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纳兰静端坐在凤仪殿中,手中轻捧着一本古籍,仪态优雅,尽显母仪天下的风范。
然而,她的心思却并不在书上,而是在即将到来的会面。
她抬眸望向殿外,轻声吩咐道:
“去请乌兰国公主乌查兰入宫,本宫想与她好好聊聊。”
身边的宫女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待一切安排妥当,纳兰静起身,前往宣政殿向皇上南宫宇报备此事。
踏入殿内,只见皇上正伏案批阅奏章,神色专注。
听到脚步声,南宫宇抬起头,看到是皇后,脸上立刻浮现出宠溺的笑容,那眼神仿佛春日暖阳,满含深情:
“皇后所来何事?但说无妨。”
纳兰静微微欠身,仪态端庄地说道:
“皇上,乌兰国公主马上就要入宫为妃,宫里的诸多事宜,臣妾想着得让公主提前知晓一二,所以安排她今日入宫,特来向皇上禀报。”
皇上听闻,眼中满是信任与纵容,温柔地说道:
“此事都由皇后做主,一切按照皇后的意思来办。朕信得过皇后的能力,必定能将诸事安排得妥妥帖帖。”
说罢,那含情脉脉的眼神再次落在皇后身上。
若是往日,这样的眼神定会让纳兰静心中暖意融融,感动不已。
可此刻,她的内心却如平静的湖面,毫无波澜。
近来发生的种种事情,让她的心境悄然发生了变化,恩宠带来的喜悦已无法驱散她对未来的忧虑。
她只是微微福身,平静地说道:
“臣妾定不负皇上所托。”
这天,阳光正好,暖煦的日光倾洒在皇宫的石板路上。
说来也巧,乌兰国公主乌查兰应皇后之邀入宫,查都王子满心担忧妹妹,便一同前来。
到了宫门口,宫人却拦住了他,恭敬说道:
“皇后娘娘只请了乌兰国公主,还望王子在此等候。”
查都王子无奈,只能站在宫门外,目光时不时向宫内张望。
另一边,顾知微和琴儿正按照嬷嬷们的安排,前往伺务局学习如何奉茶。
两人步伐匆匆,顾知微身姿轻盈,眉眼间透着灵动。
查都王子百无聊赖之际,远远瞧见了走来的顾知微,瞬间瞳孔一缩,心中暗自惊讶:
“这不是那个在百花宴上,欲替自家小姐出头的小丫头吗?她怎么会在这儿?她不应该在宰相府里吗?”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顾知微,眼神中满是疑惑。
顾知微似有所感,抬头便对上了查都王子探究的目光,心猛地一沉,
“不好,可不能被他认出来,要是身份暴露,那可就惨了。”
她深知后宫规矩森严,后宫女子不能随意直视男子,而身为外邦王子的乌查都却不受此限制,此刻那直直的目光,盯得她手脚都有些发麻,连脚步都不自觉地有些慌乱。
好不容易快步走过,顾知微紧张地侧过头,小声问琴儿:
“刚刚那个人,有没有一直盯着咱们看啊?”
琴儿一脸茫然,摇了摇头说:
“我没太注意呢。”
顾知微暗暗松了口气,脚步却不敢停歇,只想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心中默默祈祷查都王子可别再深究 。
太后听闻皇后纳兰静今日召见乌兰国公主乌查兰,想着这两国联姻是大事,自己也打算来凑个热闹,顺便瞧一瞧,深怕皇后一时冲动,坏了这门亲事。
太后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不紧不慢地朝着凤栖殿走去。
当她走到一处回廊时,不经意间瞧见一个男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路过的两位女子。
太后微微皱眉,侧头轻声问身旁形影不离的贴身嬷嬷:
“你可认识刚刚过去的那两位女子?”
嬷嬷顺着太后的目光瞧去,神色冷淡,语气恭敬:
“奴婢看着像是顾府家的二小姐。”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又问:
“她今日这是在做什么?”
嬷嬷微微欠身,回答道:
“这奴婢实在不知。”
太后的目光转而落在那男子身上,接着问:
“那男子又是谁?为何宫中有异族男子?”
嬷嬷连忙解释:
“娘娘有所不知,这是陪乌兰国公主一起来的查都王子。”
太后轻轻“嗯”了一声,目光依旧停留在那渐渐远去的身影上。
尽管没能看清女子的容貌,但瞧查都王子那专注的神色,太后心里明白,这女子必定不一般。
她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对嬷嬷轻声吩咐道:
“你留意一下此事,有什么情况,及时报予哀家。”
说完,便在众人的簇拥下,继续朝着皇后的凤栖殿走去,留下身后一片静谧,仿佛刚刚的对话从未发生 。
太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刚踏入凤栖殿,一阵欢声笑语便扑面而来。
殿内烛火通明,皇后纳兰静正与乌兰国公主乌查兰相谈甚欢,周围的嫔妃们也面带微笑,或轻声附和,或点头称赞。
太后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人,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眼前的皇后,仪态优雅,笑容得体,言语间尽显大气与沉稳,举手投足都散发着母仪天下的风范;
与往昔相比,当真判若两人,这一国之后的气势与担当,如今是稳稳拿捏住了。
众人瞧见太后来了,纷纷起身,整齐地跪地朝拜,声音恭敬而洪亮:
“给太后请安。”
太后微微抬手,脸上带着和蔼的笑意,温和地说道:
“大家都免礼吧,不必多礼。”
众人这才缓缓起身,各自归位。
太后稳步走到主位旁坐下,目光亲切地看向乌兰国公主乌查兰,和声说道:
“听闻乌兰国公主来了,哀家也来凑个热闹。两国联姻,可是大事,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说罢,便自然而然地加入到关于乌查兰入宫事宜的议事当中,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融洽,共同为这场盛大的联姻出谋划策 。