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就是新任兵部尚书宁大人吧?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非凡。”
司空烨笑着说。
宁烈起身回礼:“北王过奖了。宁某不过是侥幸得到陛下垂青,实在愧不敢当。”
司空烨大笑:“宁大人太谦虚了。方才我在殿外已听说了五牙大舰之事,如此奇才,自然当得起兵部尚书的位置!”
他转向司空玉:“陛下慧眼识珠,为朝廷得此良才,实在是北玄之福!”
司空玉微微点头:“宁爱卿确有过人之处。不知王兄此来,有何要事?”
司空烨正色道:“启禀陛下,臣弟此来,是为了边疆之事。近日南梁边军频繁调动,疑有异动。臣弟恐其乘机生事,特来请旨增兵防备。”
“哦?”司空玉挑眉,“南梁边军有何异动?”
“据探子回报,南梁已在长江北岸增兵三万,且在沿江各处修建了炮台。”
司空烨沉声道,“看样子是防备我们渡江。”
听到这个消息,殿内众人议论纷纷。
宁烈心中一凛。看来赵崇那老狗已经知道了自己献上五牙大舰图纸的事,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
“宁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司空玉问道。
宁烈思索片刻,答道:“南梁此举,应是防备之策。或许他们已经得知了五牙大舰之事,故而提前部署。不过,臣认为这反而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
“此话怎讲?”
司空玉追问。
“南梁如此防备,说明他们确实惧怕我们渡江。”
宁烈解释道,“若我们加快五牙大舰的建造速度,并同时在其他方向制造声势,分散南梁注意力,未必不能找到突破口。”
司空烨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宁大人此言甚是。只是,要分散南梁的注意力,需要大量兵力。陛下可否允许臣弟增兵五万,以备不测?”
司空玉微微蹙眉。
北王要增兵,这是个敏感的请求。
若应允,会增加藩王的实力;若拒绝,又显得不重视边防。
就在司空玉犹豫之际,宁烈突然开口:“陛下,臣有一策,或可解此困局。”
“哦?说来听听。”
宁烈正色道:“边疆增兵确有必要,但无需从北王处调集。臣建议从京畿和其他地区抽调三万精锐,交由北王统领。如此一来,既能加强边防,又能保持兵力平衡。”
司空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宁爱卿之策甚妙。就依你所言,从京畿和中部各州抽调三万精锐,交由北王统领,专责边防。”
司空烨略显失望,但也不好反对:“臣弟遵旨。”
危机暂时解除,宴会继续进行。
但宁烈注意到,司空烨时不时用探究的目光打量自己,显然对这个新任兵部尚书十分好奇。
宴会结束后,宁烈正准备离开,却被司空烨叫住。
“宁大人留步。”
司空烨微笑道,“本王有几句话想单独与你聊聊。”
宁烈心中警惕,表面却恭敬地说:“北王有何指教,宁某洗耳恭听。”
司空烨示意宁烈跟他来到一处僻静的回廊。
“宁大人初来北玄,恐怕对朝中各方势力还不甚了解吧?”司空烨开门见山地问。
宁烈谨慎回答:“确实如此。还望北王指点。”
司空烨意味深长地说:“宁大人可知,陛下为何如此急切地将你提拔为兵部尚书?”
“想必是陛下看重微臣的才能吧。”
宁烈如是说道。
司空烨低笑一声:“才能自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陛下需要一个没有根基的外人来掌控兵权,以平衡朝中各方势力。宁大人在陛下眼中,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
宁烈不动声色:“北王此言,恕宁某难以苟同。陛下待臣恩重如山,宁某唯有竭尽全力回报。”
“忠心可嘉。”
司空烨拍了拍宁烈的肩,“不过宁大人也该为自己考虑。在北玄立足,不能只靠陛下一人的支持。”
“不知北王有何指教?”
“很简单。”
司空烨压低声音,“宁大人若能在适当时候为本王美言几句,本王必有厚报。譬如,可以助宁大人在北方建立自己的势力。”
宁烈装作心动的样子:“此事容宁某考虑。”
“好,宁大人慢慢考虑。”
司空烨满意地点头,“本王即将返回北境,日后有事,可派人送信至北王府。本王在京中还有心腹,会及时传达消息。”
说完,司空烨转身离去,留下宁烈站在回廊中,若有所思。
回到府邸,宁烈立刻召集心腹,详述了今日所见所闻。
“大人,这北王明显是想拉拢您,对抗女帝啊!”
刘谨担忧地说。
宁烈点头:“不止是北王,徐相和韩将军也都有这个意思。看来,我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确实如司空玉所言,处在各方势力的漩涡中心。”
“那大人准备如何应对?”
老周问道。
宁烈沉吟片刻:“表面上与各方周旋,实则暗中为陛下效力。不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更多的情报。”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是时候建立我们自己的情报网络了。”
“情报网络?”
刘谨好奇地问。
“没错,就像我在南梁时筹划的那样——宁钩!”
“宁钩?”
“宁钩,取‘钩天下大盗,网四海奸佞’之意。”
宁烈解释道,“这将是一个遍布北玄的情报组织,专门为我们搜集各方势力的秘密。”
众人顿时兴奋起来。
“大人,这个主意太好了!”
刘谨拍手称赞,“有了宁钩,我们就能掌握先机,不会被动挨打!”
“没错。”
宁烈点头,“不过,建立这样的组织需要时间和资源。首先,我们需要招募可靠的人手。”
“这个好办。”
老周说道,“府上带来的那些护卫,大多都是将军府的老人,忠心可靠。可以从他们中挑选一批作为骨干。”
“其次,我们需要在各个重要地点安插眼线。”
宁烈继续道,“特别是两位藩王的领地和南梁边境。”
“这个……”
刘谨有些为难,“大人,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如此庞大的情报网,恐怕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