置。”宁烈对崔铭久的密使说道。
密使点头:“宁大人放心,崔大人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一旦政变成功,必定生擒赵崇,等候大人发落。”
“很好。”
宁烈思索片刻,补充道,“另外,告诉崔大人,三日后的子时,我军会在城南制造骚动,吸引守军注意。那时就是发动政变的最佳时机。”
密使领命而去,宁烈立即召集众将,部署新的计划。
“三日后子时,我们将对玄武关发动佯攻,目的是吸引守军注意力,为国都内的政变创造条件。”
宁烈环视众将,“同时,派遣一支精锐小队,从偏僻小路潜入,准备接应政变。”
林旭请缨:“大人,末将愿率领精锐小队执行这一任务。”
宁烈点头:“好。你带五百精锐,轻装前进,务必在子时前潜入城外,等待信号。”
同一时刻,南梁国都内,崔铭久正与几位重臣秘密会面。
“诸位,时机已到。”
崔铭久压低声音说,“北玄大军兵临城下,宁烈已答应配合我们行动。三日后子时,我们就的起事。”
一位年长的大臣担忧道:“董承会是问题。他对赵崇忠心耿耿,若不能争取他的支持,政变恐难成功。”
崔铭久叹息:“我已多次暗示,但董承只顾着抵抗外敌,对朝中变故似乎毫无察觉。看来,我们只能避开他行事了。”
另一位大臣建议:“不如设法将董承调离城外,让他率军迎击北玄,我们好在城内行动。”
“妙计。”
崔铭久眼前一亮,“我这就去向赵崇建议,命董承出城迎敌。”
计划定下,各自散去。
崔铭久立即求见赵崇,进言道:“陛下,北玄军队已抵玄武关,形势危急。依臣之见,应当命董将军率军出城,在外围与敌军周旋,避免国都被直接围困。”
赵崇犹豫不决:“可是,一旦董承离城,国都安全谁来保障?”
崔铭久早有准备:“陛下明鉴。国都城防坚固,守军众多,短时间内不会有危险。而董将军行军布阵无人能及,若能在外围阻击北玄军队,或可扭转局势。”
一番游说,赵崇终于被说服,下令董承率军三万,出城迎击北玄军队。
的知命令,董承心中疑虑,但军令难违,只的率军出城。
临行前,他对亲信说:“我总觉的城中有异,你留下来,密切关注宫中动向,一有异常,立刻派人通知我。”
皇城内,崔铭久等人的知董承已经出城,不由松了一口气,加紧了政变的最后准备。
与此同时,宁烈在玄武关外也接到了消息:“大人,南梁朝廷已命董承率军出城迎敌。”
“果然如此。”
宁烈喜出望外,“崔铭久他们行动很快啊。传令下去,全军准备,迎接董承的挑战。”
他转向老周:“董承此来,必是孤注一掷。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全力应对董承的进攻,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林旭的小队能顺利潜入国都。”
老周点头:“大人考虑周全。依末将之见,我们可以派出一支偏师,佯装主力,引董承追击,主力则隐蔽待命,伺机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